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生物燃料开发战略构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开发生物燃料的战略构想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经济效益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就业,提高落后地区人口收入,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实行"乙醇外交",提升巴西的国际地位。巴西的上述构想是依据当前的世界能源形势以及本国的国情而产生的。它的实践已取得国际公认的成果,但亦存在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替代燃料需求置的激增,大大刺激了乙醇燃料市场的发展。但在美国的大草原上,另一种销售前景颇佳的能源正在悄然滋长。与玉米不同的是,使用这种生物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对地球能源的消耗与污染。  相似文献   

3.
贵州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绿色能源。以其可再生和环保等优点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贵州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明显优势。文章从沼气,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三种典型生物质能源出发,论述其在我省发展的现状与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后巴黎时代”能源绿色转型的公正性,能源正义应该成为能源转型规制的应有意涵。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我国坚持了能源正义理念,在实践中也积极通过能源普遍服务和新能源扶贫来促进能源正义。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由于能源初始禀赋不平等、能源观念落后以及能源制度缺陷,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中的能源正义仍然面临高碳产业工人失业、民众用能权益减损、新能源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后果等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应坚持能源正义优先理念,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制定专门的《能源转型促进法》。该法应建立能源转型的民生保障机制、程序保障机制、正义恢复机制、绿色能源使用的激励机制、监督与责任机制,以促进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前能源问题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现。本文通过对国外燃料乙醇主要生产国的发展进行概述,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西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组合,提出促进广西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某水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2年注册成立,是以水力发电为主的专业化大型清洁能源投资企业。截止2013年底,公司拥有4090名员工,除北京总部之外,下辖10个区域性控股公司,72个独立法人单位,资产规模230亿元,拥有投产和在建电站60座。主要业务分布在北京、新疆、湖南、云南、宁夏、江苏、豫西等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能源安全与湖南省生物质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发展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原料问题是中国燃料乙醇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发替代粮食作物的薯类和甘蔗等资源是解决目前燃料乙醇生产成本高,原料有限的根本出路。湖南是个能源相对贫乏的中部内陆省份,无油少煤,但具有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有利于生物质原料的大规模生产,据此提出湖南应重点发展薯类燃料乙醇,并同时兼顾多元化发展的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低碳节能环保路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共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6月17~18日,科技部港澳台办公室、省科学技术厅、省台办、省发改委、台湾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海西科技论坛暨海峡两岸绿色能源产业对接洽谈会”的论坛活动在福州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6位能源界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专题演讲,深入分析了两岸绿色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就海峡两岸开展绿色能源产业合作进行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9.
1977年,巴西推出了第一台以纯酒精为燃料的汽车。经过30年的发展,价格便宜的酒精燃料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自2007年12月起,巴西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汽车燃料方面酒精使用量超过汽油的国家,每年使用量近1亿吨,汽油已经变成了“第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电力转型发展是能源革命的关键。以电为中心、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重点是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也是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长久之计。当前,我国新能源开发与消纳存在错位,新能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发电企业处在生产环节,电网企业处在分配和流通环节,国民经济处于需求侧。电力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相互匹配,才能保障电力再生产的高效运转和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故推进我国电力行业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需要从发电端、电网端、用电端和储能端四个环节共同发力,保障新能源“发得出”、“送得走”、“用得了”。  相似文献   

11.
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命题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能源供求矛盾、能源结构问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上。文章针对能源产业粗放增长和“黑色增长”提出了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概念,其内涵特征是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使用高效化和能源技术低碳化;在总结国外能源产业转型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能源绿色转型的三维分析框架,并从能源的全生命周期、能源利益相关者共赢和能源绿色转型能力建设三个角度提出了我国能源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辛华 《华人时刊》2005,(9):30-35
在中国的能源发展史上,2005年也许是最值得关注的一年。2月,中国第一次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3月,国家改革发展委员会决定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5月,全国风电建设前期会议确定,至2010年,中国要建立完备的风力发电工业体系,风力发电将从当前的“游击队”水平提高到“正规军”水平,……可以预期,在今后几年里,中国绿色能源发展步伐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3.
《镇江社会科学》2008,(4):23-25
新能源可分为狭义新能源和广义新能源。狭义新能源主要指可再生能源:广义的新能源不仅包括可再生能源。还包括能够实现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所有能源。新能源产业是指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发电及发电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能源的匮乏,各国竞争的日益加剧,新能源开发成为保证人类存续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产业化必将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性支柱。因此,推进基因专利保护,通过立法和司法的完善为生物燃料开发提供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我国的新能源战略。通过分析第二代生物燃料产业下基因技术保护遇到的困难,并据此提出在关注基因技术进步的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配套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和巴西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两国的贸易冲突也不断加深。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比较两国进出口贸易数据,以光伏为例,分析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中巴两国的对外政策以及贸易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巴两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摩擦冲突不断,但同时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究其原因,既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又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此,中巴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上,应该采取加强战略合作、重视跨国能源公司的作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探索能源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1975年以来,巴西成功地发展了以生物乙醇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其发展经验包括:应根据要素禀赋、市场需求、支持及相关性产业等条件合理选择和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政府产业政策的取向在于形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其着眼点在于促进产业链或产业链组合的发展。这些经验为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能源问题被列在了重点领域的首要位置。对此,相关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将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采用石油能源的汽车而言。目前,在研发中的新能源汽车有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相似文献   

18.
空调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且能耗最大的辅助子系统,消耗了整车的能源,严重影响其续航里程。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有限、能源利用率低且空调制冷制热、电池系统热管理及电机的热管理等相对独立,总体热管理效果较差、能耗较高的问题,利用热泵空调高效节能的特点,结合某款燃料电池重卡,设计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通过AMESim软件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整车热管理系统可为驾驶室、燃料电池及动力电池提供良好热环境;在冬季制热模式下,利用燃料电池废热为驾驶室提供热量,可实现整车热量循环利用,整车能耗较空气热源降低6.1%,较PTC降低17.8%;续航里程较空气热源提高5.6%,较PTC提高14.7%。  相似文献   

19.
能源资源是人类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使用能源和开发能源资源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推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最根本的动力。能源科学家把人类掌握和使用能源分为几个过渡阶段,即:(i)从烧生物质燃料到烧煤为第一次过渡;(ii)从烧煤到烧石油和天然气为第二次过渡;(iii)从烧矿物质燃料(指煤、石油和天然气)到使用核能以及由广义的太阳能构成的新能源体系为第三次过渡。事实上,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所谓过渡阶段並不可能截然分开,而是在多种能源形式並存之综合体系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双碳”目标下,税收优惠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重要。为检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的调控效能,探究汽车产业税收制度改革的后续路径,通过双重差分法对我国汽车整车行业上市企业2006—202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验证了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中介机制,并分析了不同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影响的差异化效用。研究表明: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用优于传统汽车企业;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通过影响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影响企业的资产规模,为企业加强绿色创新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动力;企业成长性对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存货占比对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程度具有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企业、ESG评级高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受到的绿色效用更加显著。依据结论,提出了完善汽车产业绿色税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