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宰相刘罗锅》极具嘻笑怒骂、讽喻警世之妙笔。剧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当刘墉在金殿请求告老还乡时,太上皇乾隆问皇帝仁宗:“皇儿,你看去还是留?”仁宗唯唯,不置可否。这时乾隆忽顾左右而言他:“皇儿,你看这盏宫灯是不是挂歪了?”仁宗抬头看了看  相似文献   

2.
县令过年     
庄秋水 《领导文萃》2011,(10):95-97
乾隆十六年年初,也就是公元1751年,无锡下了一场不寻常的大雪。瑞雪通常增添喜庆,但这年大雪对常州府无锡县令王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皇帝很快就要来了,县里接待工作却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3.
黄铁鹰 《领导文萃》2012,(23):101-104
不能为老板赚钱算底线吗?除非你是打工皇帝!偷老板的钱算底线吗?除非你偷天换日!功高盖主算底线吗?除非你能颠覆他!天底下没有一套标准的老板心理底线,由于性格、体制、阶段等不同影响,幻化出了形形色色的老板底线。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以来,军队训练都是很苦的,也常有军人受不了严格训练,出现了厌训、罢训的现象。而聪明的教官总是善于施展三寸不烂之舌,积极地去安慰、激励士兵们,使得秣马厉兵的任务高效完成。晓以利害,焕发斗志为了抗击倭寇,俞大猷招募了一批士兵并进行魔鬼式训练:包括站队列,学习号令等,还有跟武林高手过招。有人嫌苦,消极对打,俞大猷训话说:"诸位都听了,练武不是你答应官家的公事,是你来当兵,杀贼救命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杀不了  相似文献   

5.
少一些阉人     
世上,有偷改自己年龄的,也有偷改自己学历和民族的,可是,你是否知道,还有偷改自己性别的? 改年龄:有的是为  相似文献   

6.
还有个棋子     
正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话用在北宋围棋高手贾玄身上最恰当不过了。贾玄是宋太宗时的翰林院棋待诏,就是陪皇帝下棋的人,这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尤其是与对围棋还有点研究的皇帝下棋,赢了呢,皇帝没面子;输了呢,皇帝又不乐意,说你是故意放水、弄虚作假,得在不让而让上把握好分寸,这就是一个需要高智商的脑力活,弄不好,不但会丢了饭碗,甚至连脑  相似文献   

7.
领导的指责     
正1.要么全力以赴地干,要么早点滚蛋,在任何一个位置混日子迟早会有人拿你开刀。你要明白,企业不是做慈善,如果你愿意被慈善,我建议你去要饭。2.别把老板和上司当傻子,他装傻不等于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记得,只是他给你机会去磨炼。你的这些小伎俩他早就比你耍得专业几百倍了,不然他也  相似文献   

8.
一、太上皇死了1799年2月,农历己未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帝乾隆在日出之际崩逝于乾清官! 虽说三年前这位大名弘历、年号乾隆的老皇帝,在庆祝自己登基六十年之日,便宣布退休,归政于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并改年号为嘉庆。但“联虽然归政,大政还是我办”。老皇帝所以宣布退休,井非真的“倦勤”,甘愿放弃独裁权力,而是企图欺骗神明。原来,六十年前老皇帝登基改元的时候曾当众发誓,他做皇帝的时间决不敢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8则     
马克思的外衣“批林批孔”运动期间,某公社妇女主任在批判会上发言:“林彪不仅是个阴谋家、野心家,而且还是一个小偷!”有听众起而询之:“林秃子偷了些什么?应当毫无保留地揭发出来!”妇女主任接着说:“他偷了马克思的外套,你们假如不信,可看看两报一刊上  相似文献   

10.
弥补失误     
<正>一天夜里,老公搬回家来两盆花。深红色的塑料花盆里一根青藤有三寸长,藤上有几片叶子,水灵灵的。我奇怪问:哪来的?他说:顺来的。这是袖珍葡萄,无籽,果子樱桃般大小,特甜。我说:你怎么知道是葡萄?他说:老刘说的,他顺了一盆,我顺了两盆,明天给局长送一盆去。  相似文献   

11.
“乾隆皇帝下江南”,几乎家喻户晓,然而他是个老寿星,未必妇孺皆知。在我国25史中的230多个皇帝中.乾隆是长寿之最,寿高89岁。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2007年元月,因近旧历年关,某种货物非常紧俏,可批发店的老板由于不久前与林琴产生了隔阂,无论林琴好说歹说就是不发货。无奈之际,林琴突发奇想:让人去偷货,然后由自己出钱购买,这样自己既没有偷且出了钱又有了货也不会犯事,岂不妙哉!于是林琴找到两位好友,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2天后,两名朋友真的如约将货交给了林琴,林琴一高兴,以高于该货批发价500元的价格,给付了70500元货款。谁知,好景不长,仅半个月时间便东窗事发。直到手持刑事判决书,个体户林琴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我出钱买货,自己又没有参与盗窃,怎么会犯盗窃罪?然而,判决书上却是白纸  相似文献   

13.
正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龄。嘉庆元年正月初一,随着坐在宝座上的乾隆把手中那颗宽三寸九分、厚一寸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宝"微笑着递到跪在他面前的嘉庆皇帝手中,中国历史上最平稳的权力交接顺利完成,堪称中国专制政治史上  相似文献   

14.
官道     
孟斌在县长这个位子上坐了二十年后全身而退,还落了一个清官的好名声. 孟斌的继任者叫李旭,三十几岁,前程远大,也决心做个清官.于是上任伊始,李旭就去孟斌家拜访. 一番寒暄之后,李旭开门见山地问孟斌:“孟老,今天我来的目的,一是来探望您,二是我入仕途不久,不知道这河水的深浅,特来向您讨教这为官之道!”孟斌微微一笑说:“请你说得详细一点,你说的是为贪官之道,还是为清官之道?”  相似文献   

15.
郭龙 《领导文萃》2013,(16):37-38
清朝的诗人沈德潜生前极得皇帝乾隆的恩宠。乾隆皇帝每有一些诗作都会交由沈德潜来润色,这在历朝历代的文人里都是很少见的,而沈德潜的官职也是一升再升,就是他80多岁退休以后还升为太子太傅。乾隆皇帝不仅在官职上对沈德潜恩宠有加,更是把这种君臣关系提升到朋友的关系。乾隆皇帝有一句诗就是形容他们的关系:玉皇案史今烟客,天子门生更故人。在这句诗里,乾隆皇帝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是人们为了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抬着花轿走过城楼下。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个属相,死的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宋朝王安石之子王元泽很小的时候,有客人将一獐一鹿…  相似文献   

17.
<正>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下台,当了83天皇帝。6月6日又因尿毒症弃世而去。袁世凯是一个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呢?这里面除了袁世凯本人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幕后充当推手,这个因素也不可不察。袁世凯:"他害了我"袁世凯在临死之前,曾吃力地吐出四个字:"他害了我。"这个"他"是谁呢?据袁氏家族的人估计,袁世凯死前所说"他害了我"的"他",很有可能就是其子袁克定。袁  相似文献   

18.
宗承灏 《领导文萃》2012,(24):93-95
乾隆中期以后,官员之间喜欢借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官僚机器的运行过程中,这种迎来送往的利益传接成为权力的润滑剂。乾隆皇帝也参与到了这场权与利的博弈当中,送给皇帝的礼品就是"贡品"。给皇帝办贡是一项劳神劳心的活,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既要是天下奇珍,又要不流于世俗。王亶望在这方面是高手,所送礼品往往能够博取乾隆的欢心。比如说,他送给皇帝一柄价值4000两白银的玉如意,在玉如意上镶嵌大大小小珍珠为饰。四分重的珠子大约值四五千两白银,重五分者则需六七千两,一颗像龙眼果那样重3钱的珠子,至少要白银2万两。  相似文献   

19.
<正>一女士逛街时不巧被两个飞车贼盯上了,抢走了她随身背的包。在飞车贼抢夺包的过程中,女士表现异常勇敢,死死拽住包不放,结果被丧心病狂的飞车贼用匕首扎了两刀。等警察和救护车赶到时,飞车贼已携包逃跑了,女士也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相似文献   

20.
狗娘     
狗的娘———自然还应该是狗。现在可就难说了,人类开始争当狗娘。每天清早,狗娘们的大呼小叫,构成了“小区晨曲”的主调:“宝贝,慢点儿,妈妈跟不上你。”“大内,我的乖儿子,那是什么呀就撒着欢儿乱舔?”“小白,看谁来了?快向阿姨问好,来个KISS!“亮仔,别追你爸,他去给咱买早点,快回到妈咪这儿来。”宝贝、大内、小白、亮仔等等都是狗的名字,而遛狗的女人总是这么堂而皇之的与狗以母子或母女相称,大模大样的便成了狗爹狗妈。而狗儿们,尽管只会叫不会说,也无须做亲子鉴定,就狗模狗样的成了人类的狗儿狗女。狗娘们是快乐的。俗云:孩子是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