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唐诗人温庭筠被誉为“花间鼻祖”,其“花间”词的艺术创作在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艺术成就。从性别审美的维度探究温庭筠“花间”词的艺术创作,不仅探析温庭筠“花间”词女性的审美特征,并且揭示影响晚唐女性生存状况的文化因素,以及“花间”词女性的社会身份地位,而且进一步地分析温庭筠“男子作闺音”即以男儿身写女儿情的文化性别观,从而拓展“花间”词的审美视野。从性别审美的维度展开研究,以期为“花间鼻祖”温庭筠传统的诗歌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切入点,为反思与重估古典诗歌研究提供一种契机。  相似文献   

2.
作为“花间词人”之一,欧阳炯曾为《花间集》作序,序中对花间词风的侧艳倾向、词与音乐的关系、词体发展的文人化趋势都有所阐明,并且确立了与诗评迥然相异的词评标准。在此种词论思想的影响下,欧阳炯词的创作既散发着浓艳绮丽的花间情调,又在词调体式的运用上推陈出新,内容题材的表现上有所拓展,从而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3.
花间词风格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词的总集,其中所收的词,我们称作“花间词”。花间词在词史上影响最大的就是人们所说的“花间词风”。历代论者对其评价各执一端,褒贬不一,遂使它的本来面目模糊起来。所以今天有重新探讨和评价的必要。一要论花间词的风格,首先要了解历来对花间派、花间体、花间风格的认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坡词》谓苏轼词“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第一次提及花间“派”的概念。更明确提出花间派概念的是郑振铎。郑氏在《词与词话·花间词人们》一文中说:“唐末到五代的词人统称花间派”,在《词的启源》中也说温庭筠的“绮靡侧  相似文献   

4.
南唐词人冯延巳是“开北宋一代风气”的关键人物。其词源于“花间” ,从表面上看“不失五代风格” ,即写景不出闺阁园庭 ,写情不外伤春怨别 ,和花间词近似 ,但就其所表现出的内涵而言 ,则又“堂庑特大”、“深美闳约” ,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花间词 ,具有一种独特的悲剧美感 ,本文探讨了冯延巳词悲剧美感的表现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5.
田同之以“男子而作闺音”论词,准确地把握了词最为范式化的特质。花间、南唐词人,在创作中大都“遵循一种惯例性的艺术表现范型”,即“男子而作闺音”范式。这种范式由温庭筠开创,为花间、南唐词人所强制乃至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一日心期千劫在——纳兰早逝与一个词派之夭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词史有一段久被忽略的词人群体活动史实: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结成生死情谊,二人主张词应张扬性灵,以载情为本,他们追求真、善、美相兼相济的理想词境,于“花间草堂”中酝酿着一个词派,形成了“四方名士,鳞集一时,埙 迭唱,公为总持”的格局。纳兰倘非早逝,“花间草堂”词群足以构成别具特色的流派。然而,纳兰生于清开国初盛之世,其“感怀凄怆”之“秋思”心性不合乎“与时为盛衰”的事理,所以“花间草堂”词群即使聚而不散,其际遇也不客乐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从抒情范式上看,李清照词与苏轼词有着更深层的密切联系。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在其发展演进历程中,形成了两种抒情范式,即温庭筠开创的“花间范式”和苏轼建立的“东坡范式”。李清照抒情的自我化、个性化与具体化、纪实化都是禀承“东坡范式”,秦观、周邦彦词则是传承“花间范式”而加以发展深化。李清照词与秦、周词的抒情范式实有深刻差异。  相似文献   

8.
屏风是《花间集》中出现频率极高的道具,《花间》词人在忠实纪录这一现实生活环境的同时,构造出了一个颇具文学价值的词境——“屏内世界”。构成“屏内世界”的现实基础是当日屏风之形制与使用方式的历史本真状态;其艺术基础则是屏风图案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与时代文化内涵。由此二者切入,对《花间》词文本所作的解读即富有原生态的意味。在原生态的视角下,可以清晰地发现《花间》词中“屏内世界”词境所独具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宋词词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文学评论者 ,都肯定李煜以《虞美人》为代表的后期词 ,而表现出对他前期词评价不公允的倾向。这就需要对词的产生及本色作些探讨。词本是花间樽前之物 ,艳科乃为其本色 ,文士作词是为了娱宾遣兴的 ,因而内容必然“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李煜前期词的内容可分为描写宫庭歌舞宴乐、男女恋情、隐逸远祸、追思怀旧和离愁别恨五个方面。这些词真实抒写了他各个方面的生活情状 ,是他各种情感的深刻写照。他的词出自《花间》 ,又高于《花间》。他的前期词与后期词一致 ,为词史演进与宋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词,本起于民问,然而发展至晚唐五代,却被引入“艳科”小径,丧失了原先那种清新淳朴的泥土芬香,沾染了富贵气息和浓厚的脂粉味,“缕玉雕琼”、“载花剪叶”成为一时的风尚。而于这“狂澜既倒”之中,李煜词,特别是晚期的词作,却独树一帜,一反花间词人应歌而制的无病呻吟和“宫廷调笑”。其所作之词,不假辞藻之美,不见着力之痕,具有一种天然俊逸神飞之致。故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王国维亦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  相似文献   

11.
花外斜晖柳外楼,宝帘嗣挂小银钩。正缘平淡人难及,一点词心属少游。 (论秦观词一) 当词之发展已经因苏轼之出现而扬起了一个诗化之高峰的时候,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虽然是苏轼的好友,但在词之写作方面,却并未追随苏氏之“一洗绮罗香泽之态”的开拓创新的尝试,而毋宁是仍然停留在《花间》词之闺情春怨的传统之中的。不过,秦观的词在内容方面,自表面看来,虽与《花间》之传统有相近之处,然而在意境方面,却实在又有其个人所独具的特色与成就。刘熙载在其《艺概·词概》中就曾经说。“秦少游词得  相似文献   

12.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又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温庭筠一方面抓住诗高度词化的特质并加以转化与创新,开创了“婉约词”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坚持分体意识自觉进行诗词有别的创作,确立了他对诗词这两种文体的不同审美追求。温氏恋情诗是婉约词产生的基础和桥梁,又是词向前发展、不断完善的动力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阮郎归     
一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这首词写一个因单相思而导致多愁多病的娇弱女子。毛晋在《宋六十名家词·小山词跋》中说:“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词》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这首词就是写得“浓丽而有致,风格逼近花间”(陈寂语)的一首词。“粉痕”二句写这个女子的娇美仪态。“粉痕”:指粉脸上的泪痕。“玉尖纤”:形容玉一样洁白而又纤细的手指。“啼红”:妇女的…  相似文献   

14.
五代词人李珣生平及其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珣是《花间集》中一位重要词人,他“土生波斯”,波斯即今伊朗,可以算是一位外籍词人。他的词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他汉学功底的深厚和文学才华的出众,也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凝聚着异域文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在《花间集》中,李珣词风貌独特。近人况周颐云:“五代人小词,大都奇艳如古蕃锦,唯李(珣)词以清胜”。近人李冰若亦云:“花间词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写者甚鲜。故余谓德润词在《花间》可成一派而介立温、韦之间也。”确实,李珣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在《花间》词中别开生面,称得上是脂粉气中的一缕清风。  相似文献   

15.
论花间别调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花间别调的出现反映了诗学传统的强大影响力。不同于花间正声的局限于艳情,花间别调以词咏史、描写乡土风物、展现塞外风云、歌颂隐逸,题材相当广泛。在艺术手法上则注重词的叙事性,多向民歌学习,抒情主体性较为明显。究其成因,一方面是文学传统自身沿承、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情志观离合的一种体现。可以这么认为,花间别调不仅仅是中唐文人词的进一步延伸,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意味着多元化的词体走向,使词没有完全陷入艳体的窠臼。正是在花间正声与花间别调的合力下,词逐渐完成了由晚唐五代向北宋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词产生于唐,从民间曲子词至中晚唐文人词,这一文学样式逐渐成熟兴盛。晚唐五代,诗歌大势已去,词却是遍布幽芬。作为词的主要繁盛之地,唐末大江流域各偏安政权的交替与更叠,使文士们无所依托的心寄放于那一首首追欢逐笑醉生梦死的宴乐之曲中,从而成就了晚唐五代词纤秾、细腻、绮艳、温婉的时代风格。无论是花间派,还是南唐派,皆在风云变幻的现实世界里更加醉心吟赏内心情感的圈圈涟漪,抒写那无尽的爱与悲愁。但是由于地域的区别和国情的不同,又造成了花间词人和南唐词人在群体风格上的迥异。花间词人大都生活在西蜀政权领地,西蜀的有利地形和君王逸乐的国情,使“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笔,文抽丽锦;举纡纡之五指,拍按香檀”,花间樽前的艳词创作风行一时,其内  相似文献   

17.
片帆烟际闪孤光──孙光宪词风格说略郑福田人们过去一向认为花间派词的总体风格既然是红香翠软深密婉约,那么,作为花间派词人的孙光宪自然也难脱此窠臼。殊不知孙光宪词真正别具特色。我们这里用“片帆烟际闪孤光”来概括他的词风。“片帆烟际闪孤光”出自孙光宪词《浣...  相似文献   

18.
从北宋词的发展流程看秦观词的艺术特色田维瑞一宋人论词,注重“雅”、“俗”之辩。柳永欲把词引向市井,还原于民间,遽遭士大夫文人朝野相讥,遂误终身功名。崇雅,皆以《花间》为正宗,视温、韦为鼻祖,北宋以至于后世遂形成一种习惯定式,视词为艳科,“侧艳小技”,...  相似文献   

19.
作为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在奠定词体特色与促成词体意识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参照作为词源的诗体、盛中唐文人词调与宋代流行词调,对“花间”词调作综合统计与对比分析,可知有两大类词调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一是基本律句主导类小令,包括纯奇字句式,从中唐起已占据文人词主流;奇偶句混合式,由《花间集》兴起,在南唐词中发扬光大。二是混合类小令,由《花间集》兴起,尤能彰显词体特色。“花间”词调特色由温庭筠奠基,主要表现为篇句短、韵密、偶字句增加,押换韵频率、句式长短、结构、声律更灵变。因此,“花间”词调以繁促著称,更擅写细美柔婉意境,能别于诗源,奠定词体本色,促成词体演进。  相似文献   

20.
秦少游词论     
秦少游词论田维瑞一宋人论词,注重“雅”“俗”之辩。柳永欲把词引向市井,还原于民间,遽遭士大夫文人朝野相讥,遂误终身功名。崇雅,皆以《花间》为正宗,视温、韦为鼻祖,北宋以至于后世遂形成一种习惯定式,视词为艳科,“侧艳小技”,壮大不为。有稍作冲破者,如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