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如市场经济的冲击、专业设置的落后和课程内容的贫乏等危机。提出要走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困境必须重新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标,构建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的“全人”教育体系,改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设置模式以及创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想人格.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人文传统是仁爱.为克服当前市场和惟科学取向压制下的大学人文教育的种种弊病,必须把自由与仁爱确定为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内涵,并在科学、道德和艺术教育中加以贯彻.  相似文献   

3.
大学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大学人文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精神内核,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构成,也是提升人才素质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培育大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教育,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确立制度保障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等向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当代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当今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入手,分析造成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深层原因,并着力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教育应担负起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和民族认同感的责任,在大学教学中开展经典阅读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在近八年的"教育学"选修课教学中与学生共同阅读《学记》,收效甚大。学生直接阅读经典避免了"二手"传递造成的误读,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通过实验,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在大学推动经典阅读,一是设置独立的"经典阅读"公共选修课程,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渗透经典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6.
时下大学教育中存在着轻视人文教育,片面追求实用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惟有为人文精神所武装的大学才有资格成为民族文化和精神真正的向导。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需要让人文精神真正渗透到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此,正确落实并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大学必须具有追求真善美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人文精神充分的肯定,更体现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人文管理的革新。本文剖析了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实质、价值以及现代意义,进而探讨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大学人文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大学人文教育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个体自身的发展及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迫切要求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人文环境、人文活动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文化的两个分支,科学与人文在很早就表现出了存在和发展上的不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在高等教育中较为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在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研究中,提出了必须重视大学人文教育,只有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育人功能的主张。鉴于此,对国内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研究成果等加以梳理,指出其局限性并提出研究展望,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课题之一。本文从分析大学理念入手,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详细论述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大学人文教育的复兴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理工科教育体系和机制,导致了科学教育的“纯粹化”,即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大发展中,理工科大学生一定要抓住语文教育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把握好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重视语文学科,以便使自己全面发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文化经典活动,是发挥其教育功能的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推荐经典书目、鼓励学生阅读等途径开展阅读文化经典活动,以实现图书馆的育人价值。为此,图书馆应建设文化经典共享空间,设立经典论坛,与其他部门协作开设经典课程教育,做好经典阅读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及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现状,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者对德育的认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是引发国家及世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各国都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而教育,特别是民族观教育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民族观教育,需要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将民族观教育与国家教育、新文化载体、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民族观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最终促进人的全...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由"教学"到"教育"深化的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课程建设,因地制宜的推进落实"四个回归"。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其落实的途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回归常识,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文化专题为课程主体,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经典研读为课外重点,采用读书汇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回归本分,提升教师教育的艺术,要丰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艺术,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科技的艺术。回归初心,突出课程思政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注人生观教育,在课外实践的执行中,关注价值观教育。回归梦想,突出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以文化自信育人,以人文温暖育人。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和人文素质不尽如人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大学母语教育和母语能力考查的欠缺以及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加强大学母语教育十分必要。要想提升大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必须注重并充分利用汉语和汉语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现代性特点,提高大学母语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促进大学生母语意识、母语运用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经典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实施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结合 MOOC 的特点,将其融入中华经典的课堂教学,从高校经典诵读课程的目标出发,探究高校经典诵读课程实施途径与考核评价。以期培养学生学习经典诵读课程的兴趣,提高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当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时,经验管理已掣肘大学发展。面临新挑战,大学管理必须走向科学管理,这是现代大学管理的新诉求。大学科学管理的路径: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遵循教育和管理规律,尊重事实和数据进行管理;形成民主协商、基于统计分析、遵循程序的科学决策机制;强化依法治理,完善大学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融,构成了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大学精神不仅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影响,在大学生的成才教育、品德培养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以大学精神为指引,在大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日常生活中融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启迪、陶冶、引导和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兴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关键在教育。而近年来大学生暴力伤害、自杀、他杀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生命教育正在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乃至未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教育要从关注生命出发,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