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乐经典     
《可乐》2010,(6):80-80
有一个人想要成为击剑高手,去找一位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年能成为高手?”大师说:“十年吧。”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24小时不断刻苦练习呢?”大师说:“30年。”他问:“为什么?”大师说:“因为你忘记做这件事的乐趣所在。”  相似文献   

2.
享有“语言大师”盛名的老舍,一生写了七十多部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还始终保持我的‘俗’与‘白’.”作者就是使用这样的语言,犹如丹青妙手,一笔一划地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幅幅清新优美的景物画.  相似文献   

3.
叩齿三下     
羊白 《社区》2012,(35):1-1
韩愈被贬到潮州当刺史时,耳闻此地有一大颠禅师,精通佛理,道行精深。他决定去拜见这位禅师。一天.韩愈前来拜访大颠禅师,小和尚把他带到打禅定坐的大师面前。他开口问道:“请问大师,春秋多少?”只见大师一手拈着念珠,另一手叩齿三下,没有回答。大师这一莫名其妙的举动让韩愈如坠云里雾中,不知大师叩齿三下有何深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找出合理答案。一转眼三年过去了,韩愈脑中挥之不去禅师叩齿三下的玄机,他一直在苦苦寻找这个答案。  相似文献   

4.
1996年9月,我国第一家玻璃艺术博物馆——吴子熊玻璃博物馆在浙江椒江破土兴建。 吴子熊,这位世界闻名的玻璃雕刻大师,37载以砂轮为笔,与玻璃作伴,用他那双奇特的魔术师般的手,创造出一件件流光溢彩、令人惊叹的玻璃雕刻艺术精品,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国的精灵”、“中国一绝”、“东方奇葩”。他刻的凤尾酒杯,被用到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还两次为邓小平刻制彩色玻璃瓶。陈慕华、霍英东、邓朴方、张海迪等知名人士参观过他的作品,给他题名留念。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 《社区》2009,(2):44-45
苏东坡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文学大师。九百年来,他像一块兀立不动的文学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伟大的文人之所以不朽,就因为他是一“代”文人,这个“代”,代表着一个年代,一个朝代,也代表着一个跨越历史进程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刘继兴 《社区》2011,(26):38-39
蒋介石的笔底功夫显然远逊毛泽东,但他有他的办法,那就是请人“捉刀”,为他“捉刀”的主要是两个人:陈布雷与秦孝仪。  相似文献   

7.
有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大师回答说:“至少十年。”少年说:“十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8.
“三美”的展现——评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作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渊冲先生用他那支传神之笔展现了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在“意美”方面,他不仅表达原作的表层形式,而且展示原作的深层含义;不仅表达原作的字间之意,而且传达原作的言外之情。当原文有几种解释时,他选择最美的一种。在“音美”方面,他重视原文的音韵,节奏。在“形美”方面,他再现原文诗句的长短,对仗,重复  相似文献   

9.
表演大师     
《人力资源管理》2010,(1):97-97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作品,多把恋爱当副笔,这是作家自己和评论界都认可的事实。但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评论界却分析不够,笔者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老舍作品这一特点的成因,与他的初恋有关。封建家长制断送了老舍的初恋;初恋的失败使他认识了中国封建礼教的残酷,帮他确立了创作的启蒙主旨;为此,老舍不准爱情情节自由流动,而把恋爱当成副笔。在自身初恋问题上,老舍固守着“命该如此”的信条,而使初恋失败,这种失之平凡的处理,也使其创作思想失之平凡。在妇女及婚恋问题上,老舍的眼光偏于保守,表现的是保守的男性趣味;对两性关系的肤浅观察,限制了他创作切入性爱的深度,使他把与两性、婚恋有关的恋爱当副笔。老舍把恋爱当副笔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他坚持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原则,“不敢”写自己不熟悉的恋爱题材;初恋失败的感情痛苦,也使他“不敢”摸恋爱题材的禁果。  相似文献   

11.
倾听的感觉     
胡忠伟 《社区》2012,(8):7-7
倾听是一种学习。倾听书本,就是与大师交流。在夜深人静的雪天。在雨打芭蕉的黄昏,在春风和畅的午后。捧一册闲书,品一杯名茶,走近大师,倾听大师。听庄子谈《逍遥游》,与他一起“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或登上李清照的舴艋舟,倾听她那载不动的一腔愁绪。  相似文献   

12.
尊重的境界     
陈勇 《可乐》2010,(5):60-60
一次,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了扣了。” 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很快将组扣系好。那位观众走后。他又悄悄把纽扣解开。  相似文献   

13.
苇杭 《百姓生活》2014,(8):15-15
今年是马年,流行“马上体”: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如此等等,说到成功,最吉祥的一句话莫过于“马到成功”。“马上体”,马到成功,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固然无可厚非,但也暴露出人们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画家去拜访绘画大师门采儿,他问大师:“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一幅画却要整整一年?”门采儿对青年画家说:“你不妨把时间倒过来,用一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说不定一天就能卖掉它。”  相似文献   

14.
江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因独享汉语中两个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而名垂千古。 相传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来当县官时,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当地人称为“梦笔生花”。  相似文献   

15.
"三笔字"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教师从教技能训练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毛笔、钢笔、粉笔写出规范、美观的汉字。但是,由于电脑的普及,学生对于汉字书写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应尽快确立"三笔字"书法教育的有利地位,构建比较完备的写字教育体系;完善"三笔字"学科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加大"三笔字"教师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三笔字"教育的课余活动的作用,以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技能。  相似文献   

16.
“烧包儿”是老北京的土话。这句土话最初的意思是:侥幸得了一笔意外之财,激动得难以自制,弄得心神不大正常了。
  “烧”,是形容词,形容人火烧火燎的样子。在北京土语里,有时直接用“烧”字儿,比如说:“瞧他买彩票中了一个大奖,烧得他找不着北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人在文学作品中有一种不同于一般心理描写的方法,即“心理隐笔描写”,该方法的特点是“自明”在前,“他知”在后,具有可以形成悬念、引发联想等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幽默大师”林语堂(1895-1976)在他的一生中,曾两次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次是发生于1929年的《子见南子》演出事件,另一次则是1955年发生于新加坡的“南洋大学事件”(亦称“林语堂事件”)。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医药人员最高的一次表彰——首届“国医大师”评选正式揭晓。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仲瑛教授成为南京市惟一一位“国医大师“。这是他继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疗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的文章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着独特的文品。诚如他本人在《儿女》一文中所说:“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佛心、童心、诗心,三心构织成其艺术追求上的三昧境界。“艺术三昧”就是“多样的统一”,即“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①。三心交织,使丰子恺的文章在千姿攒动、万态纷呈的现代文学史上成为了鲜明的“这一个”。细究丰子恺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佛教思想其实相当杂驳。禅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在他身上巧妙地结合起来,最终体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