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10,(3)
IPO没有成功的创业者千万不要气馁。恒大地产的许家印不是也有过IPO遭拒的经历吗?创业者应该把时间花在如何把公司做好,而不是只把上市当作企业惟一的使命。把企业做得能够赚钱、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处于领导者地位、有一个好的商业  相似文献   

2.
欣庸 《经营管理者》2011,(1):106-106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话,就不要怀疑,也不要介意别人如何看你,心里有什么就大胆地表露给天地,这是上帝赋予你的权利,给你的自由,千万别怪怨这个世界不公平,就把不公平当成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瑞典商学院的两位教授(JonasRidderstrale,和KjellNordstrom)把如今最佳的公司比作早期的爵士乐(爵士乐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即兴演奏).他们说,伟大的公司是即兴的.并不是只在R&D中才有创新者,到处都有创新者.他们是一队队易于调度的、小小的、临时选手.他们说,像爵士乐的公司注重的不只是他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比其他公司做得好,还重视与他们共享同一"振颤"的核心顾客.  相似文献   

4.
什么人是公司的英雄,相应就产生一种企业文化。如果创新者是英雄,公司就形成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应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优秀企业的用人之道,不一定能够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待遇,但是一定会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发展机会。麦当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前面有个梯子,你不要去想我会不会被压下来,你爬你的梯子,争取你的目标。”百度公司是一个讲究实际的公司,它不看你的学历,不看你的背景,不看你的年龄,主要看你的能力。如果你能够胜任工作的话,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都一视同仁。为了给每个员工最好的发展机会,日本本田公司从录用人员时起,就强调人的个性比什么都重要。“不许录用惟命是从的人”,在他们看来,有…  相似文献   

6.
正一、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没有你的日子,地球照常转,太阳照常升起。不要啥都以你为中心,有时候,是大家的抬举成就了你,离开大家,你什么都不是。二、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你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如果过于自我,好大喜功,骄傲自满,总有一天,你会像暴君一样被人踢下去。三、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有时候,多倾听别人的看法,满招损,谦受益。给别人留面子,自己也会有面子。沉默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足以让别人敬畏你。四、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做事要有分寸,赠人玫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人一遇到领导就心跳加速,越是紧张,越是出错,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也越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1.你不好意思提,领导一定会不好意思给。如果你有什么要求不好意思提出来,领导即使看出来你有这个要求,也不会主动满足你。所以,不要在那儿傻傻等待,一定要主动一些,再主动一些。2.领导对下属的态度区别不会很大,如果你看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希望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采取主人翁的态度,就必须明确自己的期望,并直截了当地说明你如何将每个人的努力跟业务单位或公司的底线业绩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陈振烨 《经理人》2009,(7):58-59
如果你有机会问美国库克医疗(COOK)的高管,现在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好办法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赶快去新兴市场采取行动吧一也许你的公司已经是一个迟到者(相对其他企业),但是,不要紧,别再错过这次壮大自己的好机会了。与强生等规模庞大的竞争对手相比,库克每年十多亿销售收入并不算多,但是在它擅长的主动脉支架等市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有家大百货公司,在公司的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咨询服务台,它的主要职责是:如果你在该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它会引你到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说,把你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该公司这一反常规的做法,不但获取了“上帝”的普遍好感,而且也赢得了对手的信任与尊重。美国公司这一大胆举措值得称道。反观我们身边的许多企业、商家,他们并无商业秘密可言,却缺乏这种胸怀和胆略,采取种种手段排挤对手、贬低对手。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走上街头,常见一些企业、商家在广告中总是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销量第一”、“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松涛 《经营管理者》2004,(11):52-52
很多人都会这样想,道德与我的工作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一定会 问; “了解了道德,难道就能帮助我把工作做得更好吗?”  相似文献   

12.
模仿者通过模仿创新对创新者产品(即原始产品)性能进行改进,推出模仿创新产品并与创新者进行竞争.战略顾客根据模仿创新产品的可获得性与性价比,跨期理性选择购买时机.文中研究了模仿者的性能改进能力与顾客对性能的偏好程度对模仿者能否超越创新者的影响.结论表明:当模仿创新产品的性价比低于原始产品时,如果模仿创新产品的推出能吸引大量新顾客,模仿者就能在市场份额与利润方面超越创新者;相反,当模仿创新产品的性价比高于原始产品时,模仿者能否在市场份额与利润方面超越创新者取决于其性能改进能力与顾客对性能的偏好程度间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很多人采取的方法是拼命挤时间。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精力管理"。以下几招教你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不要没开工就泄气。如果一大早就看到一张满满当当的日程表,你会不会有想死的冲动?如果会,你的精力在开工前就已经跑掉一大半了。别对自己要求过高,给自己的任务量要合理。留意精力充沛的时段。记下自己哪些时段效率最  相似文献   

14.
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和知识人管理充满自信的管理者总是乐意这么说”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即使我们所有的资产被大火毁于一旦,但只要我们的员工还在,我们就可以迅速重建我们的公司。”然而他们始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难题:当你的人力资源在同行业或相关行业中享有盛名时,你的公司的人才也极可能成为其他公司(尤其是猎头公司)觊觎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正> 下面有10个使公司失败的原因,如果不能避免,就不要自己去开公司。 1.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如果你所需要的仅仅是安全、有保障,那么继续好好做你的工作不要再胡思乱想开家公司。 2.混同了兴趣与特长。如果你只是喜欢开车或看书,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开一家轿车修理厂或书店,兴趣只是你开办公司的第一步。要想成功,你必须要掌握开公司的一切程序。 3.不善于应付乱糟糟的场面。每个公司的创办之初都是乱糟糟的,每天都有许多变故发生,要应付不断的变化,人们需要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用电气、杜邦、宝洁等公司的成功究竟得益于什么?卓越的产品?杰出的员工?优秀的领导者?是的,这些都不错,但如果你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司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管理创新。但什么是管理创新呢?管理创新为何如此重要?其他公司如何才能成为管理创新者?管理专家加里·哈梅尔撰写的这篇文章, 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王宪平 《经理人》2004,(8):104-104
最近,在上海、北京等地演讲的战略大师迈克尔&#183;波特,颇为精彩地说道:“作为一个企业,你不是要找出惟一的灵丹妙药,而是要找出一种适合你的方法,使你做到在业界与众不同,如果公司能以这种方式来思考的话,那么你所面临的竞争将不是破坏性的竞争,这种竞争也不会带来价格的恶意下降。不要把竞争看作是争夺第一的竞争,而是通过竞争变得与众不同,更独特。”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03,(12):100-100,102
你也许知道世界级CEO往往拿着天文数字般的薪资和股票期权,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顺利地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以实现高薪的。你可能知道正在创业的公司急需能干的人,却不知道在一大堆能干的人中,哪些是适合你自己公司的。想知道跨国公司CEO炒掉自己老板的“猛料”吗?想知道号称是第一批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的用人内幕吗?那就瞪大眼睛往下读吧。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战略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战略可以是“景气战略”,也可以是“不景气战略”。当公司处于景气阶段,蓬勃发展时候,尤其是资金充裕,同时出现跨行业诱惑的时候,公司决策者就想从事跨行业投资。我曾遇到几个公司做这样的事情:IT公司投资房地产,家电企业投资做IT业务,金矿公司投资做医药企业等。更有一些上市公司,筹集到大量资金后,茫然失去方向,不知所措,看到哪个行业兴旺就往哪个行业投。不管其行为是否合理,在战略上,这类公司处于扩张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不要以为你有一张大学文凭就很了不起,就可以傲视一切,就可以愤世嫉俗,就能够干大事。其实你还很幼稚,还很不成熟,还不知道第一镢头往哪里挖,还不会巧用大家的力量,帮助你的不足。你不要期望值太高,不要幻想一步登天。你应该实实在在地干些小事。在你的办公室里,你首先还得学会扫地,学会一点点地干。不要看不起你对面的老头,更不要看不起满嘴假话白话的上司,也许他象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比你还朝气还纯真。对办公室几个没文凭的人也不要小看,他们的底子厚着呢,功夫深着呢。他们已比你多学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