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三个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问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指对国家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定信念与自觉实践.习近平将"文化自信"阐释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也是最为深层次的自信,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首先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主要包括建立自身话语体系的需要,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等.其次阐述了提升文化自信的根本凭藉,主要体现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泉源,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支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最后阐明了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经,即思想引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同时,深入研究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对澄清各种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自信,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从哲学、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等维度全面审视文化自信,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和实践的文化观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哲学基础;国内外文化软实力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理论指导.我们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强盛.  相似文献   

4.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备条件。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实现动力和持守定力,是乡村文化繁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条件,也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应然选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与协调推进,美丽乡村实践推进,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客观依据和重要条件。遵循文化自信生成规律,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是,推动实现传统乡土文化的“两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全方位打造文化自信的良好生态,以更强的实力和更好的发展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厚植文化自信的底气。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勇于担当起领导的历史责任,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有机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接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了价值整合、思想引领、精神凝聚、创新动力的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深厚、最广泛的自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必须坚持立足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逻辑,坚持指向文化发展实践的现实逻辑,坚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未来逻辑,借助三重逻辑的关联耦合,推动文化自信的广泛生成。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任务。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定文化自信,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形而上的理论逻辑到实践实现的步步推进,演绎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 坚定文化自信要到民族精神中去寻找,这是必要的起点和基本条件;在当今时代,文化自信必须具有自觉的形式,这种坚定过程就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统筹文化的过去与将来。 坚定文化自信并不是目的本身,衡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文化自信内部去寻找,而是要到文化自信的外在去确认。 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此,在上述三重维度下可以确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五条路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不仅证实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或历史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现实化和时代化。在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从方向指引、方法论、理论工具、领导力量、价值旨归、理论贡献等多个层面为中国道路“向何处去”提供了理论镜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提供了真理性力量和强大精神动力,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恪守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认知自身制度优势,保持理论上的自信与清醒,更加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关键少数”继续思考中国道路“如何走远”“朝哪个方向走深走实”等深层次实践问题,特别是在统揽推进“四个伟大”的变革性实践中自信自立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从而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篇章,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培育他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十分必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自觉贯彻十九大精神,结合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完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需要对文化、文化精神、文化自信的深刻意涵有明确的界定。只有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延续与自我更新,才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枢钥。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文化引领、文化支撑和文化自信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诉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向度,乃是当前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文化引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基因和精神动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支撑,而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化理路.  相似文献   

12.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文化引领、文化支撑和文化自信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诉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向度,乃是当前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文化引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优秀基因和精神动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深厚支撑,而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化理路.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活动的精神提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中共"三大"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理论品质,即艰苦奋斗、勤俭朴实的乐观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实事求是、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建立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的创新精神;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为民服务思想等。这些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追求真理的精神结晶,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探索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立足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并进行了一系列艰辛探索,为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信念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彰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信念的当代意义,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土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更具有鲜活性和说服力,将本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以重庆本土红色文化为例,坚持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以先进理念指引、以思政课程支撑、以良好素质保障、以校园文化助推、以实践活动拓展等形式,将重庆本土红色资源融入在渝高校文化自信培育,使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三位一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全面把握这种新境界需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性基础和相互作用关系,需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伟大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源泉,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对理想信仰的坚信、对革命道路的自信、对创立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自信、对跟党走的自信。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继续,弘扬长征精神,能够使我们夯实走好新长征路的道路自信根基,坚定理论自信指引,强化制度自信保障,厚植文化自信力量,坚定跟党走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时代意涵,提供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行动指南,贡献崭新的人类文明发展中国方案,具有广泛而又深远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新征程上,努力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20.
雄心壮志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信心来源,而且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现实和文化传统,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树立的雄心壮志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无穷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确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为雄心壮志的实现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