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大学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追求和谐的大学文化在其本质上就是以倡导大爱理念,培育和弘扬大爱精神为核心的大学大爱文化。努力探索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途径,对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之根本。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的科学的大爱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大爱精神,有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双重意义。社会主义大爱精神能不能付诸实践,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付诸实践,不仅要取决于大爱精神本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要取决于当前中国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3.
从大爱理念出发,结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实际,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相应的基本要求,论述了大爱精神在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概括来说,大爱精神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大力辅助教学、积极服务科研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优质高效图书馆建设的精神合力。树立大爱理念、弘扬大爱精神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高校图书馆作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大爱精神:大学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当代大学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建设以大爱精神为核心的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把弘扬大爱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大学文化才能体现时代精神,才能形成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汲取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科学地阐释了"爱"的本质,系统地探讨了大爱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大爱传统,践行大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内核与价值取向,大力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我国公民道德的实然水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社会对公民道德水平的应然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淡漠和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责任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基点。强化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公德”,顾名思义,就是公共道德。公民应有公德心,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是建筑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愿望和利益基础上的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公布,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爱的精神。自爱、情爱、大爱是爱的不同境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大爱是爱的最高境界。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大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是树根与树势、河源与河流、德本与继承者的关系。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正确把握它的内涵,深入了解它的价值。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最有价值的道德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代表着中华民族最优良的道德传统和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主要将儒家道德价值观和道家道德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在内容上具有双重性、辩证性特征,包括尊重传统而又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而又戒骄戒躁、敢于伸张正义而又热爱和平、强调爱国情怀而又开放包容、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变通等主要内容。长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支配性影响,中华民族塑造了兼有儒家和道家特征的双重性道德人格,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扬能抑。中华民族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坚守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即展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在道德评价方面应有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话语权。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伦理价值护航,赋予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最应该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同时也能够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伦理价值引领作用,给当代人类反对和抵制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3.
《法华经》体现的最基本的佛教道德思想特色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二是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 ,三是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 ,四是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这些思想在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史上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为核心,从道德根源、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三个层面上,对孔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二重性分析,并指出孔子的伦理思想在道德根源上间接反映出的唯物主义因素以及道德原则"仁"、"孝悌"、"忠信"、"礼义"等规范所含有的合理成分,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底蕴,应相融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道德危机,许多目光敏锐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伦理学家都深刻认识到,拯救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继承、弘扬和超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建立新的道德体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境界,从道德层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重塑新世纪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6.
稼轩词是一部具有情感美的伟大词篇。这种情感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忧虑之情。这种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现实感受,反映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学智慧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关于做人和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具有多元一体与和而不同的发展格局,家国同构与忠孝一体的价值追求,修身立德与成人成圣的人生目标,天下为公与仁民爱物的伦理情怀,广大精微与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孟子伦理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性本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节义意识、修养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现阶段,我们必须对孟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提高民族素质和重塑民族精神,为"以德治国"提供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定着时代的自然审美观,自然审美观制约着以自然美为素材的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创造。中国艺术家把审美眼光集中地投向自然,在自然美欣赏中,总是把人摆进去,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状态出发,寄情于景,移德于物,然后在物我交融中见出人的品德、情感来,这绝不仅仅是移情于自然,更是一种精神感应。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前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