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托宾Q理论的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是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7月31日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托宾Q值与本行业平均Q值之比,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托宾Q值与沪深A股市场的平均Q值之比越大,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限售股股东持股成本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的影响不显著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净资产收益率、限售股股东持股成本对大股东减持数量的影响不显著等结论,最后简要分析了个人转让限售股征所得税对大股东减持的影响以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7—2010年沪、深两市1 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共5 025个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研究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激励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引入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资产规模、成长性、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公司绩效分别选择托宾q值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并且将样本以是否管理层持股,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年度截面数据和总体样本进行分类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长期绩效指标的托宾q值为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且随着年份的增加,该正相关性越显显著,而在股权激励公司中,管理层高持股与公司q值显著正相关,但激励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在本文的模型中与公司托宾q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中国股市经历了高速上涨的"牛市"到快速下挫的"熊市"。究其原因,本文利用2007—2009年3月我国股票市场以及相关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沪深股指大幅的震荡是经济体系内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大小非解禁减持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此,本文分析了大小非股东的持股特征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行为,证监会于2017年5月修订实施了减持新规,规定内部人必须预披露减持计划。从内部人交易预披露视角出发,选取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减持新规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减持新规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效率;减持新规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投资者搜集信息并参与交易来提升股票定价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减持新规的政策效应在分析师关注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较低的公司中更强。研究结论表明,进一步完善内部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能有效规范内部人的违规交易,也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高市场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内地股市发展的基本面环境,研究基金重仓持有股份与相应的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经济联系,探寻基金重仓持股行为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基于价值识别要素的理性分析,从而产生对上市公司价值的正确反应。根据对中国沪深A股市场2006~2008年基金重仓股的实证检验,发现:近三年中期报告披露的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年初的市净率密切相关。并且,伴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对基金重仓持股行为也具有显著的影响。表明中国沪深A股市场近年来的基金重仓持股行为,具备一定理性投资的特征。但是,基金重仓持股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反应还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7.
公股全流通和国有股减持对于健全中国证券市场极为重要和迫切。“再发行”是“公股全流通或国有股减持”的有效方法 ,其实质是“重新发行”,就是让公股、私股通过“可转股债”归为同一类有价证券后再重新发行 ,并最后变成统一的全流通股票。  相似文献   

8.
从上市公司股东结构构成、国有股减持、C股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股权分置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认为在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和交易机制实施的情况下,实行国有股减持和变向通过C股市场实现股票的全流通是不可行的,并探讨了通过市净率和市盈率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区分、国有股拍卖、旧股换新股等方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交易规则,同时对国有股减持的时间选择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在A股和C股价格相差较小实现全流通对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9.
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新渠道,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大。以往对其某时段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或是集中于从董事会预案至增发实施这一阶段,或是集中于股改限售股解禁阶段,而对限售股解禁期的研究甚少。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定向增发股票在解禁期的市场表现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分析了实施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大股东行为方式以及股市周期对解禁期股价走势的影响,以求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2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2011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值为被解释变量,以内部控制质量为解释变量,选取7个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经营效率正相关,但影响较小,与公司价值不相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但内部控制质量暂时还无法成为公司价值的评价依据。最后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理解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关键概念。论题基于中国Tobin’s Q存在偏差大的典型事实,运用变量误差模型设定下的两步GMM方法,考察中国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完美程度减轻,中国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银行业占优的资本市场环境里,中国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受信贷政策的影响大;不断紧缩的信贷政策使中国企业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2.
热钱的流入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经济表现虚假繁荣,迫使中国央行被动增加货币投放,不仅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而国际热钱的流出则会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当逐利的条件消失,热钱会连本带利回到境外,极容易诱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大中国金融风险。本研究改进和修正了热钱流入规模回归模型,构建了自适应预期模型,利用1995~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热钱规模进行最小二乘估计,认为资本市场对热钱规模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中国应该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防止股票市场泡沫化;放开资本项目步伐应谨慎,资本管制是应对国际热钱投机的屏障;对资本利得征收所得税与托宾税,形成抑制国际热钱进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扩大消费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资本市场在扩大消费战略中是关键环节之一。从资本市场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扩大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结构不平衡。资本市场影响消费需求的渠道主要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托宾的Q效应及资产负债表效应。提出稳定资本市场、扩大消费的对策: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防止股价过度波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及随之而来的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企业与政府储蓄,以及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导致了目前国内市场上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对商业银行、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造成深远影响,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在于决策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源头控制。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资本市场基础上的公司资本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公司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公司的外部市场约束结构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规范,国有银行对公司的债权约束无效,股东特别是国有股股东对公司的股权约束无效;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股权偏好是公司行为市场约束失效的集中体现;银行业的民营化与国有股的减持与流通是提高公司外部市场约束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股份回购的弊端及防范制度研究——以日本法为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回购有可能会损害债权人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危害公司公正支配、危害股票市场的公正性等弊端。针对这些弊端,日本法确立了对不同的股份回购方法采取不同的程序限制、财源限制、规定违法股份回购的效力及相关者责任等防范措施,值得我国借鉴。我国防范股份回购弊端的法律规定存在不周全等缺陷,应从对不同的股份回购方式规定不同的程序限制、在定向回购中排除特定股东的表决权和增加其他股东的股份回购加入权、将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限定为公司可分配利润、明确违法股份回购的效力及其责任、允许公司拥有库藏股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股份回购中,由于公司大股东和管理者占有信息优势,往往借此进行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故需要法律对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有效规范,而我国证券法并未将公司股份回购行为作为应披露的重大事件,且未要求公司披露股份回购的具体细节,这很容易使管理者和大股东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谋取私利,侵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危害公正的证券交易秩序,故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金融抑制”理论认为,一国的金融发展和深化有利于推动其经济的发展。但次贷危机表明,金融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过度发展也会放大风险,从而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因此对资本市场发展及其风险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发展来满足其金融需求,但这种发展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投资者结构变化、上市公司结构变化、金融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四个方面浅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其在当前的制度建设下可能引致的风险,由此得出了四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