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基因权利是以基因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基本权利。为了更好地保护基因权利,研究基因权利存在背后所隐藏的价值与依托是非常必要的。基因科技对人权的冲击是基因权利产生的原因;对人性尊严的保护是基因权利产生的前提;基因利益的诉求是基因权利产生的基础。正是在人们对人性尊严的保护、基因利益诉求以及基因科技对人权的冲击的基础上产生了基因权利。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及基因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基因是严防流失的国家资源。分析国内外现有的观点和做法,我们认为应制定和完善我国基因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对基因科技提供专利法律保护,促进基因科技产业的发展,保护我国基因资源,防止流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生物基因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对原生基因资源的保护十分欠缺,基因资源拥有不同于生物资源的特殊属性,保护原生基因资源首先应该确认其所有权归属;明确所有权归属对于发挥原生基因资源的财产价值、保护所有权人的正当权益和国家对原生基因资源的主权、规范原生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原生基因资源保护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原生基因资源所有权主体应当遵循属地原则和从属载体原则,在我国,原生生物基因资源之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和集体组织。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遗传学研究的不同时期对基因本质的不同认识,阐述了遗传学各时期的基因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因概念的新发展,介绍了跳跃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的含义及朊病毒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就业基因歧视是与保险基因歧视相并列的两大基因歧视问题之一。雇主实施就业基因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但是对劳动者的就业权、基因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权的保护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反对就业基因歧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必须坚持基因隐私权原则、严格禁止基因检验与有限例外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惩罚和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立法和司法工作,同时建立、完善基因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然人的病理基因隐私及其基因隐私权保护,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普遍运用迫在眉睫.2010年人民法院裁判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在分析其法律争论及其裁判后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界定基因隐私权的内涵、特质以及保护范围,将侵犯基因隐私权的构成要件确定为医疗机构擅自进行基因检测、存在任何形式的基因检测行为、被检测者未明确表示同意接受基因检测.进而提出指导性案例、司法建议是中国基因隐私权保护的短期法律思路,而制定专项法律《基因隐私权法》则是中远期的法律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基因检测业发展如火如荼的背后,受检者的权利却鲜受重视。基因自我决定权是受检者的核心权利,是基因检测法律规制的关键所在。其以知情同意为核心,是指受检者在基因检测中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进行基因检测,对检测过程中采取的行为措施是否同意,以及对基因信息如何处理的最终决定权。基因自我决定权属于一般人格权,权利主体为受检者,客体为人体基因。基因自我决定权的行使,主要体现在对检测流程及其结果基于充分告知的同意。基因自我决定权并非绝对,在特殊情况下应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及6个SNP位点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通过对吉林汉族人群的48名患者与55名正常人收集的血液DNA,进行基因分型,建立基因型数据库,采用遗传学非参数分析方法,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和单纯病例分析各基因与中国人群AS患病风险的关联。采用SHEsis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应用MDR方法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①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联分析显示各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IL12RB2基因上rs3790567,rs3790568的单倍型分析,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exact>0.05)。③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的6个多态性位点的交互作用表明,最佳模型包含了rs2066808,rs3790567,rs744166,rs107586669这4个位点,模型的P<0.0001,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样本的准确度为0.7032,结果提示STAT2,STAT3,IL12RB2和JAK2基因之间可能存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节点图说明STAT3基因与JAK2基因之间距离更短,有最强的协同作用。结论 STAT2基因(rs2066808,C;rs2066807,G),STAT3基因(rs744166,C),IL12RB2基因(rs3790567,A;rs3790568,A)和JAK2基因(rs10758669,A)与强直性脊柱炎(AS)关联分析显示各基因的风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个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基因理论是企业成长理论最前沿的演化方向,目前国内企业基因理论的相关研究已进入精细化的企业基因模型构建阶段,但存在模型结构与生物基因结构不完全吻合、缺乏数据分析支撑、未能完全涵盖影响企业成长要素等不足。针对这些不足,通过构造企业成长基因要素池、实证甄别基因要素、结合理论确定基因模型等三步得出创新型中小企业基因模型,得到了构造严谨的企业基因模型应该按照上述三个步骤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因编辑技术在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变革,更引发了学界对基因编辑伦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国内有关基因编辑的伦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基因编辑技术伦理问题研究的发展,二是基因编辑技术安全风险的伦理考量,三是基因编辑技术与人的尊严,四是基因编辑技术与社会公平.虽然基因编辑伦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与技术相比,基因编辑伦理问题的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路线的确立,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集中出现了一批有份量的“文革”题材小说,以王小波、阎连科、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不约而同地显示了一个共有的叙事模式,即“文革+性”。这种看似对“革命+恋爱”文学公式的延续却构成了对“文革”的革命话语的极大嘲弄和彻底解构,在喜剧归谬中让那段历史的任何政治修辞无以正名,同时也暴露出迎合当下趣味,使历史时尚化、游戏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的"颜色革命"的发生与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的政治选择息息相关,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此进行"民主"渗透的结果."颜色革命"后的绩效表明,革命后的国家在政治发展上并无作为,使原政权中存在的政治弊端不但没有得到改观,反而与国家稳定与繁荣的目标相违背.实际上,"颜色革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所谓民主政治全球化的有力武器.在这里,"权力"与"利益"才是西方国家实施革命的真实意图.独联体各国均面临着"革命"的威胁,对此,坚守意识形态,正确认识民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和平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三场伟大革命。三场革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开启了现代化潮流的历史闸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新和平革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革命的悖论     
尊重传统的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奠定了西方近代政治发展的自由与宪政的基础,而同过去决裂并否定过去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却走向了一种与暴政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的制度。本文通过对英法两国革命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源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以及法国启蒙运动中追求平等的激情是导致法国大革命蜕变为专制统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伊朗在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革命:1905年宪政革命和1979年伊斯兰革命。本文从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中坚力量、指导思想以及革命时期的国家制度、军队情况等六个方面,对这两场革命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通过对两场革命诸要素的比较,可以看出后者呈现出许多新的内容,这体现了两次革命之间七十多年伊朗社会发展进程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然而,从晚清至“五四”,粱启超却以“三界革命”为中心,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中“文学”的观念并摆脱中国传统文论中“文”的意识后,从功利主义一维初步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变革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思维传统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传统,完成了哲学理论从思辨哲学、现成哲学到实践哲学、生成哲学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哲学的争取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文章考察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两条战线上的逻辑进程,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的确立是一个经历了从争取人的“精神解放”到“政治解放”,再到“人类解放”的发展过程,与之相应,马克思的价值思想也经历了从重视个人的价值到无产阶级的价值,再到人民和人类价值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革文论把"文艺为政治服务"推到了极致,凸显出了僵硬的文化专制的特点;新时期刘再复的文艺主体性的文论则既是对文革文论的有力反拨又是人本文论的启蒙,带有思想解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进行了探讨和指导.在大革命高潮和大革命紧急时期的1926、1927年两年中,却出现了几番有关政权性质解释的反复,从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的肯定,到过渡政权的认定,再到建立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的指示.这种反复,既折射出当时背景之下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党内的斗争,也反映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