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徐静 《人生与伴侣》2023,(31):47-49
<正>音乐是一种具有律动性的声音,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声波的刺激,从而在身心方面产生某种感觉,比如愉悦、悲伤等。音乐正是通过对听者的刺激从而调节和改善人的身体。从目前来看,音乐治疗在全世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大量实践证明,音乐治疗可以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治疗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音乐治疗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心理作用、生理作用三个方面实现其独特的治疗功能,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也要注意,音乐治疗有其独特的功能,因而不可滥用、乱用.目前,高校的音乐治疗还处于萌芽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音乐治疗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音乐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审美方面。生理方面偏重于医学,心理方面突出情绪、情感和生理心理学,审美方面则指向人的精神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通过聆听、体验和理解音乐,更多的让学生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本文从音乐欣赏教学“三部曲”、音乐欣赏教学的不同方式以及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谈音响色彩感的培养与音程、和弦的听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音响色彩感是解决音程、和弦听辨这一视唱练耳课难点的关键。基于音乐是一种双重特性的艺术的认识以及形成音响色彩感与进行音程、和弦听辨教学两个过程,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判断,提出通过“聆听─—赋义─—强化”的基本途径,以达到培养音感和形成技能的双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音乐课程设立的若干问题导入,阐述了安徽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的音乐理论及政策法规,提出了一些关于安徽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立的几点看法:安徽省目前的音乐课程设立应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对接,主要应该以审美为主,培养受教育者学会聆听,善于聆听。为了切实做好安徽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建设,须要制定符合安徽省实际的音乐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将音乐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安徽省普通高校的整体教育中,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高罗佩《琴道》中的音乐姿态艺术观,主要由古琴音乐姿态的文化涵化与融合、音乐姿态身份与价值主体间性、表现姿态话语体系三个部分构成。从古琴制式、身体、叙事姿态三个维度阐释了制式姿态中的“自然”意义、表演姿态中的共鸣效果、聆听姿态中的交流价值。其音乐姿态艺术观体现了技与艺的统一、器与道的融合、天与人的合一等重要特点,为中国音乐审美理想和东西方音乐艺术対话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以调节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疲劳,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为体育、音乐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与互补作用。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那和谐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消除疲劳,从而轻松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与音乐的结合,还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9.
戴瑞吉 《老友》2012,(1):22-22
我与音乐相识,是从幼时聆听父辈的二胡、笛、箫声开始的;喜欢上音乐则是从读师范开始。那是在194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举行的文艺晚会上,一位姓邓的女同学演唱《妇女翻身小唱》这首歌曲,它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委婉细腻、优美动听的旋律,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两个乐段那种忧郁、悲伤和欢快、流畅而又热烈形成对比的旋律。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音乐治疗都源自巫术丛林,于历史发展中存在着“文化共振”,在自然观、社会观以及治疗心理机制方面具有可通约性。在音乐治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思维方式上,中西方音乐治疗存在难以通约性。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难以通约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运用信息论美学辩证地对待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可揭示中医音乐治疗的跨文化功能,对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歌唱听觉     
歌唱艺术既是嗓音发声的艺术 ,又是听觉的艺术。歌唱艺术音乐声响只能在作用于人的听觉生理器官 ,并产生相应的音乐听觉生理和心理感知反映之后 ,才能最终实现和完成歌唱审美艺术创造活动。在歌唱活动中 ,以人声嗓音歌唱音乐声响为具体感知对象的听觉生理、心理机制活动 ,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独具规律的歌唱听觉现象 ,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歌唱艺术实践。深入探索研究与歌唱活动相关的听觉艺术规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多有车族都喜欢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或是在车上准备几张自己钟爱的CD,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舒缓驾车的疲劳。但是,您想到过聆听来自公路的美妙音乐吗?最近,日本工程师的一项发明就将让梦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音乐作为艺术,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但如何去读懂这变化多样的音符背后的含意,历来是音乐家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对比,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漫谈如何去理解我们所聆听到的音乐。  相似文献   

14.
音乐究竟是什么?最朴素的答案是,音乐是情感的表现。但是,人类表现情感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表情都是音乐。有人认为音乐与情感无关,只是乐音的运动形式。我们在聆听音乐时流露的情感只是音乐唤起的,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家在创作或演奏一首快乐的曲子时,并不必然正在经历着快乐。我们通过音乐可以认识到快乐,并不必然经历着快乐。音乐唤起情感一说也难以成立。只有少数专家才要求认识音乐的形式和情感的性质。多数听众只是享受正在进行的音乐,既不用记住它的开头,也无需猜想它的结尾。音乐可能就是正在鸣响着的声音。这就是迄今为止理论家所描绘的音乐的四副面孔,它们构成了20世纪艺术哲学的华采乐章。  相似文献   

15.
和声与作品分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的脱离音响效果的教学形式使得理论课与音乐本质脱节,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学的需求。如果把MIDI这种现代技术运用于和声、作品分析等音乐理论教学中,会对传统教学产生巨大的改变——学生不仅可以随时聆听音响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等编辑手段,随时感受音乐的对比和变化。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要尽可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挖掘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欣赏音乐,才能获得音乐欣赏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巴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我们熟悉他的《十二平均率》、他的合唱曲以及宗教曲《受难曲》等。巴赫的音乐并非全部涉及宗教,但我们必须带着宗教的情感去聆听他的音乐。因为他的音乐是音乐中的宗教———它确立了人们对这种艺术严肃性的信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乐记》中提出的关于音乐起源于人性、人情,音乐具有娱乐功能、化育功能与认识功能;人类有着生理与心理的共性因而在音乐表现方面也具有共性,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质规定因而有着不同的表现能力,音乐表现形式与内容相适应等一系列论断,有着美学的人类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20.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的“原本的”音乐观念。奥尔夫将原本的音乐观念与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产生了现代儿童音乐教育媒介——“元素性”音乐。无素性音乐以原本音乐的基本特征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为基础。它是一种自然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的,采用适合儿童主动参与、体验的媒体和方法,由儿童自己创造和表演的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是当代世界音乐教育领域所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早在20年代产生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就已经孕育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