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宗教既是历史的存在,亦是现实的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于中国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宗教政策的基础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稳定、和谐、发展和服务的价值。只有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以及和而不同等原则,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朝着更加大众化、愈发科学化、越显时代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是"关于宗教、宗教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境界,把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世界宗教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即有神论的少年阶段;对宗教的理性批判阶段;唯物史观无神论思想的确立阶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总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精神,指出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继承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形态的不断变化。宗教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形态的变迁与人类自觉的自我意识同样是紧密相连的。基于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对宗教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辨析,通过对宗教意识及费尔巴哈宗教观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马克思所开启的视阈内对宗教问题做出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一切宗教行为都是某种特定的宗教意识的外在显现。对楚人宗教观的研究有助于从更高层次的理论形态上观照楚国社会产生和形成的宗教现象。楚人宗教观中,涉及人神关系的内容占很大比重,具体而言,就是天(神)与人的相互影响、神本与人本、天命与反天命等问题,本文打算先从这三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应对宗教复杂形势和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对于宗教观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民族关系、统一战线和国际关系。部分人混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当前国家宗教政策的区别,对于宗教可能带来的社会隐患认识不足。如何激发宗教爱国人士的爱国积极性,正确处理好宗教中若干重大关系,分类指导、凝练特色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宗教工作和统战干部队伍,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宗教对青少年的影响日趋复杂,青少年宗教信仰与宗教观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内涵,分析学校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是使二者正确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曲折后进入成熟时期,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宗教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特点,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宗教教观与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是迄今最为科学的宗教观。对它的涵义需要全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内容丰富的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思想和实践理论体系。在我国出现了几种对马克思宗教观本质的理解的几种观点,在这里对这集中观点进行梳理尽而对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命题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梅勒的存在主义宗教观体现了他对存在主义的独特思考。梅勒将宗教思想视作自己的存在主义与法国存在主义的基本区别。梅勒的宗教观受到犹太文化的影响,高扬人的精神价值。梅勒的宗教观认为,世界呈现为由上帝—人—魔鬼三者构成的宇宙模式,其中人作为上帝的盟友与上帝一同对抗魔鬼。这种宗教观肯定了恶的绝对存在,对上帝的万能属性进行质疑,并强调人的价值和力量。梅勒的文学创作是对此种存在主义宗教观的形象化表现,呈现出神秘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2.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探究我国当代宗教现象的本质特征,客观审视其内蕴的历史规律,理性分析我国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宗教本质观,宗教历史观,宗教文化观,建构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揭示宗教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指导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宗教信仰自由观、宗教“五性”观、宗教主题观、根本保证观、独立自主自办观、统战观、适应观以及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观点等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宗教观是鲁迅博大精深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鲁迅广阔襟怀和高远视野的体现。其宗教观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由早年的欣赏与肯定到后来的批判与扬弃,无论是对宗教的褒扬还是批判都是基于他"立人"以"兴邦"、改造与重塑民族灵魂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宗教观影响其创作并体现在作品中,显示了一代思想与文学大师博大的襟怀、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法国启蒙哲学和欧洲人文主义哲学都猛烈地抨击了教会、教皇和神学教条,并从宗教与道德、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封建统治等关系上阐明了各自的宗教观。但比较而言,法国启蒙哲学的宗教观要远远高于欧洲人文主义哲学的宗教观,因为前者具有理性形态,而后者则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并且前者的实际效应和科学价值要比后者大得多。导致法国启蒙哲学和欧洲人文主义哲学宗教观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科学技术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论赛珍珠的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的宗教价值观在赛珍珠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并存,在作品中,她描述了不同宗教相互碰撞与冲突的情形,主张通过“爱”与“人道”进行沟通,倡导宗教宽容。探析其宗教观是打开赛珍珠心灵之锁的钥匙,并能清晰地映照出她为跨文化沟通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和谐宗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追求和谐既是宗教的内在诉求,也是与其世俗化普世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和谐宗教观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各宗教和睦相处,多元存在;宗教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一体。构建和谐宗教必须做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宗教,坚持宗教统一和宗教平等,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遵守法律,维护宗教和谐与社会和睦,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所谓西欧社会民主党人的宗教观,首先是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宗教意识的关系问题;其次是社会民主党与本国信教选民、宗教教会组织以及宗教政党和团体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与社会民主党的发源地和主要所在地西欧所具有的悠久的宗教历史有关,而且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和宗教的发展变化及其对西欧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特别是"适应观"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宗教观发展创新的科学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宗教二重性的科学剖析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真理.正确认识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宗教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带有了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印记.同时,伴随着自身宗教观的成熟,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不断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