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所记述的“殽之战”一段文字,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古今文选选之者甚众。然而,其中栾枝所说的“其为死君乎”一语,却是一个十分难解的句子。所以,从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不揣愚陋,试将各种说法作一番辨正,以期获得正确的理解。若有谬误,尚析方家指正。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将此段文字较完整地抄录于此:晋原轸日:“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样。必伐秦师!”栾枝日:“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日:“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相似文献   

2.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清晰老大问大家:“同志们,若看见一个站在12楼摆出要跳楼的姿势的人,你们看如何是好?”《许愿草》的编编们是谁啊!那是要漂亮有漂亮;要身材有身材;要口才有口才的呀!哪能让一个大活人在我们眼前做出跳楼的蠢事呢?于是忽,众编编七嘴八舌讨论如何拯救,阿弥陀佛!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年山东省编《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省编教参”)说:“楚怀王一面派项羽率兵救赵,一面派刘邦西入函谷关攻秦”,又说“刘邦从河南打入关中”;一九六一年省编教参(第三册)说“楚怀王一面派项羽率兵救赵,一面派刘邦西入函谷关攻秦。”又说“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关中”;一九七三年省编教参(四年级上册)说“楚怀王一面派项羽北上救赵,一面派刘邦西入函谷关攻秦。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王之。’(意思是谁先入函谷关进咸阳,封谁为王——原注)”又说“刘邦从黄河南面攻入函谷关,打到秦国都城咸阳。”很明显,上述三书,一脉相承。有的含胡不确,  相似文献   

4.
一、《战国策》“割挈马兔”订误 《战国策·赵策一·谓赵王曰三晋合章》:(谓赵王,劝坚三晋而勿攻燕,以移祸入楚)“(秦)以燕饵赵,而离三晋。今王美秦之言而欲攻燕,攻燕,食未饱而祸已及矣。楚王入秦,秦、楚为一,东面而攻韩。韩南无楚,北无赵,韩不待伐,割挈马兔而西走,秦与韩为上交,秦祸安(案)移于梁矣。以秦之强,有楚、韩之用,梁不待伐矣,割挈马兔而西走,秦与梁为上交,秦祸案攘于赵矣……及楚王之未入也,三晋相亲、相坚,出锐师以戍韩、梁西边,楚王闻之,必不入秦,秦必怒而循攻楚,是秦祸不离楚也,便于三晋。”对此段中的“割挈马兔”的训释,历来是一大难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均无以服人而不得其解。例如,鲍彪注:“割地挈而走秦,疾于马兔。”这“挈而走秦”谓何意?实难解。金正炜《战国策补释》云:“‘挈马’与‘提马’义同。‘兔’当从曾(指姚宏所见曾巩本)  相似文献   

5.
一篇帖子:发布人:唐徒空空联系电话:********发布时间:2004-2-7 电子邮件:********谁和我一起找奶酪?Who looks for the cheese with me? 如今之茫茫商海,可谓是群雄并起,变数无常。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吾尝感叹昔日刘关张桃园结义之故事,欲寻一二重义饱学之士结为异姓弟兄,迎风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自我”的层次,探讨“自我”的内在结构,乃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E·胡塞尔就把“自我”分为“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两个层次。M·海德格尔分“自我”为“本真自我”与“非本真自我”两个层次。S·弗洛伊德则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之说,等等。其实在中国的文献中,这种对“自我”层次的探讨,早在《庄子》一书中就可见到。庄周早就意识到了主体人格的分裂,看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己”——“吾”和“我”。 《庄子》书中“吾”、“我”并用的情况随处可见,现略举几例。内篇有:(1)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2)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大宗师》)外篇有:(3)吾与日  相似文献   

7.
明代唐顺之所辑撰的《武编》一书,在阐述用兵方法上颇有创见,仅举其两则,以见一斑。 一、“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武编·前集·卷二》)。一支军队往往都有其较强和较弱的部分,一般的将领也都知道要扬长避短,争取以己方之长击对方之短。在实践中,双方都力图把自己较弱的部分荫蔽起来,而以自己较强的部分去寻找对方较弱部分决战,但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复杂多变的战局往往不按预计的模式发展。怎样才能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呢?唐顺之根据他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多年钻研兵法的心得,先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论“若”字的本义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的“说文解字”艹部说:(?)(若),择菜也。从艹、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艹。段玉裁的“注”说:“晋语”载秦穆公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按“若”训为“择”,段“注”已很明显;至于“择菜引申”的话,尚不尽然。经典没有发现过把“若”作“择菜”用的文句,但许说必有所本。考“诗经、周南、关雎篇”有这样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尔雅、释诂”里面有一条说:流,择也。按“说文”本训“流”为“水行”,何以“释诂”要训“流”为“择”呢?我以为此“流”即是“若”的借用,因为“若”读“而灼切”,属于“铎部”,是“模  相似文献   

9.
西溪古镇位于苏北里下河,距东台市中心约2公里,是东台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有东台之根的称号。两溪地处海滨,当地百姓煮海为盐,曾是全国的重要产盐区之一。北宋年间,朝廷在西溪设立盐仓监管理沿海各盐场,西溪盐业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杰出的文人、政治家晏殊、吕夷简、范仲淹相继在此任盐仓监的盐官,与西溪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和传说。吕夷简在这里亲手栽培牡丹并赋诗:“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范仲淹亦有诗句“莫道两溪小,西溪出大才”,在西溪的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从北宋晏殊在这里创办江苏最古老的书院——西溪书院,到明代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在这里讲学,西溪便是文人雅士汇聚之地。更具文化色彩的是,《天仙配》故事的原型出于此处,这里有董贤祠、七仙湖、老槐树等景点,流传千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谁在呵护娇嫩的花?是化作春泥的落红;谁在松软坚硬的土地?是默默隐居黑土下的蚯蚓;谁在荒山装点世界?是卑微无闻的野草。春花娇艳,黑土松软,荒山着绿,无名的生灵为我们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是无名者创造了伟大的实际。然而自从秦始皇席卷天下建立统一的秦王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纵马挥戈征服亚洲后,人们就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有名之士创造了实业。殊不知,积滴水才能成渊,积方土才能成山,无名者也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功业。试问,是谁沉重摇撼了秦王朝的统治,又是谁攻入咸阳推翻了残暴的秦二世?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才能不及中人,非…  相似文献   

11.
“何施之为”结构分析《殽之战》:“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中学语文课本对“何施之为”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报答它呢?为,表示疑问语气。何施,宾语,前置以加强语气。之,助词。”此注不可从。“何施之为”有两种不同的分析。其一,可分析为:[何]施之为。“何”可释为“为什么”,作状语;“施”释为“报答”,作动词谓语;“之”释“它”,代词,指秦国,作宾语;  相似文献   

1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论高官巨卿还是庶民百姓,谁都有人不如吾的长处,同时也不免存在着吾不如人的短处。人不如吾的长处姑且不谈,对于吾不如人的短处至少就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作法。一种是对之遮遮掩掩,  相似文献   

13.
令人论及秦汉游侠,依据通常是《史记》、《汉书》的《游侠列传》和《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人物。吾尝疑之:即然这些人都属于“游侠”,司马迁何以要作《刺客列传》将其一分为二?叉,若谓刺客也是“游侠”,那么司马迁何以要说“自秦以前,匹夫之陕,湮灭不见,余甚恨之”?荆轲、聂政辈不是秦以前的“匹夫”又是什么? 若细读《游侠列传》与《刺客列传》,我们会发现“游侠”与“刺客”实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窦晶 《新少年》2013,(Z2):46-47
(一)桃子是我姐,大我八岁。我四岁时就成了桃子的跟屁虫。在这之前,据说我是她的"小包袱",摆水果摊的爸妈见到桃子放学回来,赶紧把我捆在她的身上,或背或抱。桃子是一百个不乐意,谁愿意写作业时会有口水流在本子上?谁愿意负重跟小伙伴跳皮筋?谁愿意听到背后传来莫名的哭声?谁愿意自己的头发会无端地被撕扯?我想,那时桃子是恨我的吧,我真的好感(一)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市中区七星岗附近,有所谓巴蔓子将军墓。据《华阳国志》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赖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  相似文献   

16.
我肥胖的“历史”已有两年了,你可知它给我带来了多少麻烦,闯了多少祸?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在这炎炎夏日竟又有体育课,我讨厌体育课!况且这次是体育考试——1000米!我一得知这消息,差点没晕过去。1000米?再看我这体形,我可不想英年早逝呀……我东躲西镜头一  相似文献   

17.
谶纬是历史上久已有之的古老迷信,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隐言,主要是政治性的内容,以预示国家兴亡和君主祸福为主旨。《史记·赵世家》记曰:“在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与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秦以降,谶语大量出现。在反秦的浪潮中,谶语成为重要的精神武器。《史记·秦始皇末记》中所录有数条,诸如“亡秦者胡也”、“始皇帝死而地分”、“今年祖龙死”等,都是预言秦的灭亡的;而反秦首事的陈胜吴广起义更是借助了谶语的力量以威  相似文献   

18.
陆贾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陆贾者,楚人也。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辨士,居左右,常使诸侯”。曾官至太中大夫。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是刘邦的重要谋事之一。在汉初,他秉刘邦授意“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相似文献   

19.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关中,军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于是召见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并发表了如下一段讲话:“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軍而定约束耳。”以上这段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书》卷一《高祖纪》记载全同。刘邦这段话非常重要,表明他已从农民起义领  相似文献   

20.
心态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然而,他却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您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挫折、不幸、灾难或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