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之一.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以及社会保障的性质,为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城市,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却滞后于城市,严峻的现实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我国持续2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的连年增长,为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中,却出现财政严重"缺位"现象,主要表现为: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不清晰,缺乏资金的投入,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基于此,有效发挥财政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持作用,需要推进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调整财政对我国社会保障的支出结构,建立"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镇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政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坚持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进一步重视公共政策创新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同步解决好"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问题,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好这些问题,明确政府责任至关重要.应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集权"与"放权"的关系,并重视政府的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偏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偏向指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价格制定、土地利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合理的向城市倾斜,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纠正城市偏向应采取的举措为:政府应改变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给予农民和农村合理的信贷支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和福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市场选择失灵问题,必须进行以政府为核心的选择,确立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受二元经济结构下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主体长期缺位;农村税费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层政府公共产品的投入能力;现行财政支农制度存在着严重的设计缺欠,投入效率低下,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要通过深化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投入主体的作用,构建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政府投入的新模式,切实提高财政支农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农民健康需求日益增加且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制有所创新以解决传统政府垄断体制下所造成的供给危机。不论从理论和现实经验,还是从目前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现状来看,都存在着市场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在深入分析这种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力量参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建宁 《学术交流》2007,(12):166-16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是破解"三农"问题,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非政府供给主体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呼唤政府的有效参与。政府作为制度的提供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具有政治力量和资源配置权力上的绝对优势。政策扶持、财政激励、法律保障与监管支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主导作用的根本体现。妥善处理好社会养老保险中自愿与强制、农民与政府以及养老保险水平高与低之间的诸多关系,引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健康、有序发展是当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政治文化是政府与农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在文化上的表现,它对我国农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治理经历了动员参与型政治文化和初级参与型政治文化两个时期。目前,农村治理的参与型政治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应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消除城乡二元格局;从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放松管制,适应WTO的要求理顺政府与农村的财政关系,并鼓励农民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农民成立各种团体,以培养其政治参与能力。同时,健全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和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过多、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近年来,我国频繁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断完善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从实践看,两个政策尚未达到协调的程度.改善的空间仍然很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对就业产生的实证效应来探索两者应通过国债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效结合起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投资方式,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就业政策配合;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搭配才能缓解就业压力,产生良好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是由制度和政策的力量“构筑”起来的“体制性二元结构”。教育的城乡差别是整个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是财政出钱,农村是农民自己买单。政府承诺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公共支出排序中教育投入应放在第一位,义务教育投资应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在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三者之间首先保证义务教育投入,在城乡之间首先保证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要特别重视农村贫困地区女孩子的义务教育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的师资瓶颈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积累起大量泡沫,并由一线城市快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形成目前局面的背后推手是地方政府基于商业用地批租制度的"土地财政"利益.为最大限度攫取这块利益,地方政府不仅极力抬升地价,为了保证高地价具有可持续性,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拉升房价,从而导致房价和地价螺旋上升--结果则是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同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干预下,价格机制也失去了自动回转功能,从而使房价泡沫失去了释放通道,于是房价居高不下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因此,要想解决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就必须形成地方政府退出机制.在退出方式上,应通过设计某种制度来切断地方政府推涨地价和房价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3年全国市级有关数据,采用回归方法构建两个递进实证计量模型,考察地方财政分权、市场化对城乡低保救助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财政自给度和市场化水平均对低保救助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低保救助相对城市对地方财政分权和市场化的敏感度更高,科教文卫支出对低保救助支出存在非常显著的良性互动关系.建议进一步完善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相匹配的机制,提高地方财政自给度,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权责边界,提升地方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依据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及创新思路,提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我国应该构建由"三核心"构成的正式制度支持系统和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组成的非正式制度支持系统,强调农村人力资源、政府等各个制度创新主体在制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不同次序与层次上逐步推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创新。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包括: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引导和监督;在法律政策层面上要完善法律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司法援助保障体系;在发展战略高度上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在资金筹措机制上形成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为主体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重视农村土地转让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赵伟 《学习与探索》2007,(1):142-145
财政支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财政支持的途径主要是厘清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合理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重点领域;建立民主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第三方”实施的运行机制;统一城乡税制;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基金设计的GFS(2001),是目前世界各国较为流行且广泛认可的新型财政统计体系。该体系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拓展了核算对象,重新定义和整合政府财政收支体系,相对于GFS(1986),具有巨大的进步。我国应全面借鉴GFS(2001),重新界定广义政府范围,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价值确认系统,完整记录政府财政活动、财政资源的基础信息,并进行部门间、政府间相关的数据合并,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与国际接轨的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5.
乡村债务是新农村建设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沉重的乡村债务不仅瓦解着乡村经济,恶化着政府和村级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而且威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影响着中国农村政治的变化与和谐社会的推进.揭示和探讨中国乡村债务产生、存在和演变背后的机制、体制等制度、规则因素,尤其是财政体制与宪政建设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财政危机是我们了解乡村债务的一个视角,财政民主是我们破解乡村债务的深层成因,财政立宪是我们治理乡村债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传统公共卫生法主要关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内容,而现代公共卫生法研究则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公共卫生法体系,主张借助法律创造各种条件来促进人口健康,愈发强调研究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和健康的公平性。由此,传统公共卫生法与现代公共卫生法的研究领域出现了不少争议。公共卫生法不仅应实现名称上的飞跃,从传统公共卫生法转变为现代公共健康法,而且还应在本质上对传统进行扬弃,着力关注如何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公共健康的法律环境,研究确认何种政府或公民行为具有正当性,从而最终增进公共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17.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关键是加大政府财政投人力度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老有所养"的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予以强调.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的危害已经蔓延至全球,并已经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人们愈来愈重视通货膨胀预期.政府从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货币供应量几个方面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8"轻而易举.在复杂经济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既要能抑制通货膨胀,又要能促进经济增长,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公众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引导效应,货币财政双管齐下,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加强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土地财政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全面审视中国渐进性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激励和政府行为选择,并以广东省的实际数据佐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格局、预算内财政压力的制度环境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迈向土地财政的背后推力.因此,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最后提...  相似文献   

20.
田宝 《社科纵横》2001,(3):48-49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要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识到其紧迫性,充分动员社区资源参与到社区建设中,避免只由政府财政包揽一切的作法;社区经济在社区建设中起基础性的作用;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应通过商业运作为主、政府财政支撑为辅运作的模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