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初创阶段转变到发展阶段,从各地的情况看,利益分配机制发育相对滞后,分配形式不尽合理,绝大多数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未形成利益共同体。而利用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不同的利益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使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农户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其核心问题是利益机制,即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分配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该文认为,建立有效确保农户经济权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能促进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中 ,农户收益的偏低不仅不利于产业经营组织的稳定 ,而且严重挫伤农户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影响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收益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政府的过逾行为、龙头企业区域“割据”和农户势单力薄 ,因此充分的市场竞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合理化的真正“推动力”,政府应恰当地引导、协调和干预 ,打破龙头企业的区域“割据”状态 ,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农户实力  相似文献   

4.
涉农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本文在介绍各国有关利益分配具体做法的基础上 ,对三种利益分配形态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阐述 ,并分析其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提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文章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3种主要利益联结模式:市场联结、契约联结与产权联结。探讨了契约式利益模式的缺陷并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以延边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动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延边地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应由以契约制和市场自由买卖为主的结构转化为以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各成员之间利益生成和分配的合作与博弈过程,产业链是否稳定决定于利益分配是否合理,产业链各成员是否实现了个体利益分配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最大化。指出广东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生成和分配机制的不断优化,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例,对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寻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难点,分析其原因,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合同式利益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的主要形式。文章以丰润县奶业产业化的实践为例 ,重点探讨了合同式利益机制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以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生、发展的整个运行过程有着内在的规律,靠一定的机制来维系.其中,运转约束机制是前提,规模经济机制是基础,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宏观调控机制是保证.正确认识支配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的机制,将有助于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施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11.
股份合作制是融股份制与合作制于一体的企业制度,在浙江省民营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企业财务会计政策选择之一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用实证的态度,从股东权益和制度效能的角度,分析了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动因、方法及后果,并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由此产生的制度失效问题,对盈余管理对股份合作制企业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激励制度和分配结构安排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只有包含了农产品物流、农用生产资料物流、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等,才真正算是"农村物流"。分析了农产品配送、日用消费品配送、农用物资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认为连锁经营是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应有之意,而物流配送则是提升连锁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将三种物流配送整合到一个配送中心,在建设农村配送网络时,既应考虑原有网络,又应该重视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江苏农业产业化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聚集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着重阐述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利润分配形式的不同偏好:控股股东希望少分甚至不分配公司利润,中小股东着意于保持稳定的利润分配比率;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以及股票认购期权支持着公司管理层看重控制权和自身利益的偏好。探讨基于公司税收考量的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指出股东不同的所得税状况对于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有着很大影响。税收非中性与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密切相关,其中债息与股利的税务处理差别、变更股利分配方式、增加提留等以规避股利所得是公司利润分配中几种常见获取税收利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走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要求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前提条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要把按劳分配、劳动所得 ,同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农民无法从“公司+农户”中受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以“公司+农户”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与农民增收乏力之间的矛盾,文章以江西省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家庭经营规模、利益联结机制和龙头企业实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目前农民无法受益的原因:以妇女和老人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村“空心化”现状使得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小;农民和公司的主体地位不对称,农民难以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分配,农户和公司之间是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普遍是小企业,生存的压力已经令其自顾不暇,即使有心也无力让为数众多的农户参与到有限利润的分配中来.  相似文献   

17.
药品短缺往往是市场机制引发的相对短缺,如生产亏损、生产周期长导致供应减少及成本高、利润低,既有药品定价的原因,也有生产流通环节的问题。药品短缺问题已经影响到临床治疗的安全和公众的健康,因此,建立我国短缺药品的预警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政府制定相关的刺激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农户、合作社、经纪人、运销商贩、各类流通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以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为主导,以农超对接等新型产销对接模式为补充的城乡互通、国内外互联的格局。现有多层次、多样化的流通渠道和环节虽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也反映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相对薄弱,政府公共服务支持不足及体制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为此,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扶持,优化提升传统流通方式主渠道功能,着力促进新型流通方式创新发展,构建符合基本国情和未来发展要求的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标准化种植养殖及加工、标准化包装及配送、信息追溯平台建设、市场准入机制建立等各个方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旨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实现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农产品标签管理制度,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明确责任主体,确保质量安全。文章针对武汉市农产品生产流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生态危机面前,美共通过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提供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来积极开展生态批判和斗争。美共认为资本主义的趋利体制、资本对环保战略的侵蚀、美国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公司帝国主义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美共提出了许多消解环境危机的具体对策,号召人们积极从事生态斗争,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美共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既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理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又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