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词学史上宋代词人晏几道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均属纯情词人,晏几道对纳兰性德的词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比较了两位词人在身世、秉赋、个性、才情、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并探析了二人词作中通过描述"梦境"而传达出的生命意识,一种对生命本体的忧思.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灵魂。本文试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生平、思想以及作品的实际出发,对两位词人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3.
项鸿祚是清代后期词人,其词作艺术价值较高,内容主要为伤心情感的抒写。项鸿祚词受纳兰性德词影响较深,倾向于选择渲染凄冷气氛的意象,风格婉转幽深,清真哀艳,和纳兰性德词风相近。书写个体情感与个性,反对刻意追求声律与形式,这是项鸿祚词对纳兰性德词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纳兰词中有多首节令词,其节令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内涵丰富;三是在民族性上的缺失。这些特点的成因源于强烈的生命意识,明显的汉化倾向,以及独特身世、多情个性、深邃词心。以节令词为径,可以更好地走进《饮水词》,走进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心灵世界。这对纳兰性德及其词学研究均有助益,同时对于了解清初满汉文化交流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文章是文化学的批评方法在纳兰性德词风研究中的一次尝试。通过时代气候、身世家庭、个性理想三个方面的考察,力求还原词人身处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而理清纳兰性德“哀感顽艳”、“婉丽凄清”词风的内蕴及成因。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是被誉为"清代词人之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著名词家,纳兰性德在词的功能和审美价值等重大问题上阐发的精辟见解,达到了那个时代可能有的新高度。正是对词创作上的正确认识,是他进行创作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他的创作实践,引导其词达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与李商隐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词人,他们的词风以优美流畅的语言与浓郁的感情相结合,将人性中最为深刻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而悼亡词作为古代至为重要的写作题材之一,纳兰性德与李商隐对这类题材的创作更是独具一格,造诣深厚,其写作特色是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将人性中最凄美的感情展示出来,让人不禁唏嘘。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与李商隐悼亡词的数首代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探讨他们的写作特色及其词风在史上对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所起到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以词风淡雅而不缺真情,哀婉凄艳而不媚俗让无数人倾倒。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风格近于南唐后主与北宋晏几道。然而他的边塞词却另有一番味道,雄浑大气的外表下,处处透出苍凉悲壮的气息。本文将选取一部分边塞词,结合纳兰性德的生平,从怎样的苦与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作者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等几个方面浅析他在边塞词中流露出的痛苦与悲愁。  相似文献   

9.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满族成就卓异的重要词人,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他的词兼有陈维崧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见长,本文把他的词作创作分为了两个时期,分别是"念亡妻"、"思红颜",这两个时期的词作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晏几道、朱淑真词作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画面描摹及人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认为晏几道与朱淑真在以女性为描摹对象的词篇里,呈现出各自的书写特点。与男性词中以实质个体为主的女性形象相比,女性词中的女性形象更真挚感人,女性词人是用词的形式来表现她们那压抑生命中的最真实最温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纳兰性德词中满族风情韩莓纳兰性德(1654—1685年)字客若,号楞伽山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或情意婉转,缠绵悱恻,或激昂慷慨,高亢哀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清代著名词论家况周颐誉之为“国初第一词人”①纳兰词作的辑录《饮水词》曾称颂一时,...  相似文献   

12.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在他的《小山词》中使用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字眼,尤其是"红"与"绿,"这些色彩词的使用不仅仅是客观的事物再现,更多的是和词人的主观情绪相联系,特别是在表现词人的悲苦和凄凉情绪方面,因此,研究词中的色彩艺术,可以更好地了解晏几道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晏几道的政治倾向及其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生平资料缺失已久。本文以目前所能辑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多侧面地探讨、考察了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并对晏几道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与其词体文学创作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文章所论,将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北宋词体文学的发展及晏殊、晏几道词作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纳兰性德的感伤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饮水词》,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清末况周颐以为“国初第一词人”(《蕙风词话》卷五),王国维则谓“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因此,对这样一位名词人,应予重视和研究。现谈些个人的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渎者。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原名成德。生于贵族之家,父明珠是康熙初显赫一时的权相。容若自幼聪敏,康熙十二年成  相似文献   

15.
北宋晏几道和清代纳兰性德前后相互辉映,均擅长以小令写爱情,以爱情中为寄托,对婉约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两人爱情词的表现对象、艺术手法、身世之感等方面着手,探讨两人“伤心词”的异同,并结合两人的词学思想,进一步探讨两人词作的内涵和时代意义。通过对两人词作的比较,可以凸显词体在其自身发展历程中的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16.
纳兰性德为我们留下了家家争唱的《饮水词》。词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生追求正是纳兰性德自我实现历程的显现:从追求普通人世的政治理想到失意情殇自疗,在红尘中跌跌撞撞了一大圈,终于感悟到生命意识的本源:缘起性空。他将个人的无奈、不幸上升到社会、人生的虚无空幻。纳兰性德虽然没有遁入空门,却在精神上得到了顿悟,成了红尘中的精神隐士,达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
被王国维先生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从一六八五年夭逝至今,已整整三百年了。作为纳兰词的爱好者,我想谈谈自己阅读纳兰词的一点体会,并以此作为对词人的纪念。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东宫名讳而更名,字容若,生于顺治十一年十月十二日(公元一六五五年),死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一六八五年)。纳兰在世虽短,但给后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却是丰富的,其精华部分汇编成《通志堂集》二十卷,其中词占四卷。八四年出版的冯统同志编校的《饮水词》是迄今为止纳兰词最完备的本子,共收词三百四十八首,另有附录多种,可资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8.
纳兰性德为我们留下了家家争唱的《饮水词》。词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生追求正是纳兰性德自我实现历程的显现:从追求普通人世的政治理想到失意情殇自疗,在红尘中跌跌撞撞了一大圈,终于感悟到生命意识的本源:缘起性空。他将个人的无奈、不幸上升到社会、人生的虚无空幻。纳兰性德虽然没有遁入空门,却在精神上得到了顿悟,成了红尘中的精神隐士,达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9.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学者、词人,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他的关注和研究时冷时热.近年来纳兰性德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评介了近年来一些研究专著,并着重从纳兰的思想、创作、爱情、婚姻子嗣、觇梭龙之行以及与<红楼梦>的关系诸方面,对历年来纳兰性德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清初卓越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有着自己精辟而独到的词学主张,他力主创作的个性化,推重诗词"言情"的基本特征,强调诗词的现实表达.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来自于他对于汉文化的深入濡染和对诗词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他真切纯挚的词风,虽然关乎个人禀赋,但并不完全是其民族气质和天然心性的无意识的流露,也是其对诗词真谛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后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