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汉语的音步特点与宾位“数量名”结构中数“一”的隐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位"数量名"结构中数词"一"的隐现是有条件的,为汉语音步特点所制约,是韵律音奏的内在要求决定"一"的省略与否.当其前动词与其后量词均为单音时,[1+2+1]或[1+2+2]式句法音步与自然音步不一致,数词"一"倾向于省略以形成三音节"超音步"或[2+2]式音步,达到韵律和谐;当动词或量词为双音节时,"一"不具备省略的内在韵律要求和外部语流条件,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甬剧语言的韵律和节奏.韵律部分从甬剧讲究以韵传情和甬剧押韵特点两方面进行讨论,节奏部分从音步组合形式、音步结构韵律特点、说话调、衬字等方面进行讨论,从中可以看出甬剧语言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汉语两个音节为一个标准音步,三音节构成超音步。通常所说的离合词、复合词都必须首先是一个韵律词,三音节及其以上的多音节词是在标准音步以及超音步的基础之上组合而成。本文就并列结构的多音节词在韵律视角上的“自然音步”特点以及这类词在句法上有别于其他韵律词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陕北人学习英语的障碍主要在语音方面。汉语的辅音音位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 ,而英语辅音则有清浊之分 ;汉语的辅音除了 [n] [ ]之外 ,只能出现在音节首 ,而英语辅音除了 [ ]之外 ,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 ,也可以出现在音节尾 ;汉语的辅音音位没有组合现象 ,而英语的辅音组合可以多达三、四个。因此 ,英语辅音的清浊音、辅音音位以及音位组合都是陕北人学习英语语音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单音节音步和双音节音步的并存允准并列式ABB,但当单音节音步消失以后,并列式ABB便失去存在的基础,由此导致ABB与并列结构的不相容,并导致ABB结构由并列式向述补式转化,而这转变的实现是通过性质形容词取代状态形容词进入A位置来实现的。由于不同语言形式对韵律敏感度的不同以及诗歌强格式化的特点,因此在音步类型彻底转变之后ABB的结构关系彻底转变之前,并列式的ABB只见于韵文而不见于散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汉语音节和英语音节的特点出发,对英汉语音节结构英语音节中音峰与汉语音节中韵腹、英语音节中音首与汉语音节中声母、英语音节中尾音与汉语音节中韵尾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英语的轻重音理论与汉语的声调理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对中央电视台栏目名的考察和分析表明,电视栏目名以四字格偏正结构最为常见,双音节音步是其基本的韵律单位。广告和流行语、纸质媒体语言、传统文化以及栏目类型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栏目名的词语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音步以双音节为主,从阅读与说话的表达方面来说,对于奇数音节的句子,最后应是一个三音节音步。从音节的角度看口语表达,三音节音步的语速比二音节音步快,短句的语速比长句慢而清晰。在口语表达或创作口语表达的作品时,应根据内容与情感,注意与不同音步、句子长短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汉语上古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一、阴声韵尾问题。没有韵尾保护的韵腹元音容易变易,阴阳入相承的韵部元音演变不同步证明了阴声韵没有辅音韵尾;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差异不是押韵和谐声的障碍;韵尾与-k配对,在音理上完全是合理的。二、复辅音问题。必须跳出《广韵》模式,用顾炎武"离析唐韵"的思路离析上古声母;同一个谐声符的汉字在异时异地的不同读音应该是在用发音原理可解释的范围之内,构拟复辅音是最简洁明快的解释。三、上古汉语声调的性质。《诗经》同调押韵并非一定要用超音段的声调来解释,用韵尾音缀也一样可以解释。我们愿意采纳上古押韵是韵尾音缀和谐的说法。超音段的韵律特征在那个阶段可能还是伴随特征。  相似文献   

10.
平南闽南话保留了不少汉语上古音的形式并且深受平南粤方言的影响,历史音变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点:保存了上古音鼻冠音声母[mb-]和[-],保留了上古音清界音声母[h-],有许多上古[st-]复辅音声母分化的字例……受粤方言的影响,平南闽南话产生了[∫]声母,「ts]、[tsh]两声母消失;鼻化韵大为减少,只剩五个(厦门话12个),塞韵尾[-k]消失,只剩下[-p]、[-t][-?]三个塞韵尾;鼻尾韵增加,共19个(厦门话13个)其中、、、四韵很可能是借自粤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