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福林生于西藏,出身汉藏通婚家庭。从1890-1910年间,他从马兵开始,一路升至把总、都司、游击等职,屡获驻藏大臣升泰、文海、裕钢、有泰、联豫等任用或赏识。有泰在日记中对李福林有较多记述,他是一位“知藏”官员,擅长办理西藏地方具体事务,亦颇会处理与驻藏大臣的关系。在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参劾有泰等驻藏官员案中,李福林因“知藏”而免于严厉惩罚。但是,在宣统元年西藏地方因派遣川军赴藏问题与清朝中央政府发生冲突时,李福林在其中的行为,被赵尔丰认为可疑,联豫指他为“内奸”,最终受到清廷“回川监禁”处罚。  相似文献   

2.
陈坚 《江汉论坛》2002,(6):76-79
本文以胡风对《蜕变》、《北京人》、《云雀》三部剧作的批评为实例,认为胡风剧评的思想以人为起点,突出体现了他“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体系,郁结着浓厚的新启蒙情绪,胡风因而成为20世纪中国戏剧现代化的一位抗争着的前驱。  相似文献   

3.
吴玉章既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早在1915年他就发起成立“四川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他在法国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同法国教育界人士成立了“华法教育学会”。后来又在北京、保定等地开办留法预备学校,负责组织当时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使大批革命青年都有机会参加学习。1922年他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又在重庆大溪沟创办“中法学校”。后来又在苏联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任教,继后又任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4.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又问:“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这个酒店的火锅套餐分180元、380元和680元三个档次。请客时他是不会给自己丢面子的。  相似文献   

5.
简单是智慧     
程刚 《快乐青春》2014,(8):42-43
古时候,一位知府新上任不久,他想考察一下手下的三位官员,好向朝廷举荐一位。一天,他坐在正堂召集三人开会,开完会对三位官员说:“我需要一根针,你们回去准备一下。”说完,便走出了正堂。“知府新上任,只要一根针,这是什么意思呢?”三位官员都有点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三人都没来办公,知府便差人询问三人去了何处。不一会儿,差人回来向知府报告说:“大人,李官员昨天买了一根杵,正在家里光着膀子磨针呢,他要告假一段时间。”知府听后,点了点头。又问:“那刘官员呢?”“刘官员昨晚已经启程,不知去哪儿买针线去了,估计得两天后才能回来。”  相似文献   

6.
一、远古史上的一桩疑案和基诺族提供的新材料不久前,中国的两位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先后撰文,就食人之风问题阐明了各自的观点,展开了争鸣。首先发表文章的是贾兰坡先生,他主张人类的食人之俗者是“距今几十万年的老祖先”,美国人魏敦瑞四十年前发表的关于“北京人”有食人俗之说,就是一个例证。但  相似文献   

7.
<正> 一对于“三言”、“二拍”,长期以来,受到较高评价的主要是那些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赞美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作品,而对于表现“发迹变泰”内容的作品却注意得不够,偶一论及,也大多贬抑失当。这种情况有待改变。什么叫“发迹变泰”?发迹,谓立功扬名,大多指由卑微而变为富贵。“泰”与“否”是《易》中相对的两卦。“否”为塞、坏之意,“泰”为通、好之意,由闭塞不通的“否”转化为通畅安宁之“泰”,就叫做“变泰”。从宋代说话开始,“发迹变泰”的主题在白话小说中一再得到表现,直到“三言”、“二拍”之蔚为大观,奥秘在于:它是新兴的、逐渐在社会生  相似文献   

8.
一在冯梦龙编撰的《三言》中,有关“发迹变泰”的描写,别出蹊径,有其自身独具的思想特色。“发迹变泰”本是宋、元以来“说话”伎艺里“小说”一家中的一个类目。成书于南宋初期而记述北宋都城汴梁见闻的《东京梦华录》,其《京瓦伎艺》条里,只提了“说话”人的“家数”问题,尚未细分出类目,也没有涉及“发迹变泰”的情况。到了南宋中期,成书于理宗端平年间的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在记述当时临安瓦舍众伎时,在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患了肠癌,不得不告别他心爱的观众和舞台。他躺在病床上,对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一边含泪反省自己过去任意挥霍健康的种种“劣行”,一边痛心疾首地说:“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没有了这个一,就什么都等于零……” 一位职高权重的首长,当他徘徊在阴阳界上,即将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不由得羡慕起  相似文献   

10.
生意眼光     
《家庭科技》2007,(1):18-19
小丑花店在北京,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位送花人,他戴着红鼻套,画着大笑脸,穿着马戏团里小丑表演时穿的罩衫。他就是北京小丑花店的小老板——宋广斌。宋广斌说:“我的花店小,手里的资金有限,做不起广告,但我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我去送花,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11.
李洪志自称担负着“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建设美好的心灵乐园”的使命,宣称他“出山”的目的,就是要“度人”“修炼”,“往高层次带人”,俨然是一位关心人、爱护人的圣之使者。但是,就是在这种“关心人、爱护人”的幌子下,他抄袭历史上古老粗鄙的有神论思想和神创论,宣称人是由神创造的,极力贬低人的价值和尊严,极力否定人的理性和现代科学,否定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出了一套具有明显反人类性的思想体系。李洪志的种种歪理邪说及其给人们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充分暴露出他的“法轮大法”的反人类本质。在我们揭批李洪志“法…  相似文献   

12.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05,26(1):17-21
刘宗绪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师良师,他真诚地关爱和帮助学生和同仁,他具有幽默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大写的人”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窦春芳 《船山学刊》2008,(2):214-216
出席中共“一大”的人员中有一位是俄国人,多年来,这位俄国人始终困惑不少国内外的中共党史专家,他是作为哪个组织的代表被派来出席“一大”的?他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4.
一、“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得知林向荣老师仙逝时,我在山东曲阜,心底不由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奈和悲凉。“西政从此永远失去了一位君子!一位君子教授!一个真正的人!”我默念着。记得是2008年9月12日,中秋前,我去给他拜节,老人家正在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直播的奥运节目——观看体育竞赛节目是他离休后的最爱,听说我进屋了,连忙迎出来。  相似文献   

15.
孙奇逢,字启泰,号锺元,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5),卒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原籍直隶容城县,后改入河南辉县籍。因长期在辉县夏峰村讲学论道,所以又有“夏峰先生”之称。 在清初,孙奇逢与黄宗羲、李颙被人们誉为“三大儒”。其时,孙奇逢在中原,黄宗羲在东南,李颙在西北,分别聚徒讲学。北方学者大都出于孙奇逢之门,因此他被北方学者奉为“泰山北斗。” 他之蜚声遐迩,不仅由于学术成就显著,还因为气节奇烈。在明末,他曾无畏地投身于反对阉党的斗争,是名震一时的“范阳三烈士”之一。他还是抵抗清兵的民族英雄,曾率众固守容城;又结寨五峰山抗敌自保。故此获有“始于豪杰,终以圣贤”的美称。 目前,对于这样一位在思想史上曾产生过  相似文献   

16.
论沈有鼎     
<正> 一沈有鼎先生逝世了,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哲学家,如今寂寞地归去。“白发多时故人少”,回忆过去与有鼎先生之吃茶谈“天”,为之神往。在70年代,我们经常在一起谈“天”,这“天”是自然的天,我们谈话总是围绕数理、哲学、逻辑以及中国经学、历史与古典文学。他是一位学识渊博而言辞锋利的人,这在最初。出乎我的意料,他蓬首垢面,行路蹒跚,体形象我的老友童书业、平时我没有注意到他,虽然早仰其大名,以为“不过尔尔”,接触后乃惊其博学与机锋,谈经夺席,当代仅有。  相似文献   

17.
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在众多人眼中, 首先是一位戏剧大师,他创作的三十七部举世闻名的戏剧也足以让他举世闻名;但同时, 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可以说他的十四行诗就是作为诗人的莎士比亚思想和艺术高度凝练的结晶。正如弗·史雷戈尔所评价的那样:“他是诗人中的壮年”“我们可以用哈姆雷特描写过去老的国王来称呼他:‘他是一个人,真叫是尽善尽美,我再也不会见到他那样  相似文献   

18.
苏轼论画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在诗、词、散文、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多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苏轼还是一位大书画家,是唐代颜真卿以后的巨擘;他的书法被称为“苏体”,他又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善画古木丛竹、顽石乱绦,也画过动物如螃蟹,人物如佛像等等。苏轼画竹,风格最与文与可相似,所以属于“文湖州竹派”。而苏轼对于当时北宋艺坛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同李公麟、王晋卿、米元章等人一起,发展与壮大了文人画,以  相似文献   

19.
论《马氏文通》的复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马氏文通》对“联读之句”和“舍读而独立之句”的分析 ,认为这就是马氏用“句”“读”两术语分析汉语中对应于“泰西文”之“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句式。“句”相当于“泰西文”之“主句” ,“读”相当于“泰西文”之“从句” ,这已肇后世复句句法研究之先河 ,因而《文通》一书是具有“复句观”的  相似文献   

20.
阿合马其人     
阿合马在《元史》中被列入“姦臣之传”,在戏曲中我记得也有对他着笔处。我们研究历史人物,对于反面人物也可以作些评介,找出借鉴处也许是一项有益的工作。忽必烈在元代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是走向上升的,忽必烈以识人著称,但也有“姦臣”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