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德国是没有“服务”这两个字的。 有一次,《洛杉矶时报》记者玛丽·沃希去柏林一家香水店购物,她还没有来得及掏钱,一位怒气冲冲的店员就责令她马上出去。玛丽起初感到很是莫名其妙,不知道究竟怎么得罪了对方,后来才知道,原来她走进店门时没有对店老板说“早上好”。德意志电讯公司是一家国营企业,垄断了德国的电话市场,它对顾客的怠慢也就出了名。约翰·戈兹是一位在柏林开设厂家的美国电视生产商,他申请安装一部电话,却等了整整15个月,幸而他还是在“优先照顾”名单上,否则还要等得更久。  相似文献   

2.
利民 《新天地》2013,(1):49
在一家小有名气的快餐店就餐,饭菜之外,我还点了一个茶叶蛋。待剥开蛋壳一尝,没有什么味道,与煮鸡蛋差不多。一位服务员在旁边收拾着碗筷,想给她提点建议,"茶叶蛋要舍得放点调料才是,不然就成煮鸡蛋了。"想想还是罢了,服务员未必喜欢听顾客的意见。下次不买就是了。过了几天,与一位朋友闲谈提及此事,他说:没味好啊。见我一愣,他笑着补充道:没味,  相似文献   

3.
沃道夫是一家超级市场的收款员。有一天,他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争执。"小伙子,我已将50美元交给您了。"中年妇女说。"尊敬的女士,"沃道夫说,"我并没收到您给的50美元呀!" 中年妇女有点生气了。沃道夫及时地说:"我们超市有自动监视设备,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场录像吧,这样,谁是谁非就很清楚了。" 中年妇女跟着他去了。录像表明:当中年妇女把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7,(6):24-24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一位不速之客敲开了美国旧金山市画家杰斯·兰道夫的家门。来人是尼克·加迪诺警官,跟兰道夫是不太熟悉的朋友。加迪诺把兰道夫叫上车,说是要向他咨询一点事情。他们随后来到伯格曼艺廊,原来头一天晚上这里发生了一起命案,艺廊主人阿特-伯格曼死在了艺廊的库房里。案发当晚曾到过艺廊的几个人都被警察请来了,其中包括兰道夫。  相似文献   

5.
一位内地青年因公到香港出差,回来感慨良多,他说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服务员在“上帝”面前从容坦然的态度:她们高高兴兴地干完工作,和谐放松地与客人聊天,完全不像内地服务员在客人面前,要么为了推销产品而谄媚献笑,低人一等;要么在顾客回头返回次品时强词夺理,分毫不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没有做人的原则,因而没有尊严。  相似文献   

6.
《红字》的读者深受霍桑对三位主角截然不同的描写影响,认为齐灵渥斯是罪恶最深厚的罪人,而他的诸多正常人的权利及人性需求却一直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由于霍桑矛盾而狭隘的宗教观,以及他对该人物存在一定的偏见,从而形成了笔下丑恶的魔鬼:齐灵渥斯。  相似文献   

7.
独舞     
我经常从她的商店前经过,我们并不相识,可路过的次数多了,也就似曾相识了,见了面,点点头,或者只是笑笑。她看上去五十多岁,身体微胖,始终微笑着。商店前,有一个小平台,她时常站在那儿,将顾客迎进送出。她总是面带微笑,一脸的和蔼,我觉得她活得很阳光。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2008,(7):8-8
不要急着投简历,要找出原因;不要猜测最坏的结果,而是支持晋升的人。 有一位经理说,他手下有一名员工非常适合会计主管这个职位,但是他没有升她,因为她没有提出来。这位经理说,“我需要她主动提出来需要这个这位。”这是知识型员工和领导者之间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9.
据说,叔本华对女人向来没有好印象。他曾经跟一位女邻居惹上大麻烦。她是他房东的一位亲戚,住在他的带家具的房子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他的房子有一个前厅。有一天晚上  相似文献   

10.
渥伦斯基—吉提恋爱事件(以下简称渥、吉)在《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庞大的故事系统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子系统。全书8部228章,涉及这个事件的,充其量不过7章,而且都集中于第1部。 最初谈到这个事件的是第1部第11章。列文刚从乡下来到莫斯科准备向吉提求婚,但在“英国饭店”与奥布朗斯基共进晚餐时,却从谈话中得知自己有了情敌。并从侧面交代了渥伦斯基与吉提的恋爱关系。 第1部第12章叙述了吉提同公爵夫人的一段谈话,公爵夫人说—— “两位认真的求婚者已经在这头一个冬天出现了:列文和在他走后不久出现的渥伦斯基伯爵。”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13,(30):4-4
在贵州省贵阳市,有一位名叫谭小珍的老太太,今年已经101岁高龄,但她每天却只能靠拾荒勉强维持生计。老太太说:“我来贵州五十几年了,没有户口、没有收入。因为年迈找不到活路,又因为是四川来贵州的,领不到低保,只能到处捡拾泡沫(包装材料)卖钱。”  相似文献   

12.
托乐斯泰笔下按娜,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性。作者在描绘她在舞会上的情形时这样称赞她:“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丰满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是一个充满着精力和热情的少妇。然而她第一次与渥伦斯基相遇,吸引渥伦斯基的并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在她美丽的背后似乎掩藏着一种压抑的神情。“仿佛有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为人虚伪,一心向上爬。安娜在其眼中只  相似文献   

13.
获得世界卫生大奖后的高耀洁更忙了,她把3万元美金的奖金又投进她醉心的“预防艾滋病宣传”之中,年过古稀的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她甚至没有时间来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与一位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朋友谈起苏北文化产业发展。他例举了美国一个叫“中世纪”的文化项目。75美金一张门票,进去以后,仿佛进入中世纪。中世纪的生产生活场景,中世纪的人物情态。晚上吃饭,没有盘子碗之类餐具,你得自己动手去撕那带着血腥的烤肉。这叫体验式文化旅游,生  相似文献   

15.
凤鸣 《山西老年》2009,(2):57-57
想起小时候的一位邻居。她是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其实年纪并不大,当时也就五十出头的样子,只不过满口的牙都掉了,也不知为什么竟然不去镶补,任由它吃饭说话时一瘪一瘪的,所以显得老相,我总是叫她"奶奶"。这些倒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她的耳朵。有一  相似文献   

16.
一家杂志社为了扩大写作队伍,邀请一些作者和写手们到一处旅游胜地参加笔会,他们就是其中的两位。他足以作品打动她的,她在笔会上第一次见到他,只是对他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等到第二次见面,得知他就是她喜欢的那部作品的作者,眼睛里立刻放出光芒:“那篇文章就是你写的?”她问。他点点头。“我已经爱上你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二句话。  相似文献   

17.
在业余时间,我应邀去一所社区老年大学教授琴课。有一天,一位70岁左右的长者要插进我的班里学二胡。他瘦削白净,剑眉飞扬,斜挎着一架琴盒站在教室门口,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老年大学是从来不拒收学员的,只要老年人有兴趣就可以入学。我问他有没有拉琴的基础,他说没有,但他执意说想学琴,保证能跟上。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一个空位上。那个空位曾是一位60多岁女学员的座位,一个月前她因患肝癌去世了。至今我还记得这位女学员头发雪白,还有些自来卷,很像电影演员秦怡。她在这里学了两年二胡,拉得已经很专业了,据说她喜欢二胡已经到…  相似文献   

18.
房晓莉 《华人时刊》2008,(11):19-21
介西是位富有爱心的人,没有局限于自己满足。她想到:世界上的年轻妈妈为数不少,她们夏天出门时都会遇到和自己同样的不便,因此也一定会需要这种有特长帽舌的遮阳帽。随后,她把遮阳帽申请了专利,并组织批量生产,产品上市后很受顾客欢迎,不久便风行于世,不尽财源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候选人马侃曾经出过一本回忆录,提到五十年前,他在海军服役时,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巴西模特儿。他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后,媒体循着微薄的线索找到了七十七岁的泰瑟丽雅小姐,使她一时间成为巴西大红人。 泰瑟丽雅还记得马侃,遥忆当时情景,还念念不忘他浪漫的吻。虽然这是一段短暂的激情,敌不过异国的遥远距离,几度约会后,就没有再联络了。  相似文献   

20.
唐竹韵 《成才与就业》2011,(15):110-112
那天,她遇上了一个蛮不讲理的顾客。经屡次较量,那位顾客仍旧冷言冷语,最终没有协商成功。于是她的淘宝店铺里,冉冉升起了第一个差评。那天,她说:“说好听点,我们是自己当老板;说难听点,其实我们是高级‘乞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