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直接起因于金融恐慌和东亚金融监管机制的脆弱。与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危机后所经历的“U型渐进式复苏”截然不同,在东亚地区,外部动力、技术动力、实体经济动力和政策动力这4种动力构成了独特的“东亚活力”,推动东亚经济实现了独特的“V型反弹式复苏”,使东亚很快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2.
自由放任政策是英国重商主义之后发展经济的指导性政策。但深究英国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质,不难看出,在自由放任理念盛行的年代,国家在理论和道义上遵循了占主流的经济发展理念,而其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则在于经济运作最核心的一点——利益。而如何实现最大利益化,也是推动英国经济发展政策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转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滞胀危机,保罗·沃尔克临危受命,成为美联储主席。在沃尔克的领导下,美联储维持了自身的独立性,没有屈服于政府的政治压力,以紧缩型货币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滞胀危机,同时以货币政策为武器引导政府采取有节制的财政政策,为美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严峻,通胀压力巨大,经济发展放缓。因此,美联储解决滞胀危机的方法对我国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1923年鲁尔危机发生时,英国对法政策经历了由妥协到遏制的转变,并揭示出这种转变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是英国出于维护欧洲均势的需要,不希望法国压垮德国,在鲁尔危机后期,德国在法国的压迫下近于崩溃,这种情况迫使英国改变了对法国的妥协政策,转而进行遏制;经济原因是法国控制鲁尔逐渐损害了英国煤炭工业利益,不利于英国工业发展和国内经济的恢复,这也促成英国对法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质上在于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本文以地方政府官员自身利益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利益不一致性为核心,通过外部性理论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获得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差距越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越大。这解释了政府主导型经济下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原因。相应的政策含义是首先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其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过程必须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的经济社会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所谓“井上财政”是指藏相井上准之助所推行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一是紧缩通货,推行“产业合理化”,以降低成本,扩大出口;二是解除禁止黄金出口的禁令,恢复金本位制。但世界经济危机迅猛袭来,给日本经济带来莫大冲击,而井上准之助却继续强化“井上财政”政策以应对危机,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虽然井上财政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却对后来日本经济恢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日本经济迅速摆脱危机的前提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7年2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变为席卷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此外,还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这场危机,使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论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完整的动力体系: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需要与利益的满足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子动力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合动力,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颁行的"购银法案"引起国际银价大幅波动上涨,中国深受其害.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多方寻求摆脱危机的方式,最终走上了币制改革的艰难之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美国从危机的制造者转变为支持币制改革的经济伙伴.出现这种巨大的变化,符合上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环境,美国对华经济政策也是它在远东地区利益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动因及如何引发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过于宽松的房贷政策种下了危机的种子,资产化将房地产市场风险传递到整个金融系统,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最终导致这场危机爆发。而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的严重滞后、金融市场投机者的贪婪与社会责任的缺失、消费过度但储蓄不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这场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是这场危机迅速传染扩散的体制基础。为应对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应高度重视并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注重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呼吁并积极推进建立世界性机构协调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的系统之动态平衡思想。他把自然界和社会都是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当作一个体系即系统来研究其动态平衡关系的。系统之动态平衡思想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理论高度构成了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的核心。特别是布哈林关于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思想,是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在经济领域中基本运用,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在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潜力,对日本实施惩罚式的赔款政策。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的扩大使美国将促进日本经济复苏与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相结合,立足于将日本打造成亚洲的经济堡垒,促成了东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使日本得以进入以美国为中心的太平洋经济圈。朝鲜战争以及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冷战思维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特需订单,保证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义利观经历了“义利相和”、“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的演变过程.“义利对立”是中国古代义利关系发展的一个误区.正确地处理义利关系,要回归“义利相和”的原始观念.“义利相和”与科学发展观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遵循“义利相和”原则,必须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井冈山精神的展开和放大,是井冈山精神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们之间的这种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精神;二是从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订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三是从红色政权理论的形成到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四是从吃红米饭、南瓜汤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中绍兴地区公众共同的经济活动特点,可以总结为勤俭、精细、柔韧和务实四个特点,本质是“耕读取利”,这是秦汉以后越地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秦汉以来的人口迁徙和绍兴地理环境的变化,分别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人力基础和物质基础,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东晋以来绍兴文化教育业的发展,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文化依据。而以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形态及其发展,则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绍兴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人地矛盾,则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所指引的道路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苏俄本应顺着新经济政策所指引的方向,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但由于理论的分歧,加之城乡关系的错综复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新经济政策推行不久就被废止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天然气发展进入开发高潮,在通过对处在蓬勃发展的天然气工业的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气藏进行合理地经济评价,应结合天然气田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效益变化特点,研究不同类型气田不同开发阶段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建立不同的指标预测的数学模型,为气田开发规划制定提供依据。论证了为天然气的开发决策服务,提高气田开发经济效益要注意考虑的四个问题:勘探投资、采气成本、经济产量和气价。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基于中央苏区各方面资源受局限的实际情况,从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和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出发,提出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以群众组织起来为中心脉络,把建立具有集体经济性质的合作社作为制度前提,通过建立新的金融制度、开展反剥削的商业斗争和开办专业技术学校,全面实践关心群众生活的系列论述。当下,应当充分吸收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重要论述的精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发挥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邓小平同志发展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党和国家以往提出过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一大优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不仅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十分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就是要对邓小平同志有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思想,如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效益、"台阶式"发展、提高科技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共同富裕等思想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经济因素对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美国垄断资本商业扩张服务,维护美国的经济安全和繁荣,是遏制战略的重要目标;诱压结合,综合运用经济遏制与经济援助,是遏制战略的基本手段;以经济实力为依托,迫使前苏联展开军备竞赛,是遏制战略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