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蒙运动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唐都学刊》2004,20(2):104-106
从法国兴起而后遍及欧洲的、发生在 18世纪下半叶的“启蒙运动”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自由”、“平等”、“理性”等为口号 ,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格鲁克受到了这一新思想的影响 ,同时将这一思想带入其作品之中 ,他的戏剧改革成为歌剧史上辉煌乐章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2.
末世论思想作为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神哲学的核心话题之一,始终被贯彻于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方方面面,并经由他对诸多现实问题的阐述得以丰富地彰显.而人道主义辩证法问题一直都是别尔嘉耶夫利用其自由哲学的理论背景同人文主义,特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的人文主义诸思潮进行论辩时对之进行批判的核心.把人道主义辩证法置于末世论历史哲学的框架加以解读,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掌握别尔嘉耶夫哲学中“神-人”关系的建构模式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这一范畴的含义局限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方面,过于狭隘。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上人道主义批判继承的产物,理应包含后者所涉及的基本方面。但作为一种崭新形态的人道主义,它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关于人性、人的价值、人道的伦理原则和人的解放等方面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积极的人道主义。它的诞生,是人道主义理论的一次革命,使人道主义由抽象变为现实,从空想变成科学,为伟大的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年来对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使我们对人道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看来把人道主义贴上“资产阶级的”简单标签,加以贬斥,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做法和认识,都是错误的。人类社会不但存在着各种特殊形态的人道主义,而且还存在着一般人道主义。本文试对一般人道主义的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一、一般人道主义的含义及其科学依据我国学术界多数同志至今对“一般人道主义”讳莫如深,不敢问津,当然谈不上对它进行科学规定。有个别同志承认存在着一般人道主义,但对它的规定却是援引当代资产阶级学者编写的百科辞典的定义。这种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这些定义只适合于一种特殊形态的人  相似文献   

5.
人性、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四”时期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被当作革命文艺的对立物受到批判和责难,再到80年代初,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人性、人道主义的美学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在文艺界形成广泛的共识,人性、人道主义经历了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曲折过程。从这一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应看到,人性、人道主义之所以经历了这样曲折的历程是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的  相似文献   

6.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11,(4):96-100
白桦派剧作家和评论家仓田百三今年诞生120周年。他的代表作《出家及其弟子》问世之后,相继被译成英文、德文、法文、中文。《出家及其弟子》提倡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博爱精神,博得了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好评。仓田的《爱与认识的出发》与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阿部次郎的《三太郎的日记》,是青年必读的人生教养三本“座右之书”。仓田的作品多以爱与信仰为主题,带有宗教伦理色彩。当“无理想”的自然主义文学走入死胡同时,仓田的“良心私语”式作品,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激情,为青年们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7.
周保巍 《浙江学刊》2007,2(3):70-77
建立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文明”诉求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所展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核。正是在以“进步”理念为核心的“推测史”框架内,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历史叙事”为手段,通过把苏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野蛮的”,把“英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文明的”,从而得以在彻底颠覆“苏格兰性”的基础上确立起对“英格兰性和不列颠性”的认同。正是在“民族认同”实现新、旧转换这一特定历史时刻,苏格兰启蒙运动方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8.
欧洲近代政治哲学的兴起与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孟伟 《求是学刊》2006,33(3):19-22
(一)启蒙运动时期英法政治哲学的产生可以把欧洲近代政治哲学的兴起理解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也可以把启蒙运动本身理解为近代政治哲学的兴起。因为,启蒙运动所面对的两个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对象,一个是神权,一个是王权,它们分别构成了对人的思想禁锢和政治束缚。因此,近代欧洲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神学—政治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恰恰是启蒙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启蒙运动呼唤的理性精神推进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在怀疑、批判神学政治的同时探索新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原则。在欧洲近代政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自然权利”问题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9.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概念 ,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没有真正的人道可言 ,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我们发扬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而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并没有违犯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问题》),似乎对人道主义问题的探讨做出了权威性的总结。但是,经过几年来的理论沉思,人们觉得《问题》一文关于人道主义的一些观点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试就《问题》一文的几个观点提出质疑。《问题》一文立论的中心是认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它立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而“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它不能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科学的解释”。就是说,作为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可以接受,作为世界观的人道主义是不可以接受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那么,我们要问:世  相似文献   

11.
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发展呈现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交融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启蒙时期德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浓烈的民族情感。启蒙运动早期德国思想文化界的成就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自信;启蒙运动盛期,德意志民族意识更加浓烈,出现了文化民族主义倾向;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启蒙运动进入最后的“启蒙浪漫主义”阶段,文化民族主义形成一种思潮。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汕头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肖鹰(汕头515063)“审美文化”概念的历史,应当追述到席勒在1793—95期间撰写的《美育书简》[1]。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启蒙运动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13.
龚颖 《唐都学刊》2013,(6):31-34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运动家,他在强调掌握科学规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主张人类的道德世界有其独特性,解决道德问题不能依靠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的进化论、功利主义等学说。人只有在遵从“自发”的规定、超越一切“他律”性规矩时,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有可能不必刻意地去做符合道德的事情而自然采取正确的言行、不必介意道德为何物而自然成为道德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有的同志把人道主义强调到了不适当的程度,有的甚至超出了一般学术理论问题的范围。一篇抽象宣传人道主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说:“一个怪影在中国知识界徘徊——人道主义的怪影。”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开头语的套用。一百三十五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别开生面地写道:“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怪影”。他们面对旧欧洲的一切反动势力结成的反共神圣同盟,向全世界公开申明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用“共产主义的怪影”,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勃兴和系统而完整地论述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必要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把人道主义也作为一个怪影与  相似文献   

15.
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对立起来,是当前人道主义批判者们的最基本的论点。一位我所敬重的学者写道:“人道主义是在历史上特定阶段形成起来的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它具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和命题。唯物史观正是扬弃了这种思想体系才建立起来的。”(四月十一日《文汇报》第三版)“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以劳动的发展来说明社会的秘密,而人的本质则要由社会关系来说明”(第三十八期《理论战线》)。这一观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论著提要     
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期,一种特殊的现代主义,或称宗教自由主义的运动,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得到广泛传播。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力图巩固由于社会与科学进步而被毁坏的宗教阵地。他们认为自己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拥护者,他们反对传统的基督教教义,企图创立一种无神的宗教,重新论证人道主义思想。P.赫姆斯特里特牧师在《宗教人道主义的实质》一文中说:“美国的人道主义是自由主义基督教与犹太教内部分化的结果。”宗教人道主义奠基者的著作的基本内容是:宗教与人道主义的相互关系及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关系问题。他们探讨道德的意义与起源、人的自由与责任、生命的  相似文献   

17.
菊池宽是新思潮派主将,菊池受到人道主义影响,其文学观是“人生第一,艺术第二”、“为生活而写小说”。他的作品总体特色是揭示近代人理智的利己主义,以表现人生是文学本体的永恒使命。芥川主张反俗,提倡“艺术至上”,作品合乎知识分子的审美口味;菊池主张“人生至上”,《不记恩仇》等代表作拒绝幻想因素和神秘因素,结构粗犷豪放,旗帜鲜明反封建,审美取向舍乎普通大众的良知与正义感。  相似文献   

18.
论新干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干涉主义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以“人道主义”为由进行的军事干涉。绕过联合国对其他主权国家动武,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其主要动作是北约东扩和重新订立美日安全合作指针。新干涉主义与美国霸权主义膨胀直接有关,对发展中国家包含着隐忧和危险。  相似文献   

19.
文明的困惑——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断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明冲突论”无疑在政治上迎合了西方世界战略规划的需要。更重要的是 ,它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延续着西方世界的理论体系 ,是在继续追求启蒙运动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与中国法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涵盖着人类文明的两大主流文化:一是人道主义文化,二是权利文化。人道主义文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其实质是把人当做人来看待,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其为有尊严的人;在今天弘扬人道主义文化,还含有恢复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异化了的人的主体性地位之意。权利文化是在近代法治化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就是近代权利文化的经典表述。人道主义文化对应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它为法治提供德性方向的导引;权利文化对应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