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回族史研究的开拓者、推进者 ,当代回族文化建设的奉献者。作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了 4 6年的著名学者 ,当代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生前曾经这样说过 :“杨怀中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 ,但在学术经历上已是一员老兵。 195 4年 ,他就从甘肃来信讨论回族史上的问题 ,这距今已有 30多年了。”这一评价 ,是对杨怀中先生一生在回族史领域勤耕不辍、成就卓著的真实写照。一、艰辛中好学上进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回族史专家。现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 ,中国民族学类…  相似文献   

2.
马良骏及其《考证回教历史》杨峰《考证回教历史》一书,是已故新疆宗教界著名人士,中国西北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原新疆回族总教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马良骏先生成书于解放前的一部有较大影响的伊斯兰教史、回族史学术著作,曾于民国28年(1939年)刻印约数十本...  相似文献   

3.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1):115-118
《中国回教史》①一书,是已故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傅统先(1910—1985)先生于1937年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齐名的民国时期(1911—1949)回族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回教史》是商务印书馆组编的大型“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种,从此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正式进入中国文化史研究系列,进入当时中国的学术殿堂[1](P7)。此后,台湾、日本多次印刷、再版此书,成为国外从事中国回族史及…  相似文献   

4.
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的研究是近年我国学术界蓬勃发展的学科之一。李松茂著《回族伊斯兰教研究》一书,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4万余字,汇集作者近年研究回族和伊斯兰教的主要成果。这部论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近年来这一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的进展。 李松茂先生5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担任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接触到阿拉伯史和伊斯兰教史,而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回族人与汉族人对回族和伊斯兰教研究的合作开拓,  相似文献   

5.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交通史皆有专作,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只是其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文仅就后一方面作一简述,以庆贺白寿彝师九十华诞。白寿彝先生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始于1935年。这一年的1月至5月,他...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洪洋副主席、杨怀中先生、马明达先生、谢启源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这里高朋满座,欢聚一堂,隆重庆贺杨怀中先生八十华诞。借此机会,我代表宁夏社会科学院,向杨怀中先生表示热烈祝贺和深厚敬意!向各位来宾、专家学者,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是国内外有影响的资深回族学者。杨怀中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宁夏从事回族史、伊斯兰文化研究。70年代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期间,先后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7.
杨怀中先生出生在甘肃,成名在宁夏,是我国回族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主编,是国内外著名的回族和伊斯兰教学者。现将吴廷富先生写的《启源书杨怀中先生赞》跋文刊发如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哈宝玉 《回族研究》2003,(3):103-104
综观20世纪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研究,令我们欣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硕果累累,堪称伊斯兰教研究的“黄金时代”。然而美中亦有不足,比如对伊斯兰教思想的专题研究就是一个例子。至今国内能看到的著作仅有日本学者井简俊彦的《伊斯兰思想历程》(秦惠彬译,1992年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是很遗憾的。2003年2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著名伊斯兰教研究专家马通先生的新作《伊斯兰思想史纲》填补了这一空白。还是师从先生的时候,我从他那里汲取了不少关于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的知识。虽然大部分是耳食之学,但究竟有转益多师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一个佛教盛行之地,研究西藏的人都研究藏传佛教。但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决不会置西藏于不顾。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学者往往对西藏的伊斯兰教不置一词,因为他们缺乏资料。有伊斯兰教,就有穆斯林,但这些穆斯林又并非都是回族。白寿彝等人编写的《回族简史》对西藏的回族也不置一词,也是因为极度缺乏资料。因此,这个问题就变得引人注目了。笔者试图勾稽多种文献,对伊斯兰教在西藏的传播及其发展、对穆斯林在西藏的活动,作一番初步的叙述,以供从事西藏史、回旅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的学者们参考。由于资料的极度缺乏,不可能作很系统的论述,请同志们原谅。  相似文献   

10.
父亲白寿彝作为20世纪中国回族研究领域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在他70年的学术实践中筚路蓝缕,笔耕不辍,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研究的发展。父亲的学术工作包括对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的研究,回族历史人物和伊斯兰教经师的研究,回族史、伊斯兰教史资料整理和刊布,回族史理论的研究等诸多方面。父亲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同全中国人民一起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回族研究的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中国回族研究的队伍迅速壮大,回族研究的骨干力量也逐渐形成。李松茂、马寿千、杨怀中三位先生在回族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来 ,在回族史和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方面 ,出现了十分可喜而又令人鼓舞的局面 ,虽然说不上硕果累累 ,然而同我国历史上前两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相比较 ,取得的成绩是昭然若揭的。其一 ,从 17世纪开始的约一百余年的伊斯兰教“译经”活动。这期间我们诞生了一批光彩夺目 ,完全可以与中国历史著名哲人学者彪炳光辉的回族思想家、宗教学家 ,如王岱舆、张中、马注、伍遵契、刘智等。他们的编译和著述作品 ,小而言之 ,让中国穆斯林从语言上 (汉文 )更贴近更感性了解和领悟经文和教义 ;大而言之 ,是将中国的伊斯兰教提高到可以与儒释道三…  相似文献   

12.
元代回族史研究的开拓者──杨志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志玖先生在南开大学执教57年余,是当代回族著名学者,在蒙元史、隋唐史、元代回族史、土地制度史研究方百均有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14.
在西北地区回族研究界中,冯增烈(已故)、马通、杨怀中三位先生是当代回族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并以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和风格成为三座凸显的山峰.冯增烈先生以回族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新领域的研究著称;马通先生以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的调查与研究著称;杨怀中先生以回族史研究和创办并主编<回族研究>著称.  相似文献   

15.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4):101-103
海思福(1832—1920)是清末民初我国著名的回族伊斯兰教经文家、翻译家,其一生抄写、注解、翻译伊斯兰教经卷多部,并致力于中国伊斯兰教教育事业。2007年是海思福先生逝世88周年,本文就所接触到的资料,将海思福先生对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贡献作一概述,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6.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历史研究和教育事业。 1928年,先生19岁,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整理国故介绍欧化的必要和应取的方向》一文。当时,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的争论很活跃。他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中西并取,用其所长。这篇学术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先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开始。在此后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中国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西交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和历史教…  相似文献   

17.
牟钟鉴 《回族研究》2006,(2):115-116
《马德新思想研究》是杨桂萍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订而完成的,是迄今第一部系统研究马德新思想的学术专著,在研究的广度、深度和人物的评价上都有一系列重要突破。杨桂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我国许多著名伊斯兰教研究学者的关心和指导。在论文答辩时,专家学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作为论文指导老师的我,深感欣慰。马德新是清朝后期著名的云南伊斯兰教和回族的领袖人物,又是著作等身的大学者,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德新一生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穿行。一方面他潜心研究学术,写下大量有深厚内涵、着力于推进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相…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本土化、民族化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王岱舆、刘智等学通四教的著名学者,他们在促进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代云南回族学者马德新在继承前辈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的不同关怀、共同之处和回族穆斯林的两种关怀和双重认同几个方面论述了马德新的学术思想,对当今回族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十多年前,有人评价白寿彝先生时称之为“少数民族史学家”。对此称谓实不敢苟同,它远远不足以概括白先生其人。改革开放后社会各界特别是史学界对白先生的称谓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贴切:“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家”,“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取得了相当多的开创性成果”。江泽民在白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时称白先生“在髦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李鹏则称之为“是我国…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70年来从事民族史、回族史等研究,不仅倾注了饱满的民族感情,而且处处保持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本文通过对《论集》的再次阅读和阐释,梳理出了白先生的一系列论述和观点,以及对从事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