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针对拉克劳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以及重建,从话语理论和身份政治及激进多元民主三个方面分析了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实质及现实性问题,指出拉克劳和墨菲在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最终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力量,从而根本上否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所谓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上的突破是拉克劳和墨菲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折点。拉克劳和墨菲运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资源,后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拉康的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霸权实践的接合"为核心重构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用身份政治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从而为其"激进多元民主"的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历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维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超越。拉克劳、墨菲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那里发明了“本质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依据了先验决定和必然性学说。实际上,他们存在“误解”,没有看到马克思论证资本主义为何灭亡是理论课题,而怎样被超越则是实践问题。在拉克劳、墨菲那里,实践主体是话语构成而非历史生成的,其话语政治学让“连接”“霸权”成为社会主义和激进民主的策略,却不能阐明“外在构成”及其路径,因此,拉克劳和墨菲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存在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4.
领导权理论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拉克劳、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两种社会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另一种则是领导权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观,它突破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首先是列宁提出了政治领导权的理论,尔后葛兰西则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拉克劳、墨菲正是在列宁、葛兰西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领导权概念.他们超越了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走向话语领导权,完成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表现了一种随机性、偶然性、非决定性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后马克思主义奠基性人物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的意图及其内涵主要包括三重维度:用话语政治替换本质主义政治;用文化政治替换革命政治;用身份政治替换阶级政治。拉克劳和墨菲之所以要提出激进民主政治,其矛头显然直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如本质主义、还原主义、经济主义等等,使得传统的社会主义策略在资本主义新现实面前一度失语,从而用激进民主政治来替换它显得极其必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克劳和墨菲以为自己的激进民主摆脱了现代性的困境,可是当他们强调政治或社会运动中领导权的中心地位时,他们显然滑入了现代性的泥沼,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一方面能为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提供逃离“结构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从而建构反本质主义、反还原主义和反经济主义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则由于“霸权”,这一概念既契合西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实,又能在理论上解决某些难题.因此,“霸权”就成为拉克劳和墨菲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他们对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既有继承,又有超越和修正.  相似文献   

7.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有着本然的联系.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文学分析工具的后结构主义,将自身的逻辑渗透到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领域分析和政治主体的构成当中,使社会和政治主体切断了与其本质和直接指涉物的联系,解构了阶级,构造出差异性与多元化的政治主体,最终促使拉克劳与墨菲发展出一种适合当代资本主义斗争现实的激进民主政治理论.但同时,应认清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理论与直接受惠于后现代的族群政治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体现为构建“激进民主政治”的“新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9.
拉克劳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和重构。 拉克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同一体和辩证法理论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批判和重构, 在此基础上, 拉克劳提出了其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 社会理论和辩证法理论。 通过对拉克劳一系列文本的解读, 为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同时对我们深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齐泽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左翼理论家。他与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关系亲近,提倡"具体的普遍性"和"行动"哲学,批判各种"主体化"政治哲学。2000年以来,他不断通过拉康阐释列宁,并在阶级斗争、批判资本主义等方面日益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从总的理论追求来看,齐泽克应该属于经后结构主义理论洗礼之后,在马克思主义谱系中重新探索全球资本主义批判和社会主义规划的精神分析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报编校一体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之嫌,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从温度变化的角度来看,牛粪、鸡粪、猪粪以7:2:1配料比例搭配,加入生物活性水进行堆肥效果最好.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稍有下降,减少了NH4 -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③加入生物活性水后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道德的兴衰与罗马帝国的兴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世代相袭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不仅是罗马民族崛起的精神动力,而且对于当时城邦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海外霸权的确立和大量的财富流入罗马,导致罗马社会道德沦丧,传统美德逐渐消失,并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可见,罗马帝国的兴衰与社会道德的变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进行了回顾 ,以示其辉煌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提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历史理性批判,康德确立了人类社会弃恶扬善的进步信念,使其道德哲学、社会历史观与自然的目的论实现了内在的统一,同时他的关于自由、平等以及独立等人类基本的法权政治思想之探讨也展示了其在一些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普遍意义问题上的深切关怀.这些思想不仅演化为此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精神,而且也对现当代西方法权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出发 ,针对 2 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见解 ,指出科技期刊应抓住我国加入 WTO后带来的机遇 ,冷静地思索 ,迎接挑战 ,在创新中求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