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文学虽然相对于教会文学有明显的世俗性特征,但并非纯然的世俗文学,也非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简单延续.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作为世俗文学的主要代表,都有各自的发展背景,因而各有特定的人文走向,尤其是,它们与基督教文化都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建军 《北方论丛》2006,4(4):101-105
欧洲中世纪并非如过去人们所言是一个过渡时代,而是欧洲乃至西方现代文化的奠基和初步形成时期。古代希腊罗马维系方式从血缘阶段到信仰阶段,中世纪初期的基督教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资源以及文化要素都对后来西方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由于中世纪文化的贡献,才使得后来的西方文化显示出了新的和独特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黑暗中的曙光——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宪政的主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早期基督教从古典政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到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人们会把基督教与黑暗统治联系到一起,但是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文化、法律观念及植根于基督教信仰的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的作用,在中世纪出现了宪政思想萌芽并获得初步的发展,尤其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运动、新教思想对宪政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世纪基督教对宪政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反复出现的"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土风水信仰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母信仰与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神奇诞生母题,是在具有史诗传统的科尔沁地区特殊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通常被看作是欧洲中世纪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重要分水岭,但是早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之前,在中世纪蒙昧闭塞的精神氛围中,就已经悄然涌动着一股文化复兴的暗流,这股暗流是由基督教会所推动的.在蛮族大入侵所导致的“黑暗时代”以及其后的封建社会中,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不懈地推动了“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和“12世纪文艺复兴”,培育了西欧大学和学术思想的幼嫩根苗,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艺风格,从而为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尤其是自然哲学所进行的分析 ,揭示其产生的两方面的思想来源 ,阐明了古代思想和基督教《圣经》对中世纪自然哲学的共同塑造作用 ;同时 ,通过对中世纪自然哲学给后世的自然科学带来的影响所做的分析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由于以往对中世纪历史的轻视而造成的对后来的历史进程的理解上的困难 ,同时也说明重新认识和理解欧洲中世纪自然哲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文化是欧美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以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为核心,并融入了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是惯常所说的“西方文化”中的本质部分。伴随着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兴起和殖民扩张,基督教实现了世界性传播,基督教文化也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涌动,文化全球化也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作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这一潮流中居于明显的强势地位,并显现出文化帝国主义的特征和色彩。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著名理论家梅列金斯基在他的<英雄史诗的起源>一书中,从人类学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综合考察世界英雄史诗现象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史诗从原始到经典"的结论,认为"国家建立"是古典英雄史诗和经典英雄史诗的分水岭;主张从源头分析史诗的成因,提出神话概念共同存在于古代神话和童话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国的相关研究重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洲近代巫术观念是当时欧洲人对罪恶和消极价值进行想象的文化产物,它是基于颠倒原则,按照积极价值信念的反面而构建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欧洲历史上久远的人性本恶观念长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基督教性压抑态度的体现。近代巫术观念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1.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06,19(4):27-33
欧洲的中世纪虽是一个基督教信仰的时代,但并不是否定理性的时代。理性和信仰的关系是中世纪哲学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形成、繁荣和衰落的全过程。在当代科技和理性扩张、道德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重视和重新审视、评价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建人的精神世界及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世纪艺术的形成,人们往往从北方蛮族那里寻找依据,简单地把中世纪艺术贴上倒退的标签,而相对忽视自然灾难对于中世纪艺术的重要意义。在自然灾难的作用下,基督教最终征服了罗马人、北方蛮族,并创造了不同于古典艺术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在基督教那里自然灾难不仅演变成为上帝惩罚人类贪婪的刑具,而且是对上帝存在的确认。这就意味着:中世纪以上帝为中心的艺术必然在内容、形式、功能等方面体现出自然灾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荣林 《云梦学刊》2003,24(6):60-62
中华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英雄主义激情与精神,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具有史诗意义的御侮抗倭的英雄主义激情与精神的优秀之作,新时期来似乎吉光片羽,文学艺术家应该不忘自己的天职,不断警醒中华民族浓浓蕴蓄的英雄主义激情与精神。具有英雄主义激情与精神的形象不是“神”,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它需要戏剧性激情、情节和可能的悲剧性情节的智慧去进行艺术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周全德 《齐鲁学刊》2008,1(1):32-35
儒学和基督教均对人类婚爱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以"诛心"式的禁欲扭曲两性婚爱的完整性,而儒学则以对自然性爱的宽容奠定了两性婚爱的心理审美化基础。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探求带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在儒家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追求则被打上情感伦理及意象美学的印记,换句话说,西方爱的传统是在爱情中实现人生,而中国人爱的习惯则是在人生中获得爱情。  相似文献   

15.
黑死病与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延方 《北方论丛》2005,21(3):107-111
黑死病是英国农奴制和庄园劳役制瓦解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锐减、农民斗争和庄园经济衰落,促成英格兰中世纪晚期封建主义衰落,使劳动力转移获得较大发展空间.造成封建主义危机的黑死病正是英格兰劳动力转移发展史上的一个界标.  相似文献   

16.
陪都小说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国生活的全面书写,以战争史诗与生活史诗的双重小说建构达到了现代史诗的中国高度,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战时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学术探索》2012,(6):71-73
中西方在对英雄的道德和形象要求、个体与集体关系、亲民与生命观等方面存在显著的观念差异。其根源在于双方的生命存在观、传统哲学、文化、社会主体构成及民族人格等文化异质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考察、分析了非基督教思潮呈现出的几大特点,即民族主义贯彻始终,政治色彩浓厚,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以及指导理论的纷繁驳杂,并以此来说明这一思潮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神话英雄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书中的鲧并非上古神话中英雄的鲧。鲧和他的夏民族发祥于河南嵩山及其以西的地方,鲧既是神话中夏民族的远古先祖,又是当时功绩卓著的治水英雄,在部族的斗争中被杀。后来鲧神话被历史化,鲧也变成了一个叛臣。  相似文献   

20.
贝娄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赫索格》展示了人类在混乱的世界中面临的生存困境。本文将对主人公的心理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