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核心就是农民、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改变城乡人口结构和劳动者就业结构,使劳动资源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然而我国自1955年即限制农民进城,以后又将城市化与“城镇化”混淆;将城市化的概念换成了“城镇化”,将城市化导入误区。有人辩护说,城市化和“城镇化”不过是说法不同,仅仅一字之差,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这一字之差就改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相似文献   

2.
刘奇 《决策》2012,(9):25
我想说两个观点,一个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五大模糊、第一个模糊是内涵模糊。现在“地”城市化了,盖上楼、修上路,但是“人”还没有城市化。城市化应该是人的城市化,是把农民引入城市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权威观点城市化发展中存在七大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9月25日在“200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说,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透支”即土地资源透支、环境资源透支、能源资源透支、水资源透支;“三个失衡”即城市内贫富差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进程已历经了数十个年头。在城市化建设初期,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这并没有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增长的脚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起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时低水平的城市化进程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呈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宜盲目追求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以免过快的城市化进程给经济增长、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城市化道路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从“十一五”期间推进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也遇到了经济学上的均衡问题:即什么样的城市化模式可以使个人、企业和政府满意.并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08,(2):86-86
在全国中小城市发展论坛上,建设部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城市发展有十大弊端:发展规模上盲目求大;建设过程中食大求洋;有些大城市盲目追求“CBD”;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数量惊人,形象杂乱;建筑不协调;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7.
“用工荒”是当前企业和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用工短缺”现象,从农民工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从国家政策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积极调整“国家城市化”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周其仁 《决策》2004,(1):38-39
在“行政规划和权力租金驱动”和“市场自由流动组合”之间作出取舍,比在“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之间作出选择重要得多。也许,提高我国未来城市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把“城市化”或“城镇化”从政府未来发展大计中一笔勾掉。  相似文献   

9.
范薇 《经营管理者》2009,(23):98-98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大跃进"现象,部分地区的城市扩张盲目规划,在追求建设速度的同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本文旨在强调中国城市化进程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以遏制目前城市进程中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城市化不仅直接体现为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展,以利于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化的直接主题是工业化,从而加速了对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里和所留下的光辉灿烂的足迹上,依然有凝重的斑斑血痕。发生在早期的英国的“圈地”运动,迫使大量农民“失地”,失地农民流浪城市后又被边缘化,几乎经历了几代人的震荡。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人的城市化”。人的城市化,总体来讲,就是不能只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土地的城市化,而是要进一步将农民化进城市。关于“人的城市化”,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特别关注城郊农村的城市化,认为应当开放小产权房,从而让城郊农民“自主城市化”;第二种观点尤其关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重点就是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可以在城市住得下来的房子。笔者主张一种“可逆的城市化”,或者说是主张一种可以让农民既自由进城,进城失败后还可以自由返乡的城市化。这种主张认为,在当前中国人均GDP只有欧美日1/7的国情下,中国不可能为所有进城农民工提供他们在城市安居的收入和就业条件。中国农民工进城往往表现为年轻时进城务工经商,年龄大了仍然要返回农村。正是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使农民家庭可以有比较高的收入和比较少的支出。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可以为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提供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就业与收入机会,但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城市却不可能为大多数(更不可能是全部)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体面完成劳动力再生产提供条件。农民工进城失败后可以返乡,对于农民工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是他们的基本人权,是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底线。让进城失败的农民回得去农村,是这种“人的城市化”主张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解释力的村庄结构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态的村庄,它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的复合性、非契约性和封闭性,都是为现代城市社会所不相容的传统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继续非均衡发展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村庄制度对城市化铁律的“抗拒”和对“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的“偏好”。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东莞发展模式正面临从“外延式”到“内涵式”的转变要求,然而东莞过去“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特点使村民宅基地在东莞市广泛存在,本文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东莞现阶段面临的问题、相关的政策和实践几个方面来说明东莞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它自身兼容着历史和现代化,城市也是文化的容器。由于城市化进程迅猛,因而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本文基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化问题,探讨“文化的失落”这种“城市病”是如何作用城市发的,并分析城市化引起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论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1小时经济圈”,就未来的发展形态上看,就是现重庆主城核心区与区域内城市群共同组成的“城市经济”概念。从城市化的起始条件看,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化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结构变动中工业化最先影响城市化,其本质都是促进经济要素的集中。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起步以后,城市化水平一般都高于工业化水平,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研究重庆“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就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重庆发展总体要求对“1小时经济圈”的定位,结合城市发展,选择重点产业并规划其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布局,并以产业政策引导,使这一区域的经济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城市化战略的全面反思因区域条件的差异,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在我国出现过理论界概括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等。客观地说,这三种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农村城市化目前正面临严峻挑战。以“温州模式”为基础的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决策探索》2010,(19):5-5
“在城市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上,要明确把城市群这种既可以防止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带来‘城市病’,又可以集约利用土地的城市化形态作为我国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9月21日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提出我国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并建议废除“重点发展小城镇”这种不符合我国城市化规律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重要参考     
《经营管理者》2005,(11):5-5
城市化发展中存在七大问题;城市化发展遭遇八大“盲症”  相似文献   

19.
许朝辉 《经理人》2005,(3):40-43
提高盈利水平才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做大只是手段三九集团缘何失败?多元化盲目扩张,陷入资金无底洞! 山西鑫龙实业集团缘何失败?陷入盲目多元化陷阱! 恒基伟业缘何陷入亏损?盲目投资与主业无关的领域,致使利润严重缩水! “盲目扩张”一词,成为各类报章杂志中出现最多的与企业管理相关的词汇之一,也是中国企业频频出事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作为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为何要谨防盲目扩张,如何有效控制扩张中的风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虚拟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大”不等于“强”两家企业A和B,同处一个行业,净资产都是100亿元。A的销售额为100亿元, 净利润10亿元;B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 按销售额统计位居行业第一,但净利润也只有10亿元。假如A和B的市盈率(P/E) 相同,也就是说两家企业的股价相等,那么你愿意买哪家的股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生产型人口红利向消费型人口红利的过渡,城市化和 “用工荒”呈现了总体不可逆的态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的居住条件若不能得到合理改善,必将加剧“用工荒”的程度,阻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本文主要来探讨影响定居型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的因素并提出完善其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