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信任和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的产业集群规模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信任演化的角度出发,以产业集群规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信任和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的演化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研究不同进入壁垒的集群规模演化的规律。结果发现,由于信任机制和进入壁垒对集群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调节作用,集群规模的演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演化过程可区分为生长、淘汰、震荡和稳定四个阶段,演化曲线呈倒"S"型,稳定成熟期规模的大小与进入壁垒的高低有关,且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和生存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专业市场可以促使产业集群产生,有利于集群内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费用,解决企业的要素瓶颈问题;产业集群有助于专业市场规则的确立,有利于专业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规律与地方政府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已有产业集群演化模型和产业升级路径理论,构建了一个产业集群动态演化三阶段模型,即集群发展早期处于数量扩张期,在数量扩张期鼎盛阶段,集群可能陷入内生质量危机;若能克服质量危机,集群将演化到质量提升期;在质量提升期末期,宏观经济的发展逐渐影响着区域间相对比较优势,产业集群较发达的区域将面临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生产环节的利润将日益微薄;此时,若产业集群能够将利润重心从生产环节升级到技术研发、品牌创新与市场开拓环节,则集群将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演化,即集群演进到研发与品牌创新期。但是,上述三阶段演化模型中,不同阶段之间的演进并非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具有集群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本文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上述演化规律,而且运用案例和实地调研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从微观异质性主体的预期学习和自适应行为特征出发,综合运用随机博弈及博弈学习模型、多主体系统建模等方法,构建了传统产业集群低碳演化模型,并进行了产业低碳策略竞争、涌现和不同演化情景的仿真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复杂网络结构、主体的异质性预期和决策行为对集群低碳策略的涌现有着重要影响;要想在集群内推广应用新的低碳策略,集群异质性主体的低碳偏好、集群复杂网络的外部效应、低碳策略的采用成本和技术兼容性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微观机制着手分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过程.文章建立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的CA模型,并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演化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6.
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企业集群的共生演化主要受集群企业个体适应度、所处市场环境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三个因素影响。企业集群的演化实质是区域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藕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发展受利益驱动机制和生态平衡机制的双重制约。在复合机制的支配下,企业集群的演化态势呈现出复杂的行为和轨迹。利用模型相关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类企业集群1985-2004年的整体演化轨迹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除普通机械制造类企业已经进入集群演化周期的衰退期以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类企业集群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企业集聚弹性能够反映出不同集群水平变化对区域工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评价和发展企业集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有动态能力理论将消费者视为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环境因素之一,主要从企业内部视角来探讨企业如何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缺乏从企业与消费者相互影响视角对动态能力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B2C电商企业梦芭莎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形成的协同演化动态能力构成电商企业动态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由此提出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概念模型,认为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由捕捉消费者变化、适应消费者变化和引导消费者变化3种能力,及被动型和主动型协同演化两个阶段构成。其中,市场环境动荡形成的压力筛选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前提,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逻辑,信息技术应用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基础,组织学习和消费者学习构成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动态能力的构建机制。这一研究将外部环境与动态能力的关系从单向因果关系扩展为双向互为因果关系,丰富了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对中国B2C电商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长元  杜鹏 《管理学报》2010,7(2):212-217
分析了竞争合作对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企业SECI知识创新过程的影响,并结合知识网络节点演化规律分析了竞争与合作活动共同对成员企业知识创新的作用;从价值网角度探讨了知识创新对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合作竞争活动的影响;结合案例研究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合作竞争与知识创新相互作用的正反馈关系。  相似文献   

9.
考虑政府监管下的正式契约与非正式组织监管下的隐形契约对集群企业间创新合作的约束作用,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建立政府、非正式组织与集群企业的非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博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政府的正式规章制度还是非正式的集群隐形契约,都能够对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其中正式规章制度相较于隐形契约的约束强度更大,并且在集群发展初期对集群企业间的创新合作行为起到重要约束作用,而隐形契约对集群企业的约束效果更加稳定持久。通过探究集群企业创新合作的行为过程,进一步了解产业集群的监管与约束机制,以推动我国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引导集群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增强我国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李旲  曹宏铎 《管理学报》2010,7(3):453-461
从网络视角研究集群的演化,应用一个小世界演化模型与选择价值函数演化模型相结合的双重网络演化模型,研究集群网络的演化特征和集群网络的演化过程.此模型可反映集群网络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演化进程,应用该模型对集群网络形成期和成熟期的网络密集性、连通性和中心性进行了仿真试验,并对集群网络的形成机制给出了解释和分析.研究表明,小世界网络模型模拟的集群网络具有集群形成期网络整体密集性和连通性剧烈变化的特征,而个体选择价值函数模型可以解释集群网络的成长期、成熟期的密集性和连通性趋于稳定的特征,将2种演化规则相结合,则可以反映集群网络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各生命周期特征.最后,由小世界和价值函数演化机理出发,给出集群网络演化进程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内因解释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葛京  王良 《管理学报》2010,7(1):131-137
结合心理距离与文化距离的相关理论,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出口对生产性FDI的带动效应以及这种带动效应的文化差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市场上,中国企业出口对FDI产生显著的带动效应;在不同文化种群市场上,这种带动效应与其文化距离正相关。最后,描述了目前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含义。  相似文献   

12.
以权威理论为基础,本文从科层权威、传统权威、报偿权威及超凡魅力权威四个构面分析了家族企业家的权威特征及其影响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家族企业家对企业的影响作用机理,解析了企业经营活动对家族企业家行为意志具有超强表达能力的根源。实证检验表明,问卷调查结果支持本文对家族企业家权威及其影响作用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风险价值VaR的一般参数方法都是对称的,其在处理非对称时间序列时存在着局限性,本文提出了非对称的VaR计算模型,并以上海证券市场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非对称的VaR计算模型优于对称的VaR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能性理论的经营者业绩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营者进行客观公正的业绩评价,对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质疑。本文在分析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并利用可能性理论来处理指标量化问题,建立了能充分考虑各影响指标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型,为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有关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委托人和代理人过高估计公司信息质量条件下的连续时间委托-代理理论,并分析这种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最优补偿合同由两部分组成代理人的保留财富价值和代理人在合同存续期内的努力工作成本;而次优补偿合同由四部分组成代理人的保留财富价值、努力工作成本、风险溢价和未预期到的意外收益.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公司信息方面的过度自信偏差都将提高代理成本、恶化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改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委托人自己首先要在公司信息问题上保持理性,其次是要雇佣在公司信息质量方面同样理性的代理人,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尽可能无偏地估计公司信息的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代理人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过度自信对委托-代理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代理人的效益工资和委托人的监督成本都不为0时,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将随着其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大而提高,委托人的最优监督力度将随着代理人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大而减弱;当代理人没有效益工资时,代理人的过度自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发挥作用.另外,代理人的最优努力水平和委托人的最优监督力度都将随着委托人监督成本的增大而降低,而且前者还将总是随着代理人固定报酬和效益工资的增加而提高,后者虽然也将随着代理人固定报酬的增加而提高,但并不总是随着代理人效益工资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7.
夏火松 《管理科学》2003,16(1):61-64
描述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MKM)的概念,建立了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利用群体满意度模型提高了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MGDSS有效使用的若干因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征  向阳 《管理科学》2005,18(3):46-51
通过分析基于规则和基于事例推理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提出了综合这两种方法优势的基于结构差异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使用树状结构实现问题的知识表示,使用基于事例推理的方法生成数学模型的主体部分,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生成模型的差异修改规则,用以指导模型主体部分的修改.基于这一方法实现了一个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的应用系统,验证了该方法对于数学模型的智能构建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市场营销知识管理(MKM)的概念,建立了基于MKM的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关键技术,利用群体满意度模型提高了市场营销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MGDSS有效使用的若干因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