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指标,城市流反映了城市群中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大小和相对经济地位的高低。基于城市流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群内34个城市间的经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发育初步阶段,整体城市流强度不强,经济实力较弱;武汉居于群内城市等级体系的最高层次,长沙,合肥,南昌为区域内次级中心城市,多数城市的城市流规模较小位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但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研究提出需要通过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强化城市间交通设施建设,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市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衡量城市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指标,城市流反映了城市群中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大小和相对经济地位的高低。基于城市流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群内34个城市间的经济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发育初步阶段,整体城市流强度不强,经济实力较弱;武汉居于群内城市等级体系的最高层次,长沙,合肥,南昌为区域内次级中心城市,多数城市的城市流规模较小位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但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研究提出需要通过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强化城市间交通设施建设,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城市群。在其内部,分布着26个规模不等的城市。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长短和发展机遇的不同,其综合经济社会竞争力差距很大。找出其差距所在,分析影响之原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部崛起。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涵义,构建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研究中,学者们选用了不同的分析工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并提出了我国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对策,但这些研究仍存在理论创新力度不足、评价方法单一、重静态轻动态等问题。在城市群这一大系统下研究核心城市、次级城市、小城市及整个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问题,是今后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作为迄今为止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关键。考察海西,我们既看到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优势,也正视其面临的挑战,扬长避短,致力于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发挥提高城市功能竞争力;促进产业一体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加强与海峡东岸的经贸合作,提升整体合力;以及提升文化竞争力和根本创新体制来发展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群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一体化区域扩容呈现加速态势,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评估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为此,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0—2017年城市尺度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多角度评估政府合作推动的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分析一体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这一效应具有较强稳健性。多角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城市群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城市规模越大,促进效应越大,融入一体化时间越长,促进效应越强,不同批次之间效应的下降态势,以及区域之间浙江>安徽>江苏的效应差异。市场一体化深化、要素集聚能力提升是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但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衰减”、产业关联“核心—边缘”格局是效应异质性的重要因素,这对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区域扩容,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是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竞争单元,是各个国家拉动经济增长和平衡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本文系统解读国际城市群研究文献,旨在为我国对该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以及优化城市群规划政策提供国际经验借鉴.首先,我们借助CiteSpace工具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城市群主题文献的发文趋势、空间分布、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性分析,揭示新世纪以来该主题最新的研究前沿;其次,基于知识图谱分析,从时间维度上纵向剖析城市群研究的知识演进过程和主要特征;最后,结合关键词共现分析、VOSviewer工具和影响力较高文献,根据经济、地理、人口和政府治理四个维度,我们进一步挖掘城市群子主题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城市、增长和城市化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中国城市群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相关研究在不同阶段分别侧重考察了经济集聚形式、城市网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城市群的经济影响、空间结构、城市蔓延、人口集聚、政府政策是不同学科关注的重点.未来我国应加强对于科学划定城市群、实现区域公平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对城市竞争力内涵的理解,运用系统分析法构建了涵盖城市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国际化、政府管理等6大类构成要素8、6个具体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城市的要素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项及综合评价,以期为每一城市正确认识自己和提升其竞争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受到国内各个城市的重视,在“十五”期间,许多城市都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给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并阐述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义,然后通过对全国17个城市的3项大指标、12项分指标和37项子指标的比较研究,计算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分值并进行排序,对南京市综合竞争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南京市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时间距离模型和区位熵法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西北段5个城市群、28个节点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交通通达度和产业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的空间联系能力呈现"东强西弱"态势;群内城市空间联系能力差异显著;城市交通通达度与交通运输产业专业化水平匹配度较差,城市群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1.
对提高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受到国内各个城市的重视,在“十五”期间,许多城市都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给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并阐述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义,然后通过对全国17个城市的3项大指标、12项分指标和37项子指标的比较研究,计算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分值并进行排序,对南京市综合竞争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南京市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已受到国内各个城市的重视,在“十五”期间,许多城市都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给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并阐述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义,然后通过对全国17个城市的3项大指标、12项分指标和37项子指标的比较研究,计算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分值并进行排序,对南京市综合竞争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南京市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首创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型创新和地域生产力结构优化的前瞻性探索,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群”的必然担当,是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并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战略创新。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具有“人文区位”价值空间的基础,即城市人文区位的“城市文化资本”属性。江苏沿江八市以长江为“轴”和纽带,虽然隔江相望,但是都已经提出全面跨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战略,而且能够明显地看出,在地域生产结构和格局上,以南京和苏州作为沿江八市城市群中的两个“发展极”,形成了一个在空间区位上具有特殊优势、在文化地理空间又有共性——“江南文化”作为同一性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的“淬火”与“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带)关系,形成一个被发现、被创意和被整合创新的区域性经济文化共同体,构筑高端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创意产业城市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组团式城市群理论,研究了宁夏沿黄城市群发展问题。通过对宁夏沿黄各城市发展的定位分析,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的“3 2”发展模式,认为:宁夏城市经济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企业的大规模集聚和城市的大规模扩大,尤其是吴忠、青铜峡、石嘴山三市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中等城市,不如以组合式大城市为目标更为合理。以同核型、组团式城市群形成大银川市、大吴忠市和大石嘴山市三个大城市,加快相邻城市的一体化步伐;同时,关注中卫市和固原市与周边城镇和区域的经济联系,应该是宁夏城市化重要的政策选择。近期沿黄城市群建设能够取得突破的是三个组合式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人才竞争力地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和知识经济13渐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已经从“硬实力”的较量发展到科技、人才等“软实力”的竞争。文章从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内涵出发构建12个指标,利用信息熵的研究方法得出全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运用GIS技术对其空间格局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得出经济基础、科研环境、区位条件是促使科技人才竞争力地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针对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宁夏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联系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桥梁纽带,县域经济评价研究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基础和依据.文章根据2010年宁夏统计资料,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构建宁夏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选取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的43项指标,对宁夏16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通过评价分析认为: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竞争力有待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城市竞争力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主持的关于城市竞争力项目的系列研究报告。在最新的一部研究报告中,倪氏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修订了以往的评估模型,增加了有关“社会环境竞争力”的测评指标,并对全球110个城市、全国200个城市进行了评估,公布了详细数据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对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相信能对提升天津的社会环境竞争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综合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体现了一种新的发现 ,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在于“综合”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应是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诸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文化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可从下述方面得到理解 :文化发展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 ;文化发展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创造经济价值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形象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人文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已经不能单单是一个分力或几个分力的单独作用,而必须依靠分力之间的协同。文化力与劳动力是城市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分力。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谐理念,交融城市文化力与劳动力,选取“人”与“文”二者的中间因素——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人文环境,揭示出城市文化与城市劳动力的和谐发展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并在居民受教育程度中详细研究了居民文化素质与城市经济、生态、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朱洁西  李俊江 《浙江社会科学》2023,(12):31-42+156-15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激发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赋能效果,已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具体效应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其作用机制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2)相对于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更显著。(3)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