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斯佳丽性格中的闪光点、不足以及表现出的独特的叛逆。  相似文献   

2.
论斯佳丽形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飘》的主人公斯佳丽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包括:一、斯佳丽身处逆境而不沉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二、斯佳丽与阿希礼的爱情体现了她对爱的执着追求和对所爱的人作出无私和善良的牺牲;三、制作“漂亮衣服”反追求“安全之地”的象征意义是体现斯佳丽形象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婚姻悲剧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个女主角性格相似,但由于二人所处社会生活背景不同,其爱情婚姻悲剧也各异。王熙凤的婚姻悲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夫权、族权造成的,是社会性的。而斯佳丽的婚姻悲剧是由她的骄傲自负,她强烈的虚荣心和自我中心决定的,是个人的。  相似文献   

4.
《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主人公斯佳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显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和对自主权的追求。在战前、战时和战后,斯佳丽女性意识的体现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强、不轻易认输的性格。战前,斯佳丽抛弃了传统淑女应有的礼节和矜持,敢爱敢恨,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女性意识有所体现;战争期间为了生存,她摒弃了贵族小姐的娇气和风度,勇敢地担当起保护家人的职责:战后又勇敢地冲破女性身上的种种枷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笔下塑造了许多的女性形象,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其中一位。她在追求金钱、爱情和生存方面无望的挣扎,最后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中的女主人公,她也曾为了金钱、爱情和生存痛苦的追求,但最终走出困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两位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但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她们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觉醒了的女性自我意识,生命中同样有对财物欲、情爱欲和生存欲的追逐,却都不同程度地迷失在这场追逐之中,并且,她们的追逐与迷失在形成原因、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她们不同的结局。本文试图从她们追逐财物欲、情爱欲和生存欲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曹七巧和斯佳丽的悲剧形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笔下塑造了许多的女性形象,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其中一位。她在追求金钱、爱情和生存方面无望的挣扎,最后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中的女主人公,她也曾为了金钱、爱情和生存痛苦的追求,但最终走出困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两位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但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她们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觉醒了的女性自我意识,生命中同样有对财物欲、情爱欲和生存欲的追逐,却都不同程度地迷失在这场追逐之中,并且,她们的追逐与迷失在形成原因、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她们不同的结局。本文试图从她们追逐财物欲、情爱欲和生存欲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曹七巧和斯佳丽的悲剧形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中主要人物邓幺姑,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在她身上光明与黑暗,叛逆与贪欲,泼辣与善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这一人物性格的描写,展示出黑暗社会在她心灵上的投影,详尽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主题思想、情节处理、人物形象三方面粗浅地探讨了<紫钗记>对<霍小玉传>的继承与发展.<紫钗记>把主要矛盾由原作小玉痴情、李益负心的矛盾转变为爱情与强权势力的矛盾.在情节方面,特别设计了一些"尊情"的情节.<霍小玉传>中霍小玉性格上有变化,到了<紫钗记>则突出写了霍小玉对李益一往情深;<霍小玉传>中李益的性格主要是先软弱后薄情,而<紫钗记>中的李益性格主要是忠贞,但还带有三分软弱.黄衫客是汤显祖期盼中的"社会的良知",但这种期盼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浅析《红楼梦》人物语言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红楼梦>人物语言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心理特征以及人物个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人物语言的翻译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飘>的畅销盛况一度成为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话,但传统的文学观念却使<飘>遭受文学史的冷遇.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引发的文学观念变革,推动<飘>进入研究视野,逐步确立了<飘>在通俗小说中的经典地位.<飘>改编成电影,扩大了其文化效应,同时也暴露出它在研究视野中的身份尴尬.  相似文献   

11.
在<红楼梦>和<红字>这两部世界经典名著中,作者分别塑造出了具有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坚强的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使她们有勇气与男权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赞美了她们的女性自觉意识和争取自我权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皇帝的群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明代皇帝作为一个整体,有其鲜明的群体特征:第一,政治低能,荒政怠政现象突出;第二,个性鲜明,集中在叛逆精神、多元化自我诉求和性格极端化三个方面;第三,平民化色彩浓。他们这些特征既有自身因素,亦与当时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是个体选择与时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飘》在叙事策略上沿袭的是西方文学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内容上却超越了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立场。评论界对其女主人公斯佳丽持有两种评价,即“女魔形象”和“女英雄形象”。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得出结论:斯佳丽从“真女性”跃身变为“新女性”是战争和工业化的产物,她最后遭受的悲剧性结局是她在传统道德价值观和生存现实的夹缝中无所适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飘》中的斯嘉丽具有良好的家庭身出、迷人的外表、叛逆的性格、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自私的本性、女性的幻想等人物特征。这些独特的人物特征与外界环境相互结合,是她拥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及失败的婚姻生活的主要原因,这些特征对其最终命运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丁玲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她一系列以富于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现代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充溢着追求个性独立,维护人格尊严,与封建道统和男权社会绝不妥协的抗争进取意识,表现出鲜明而深刻的女性主义倾向.这种倾向构成了丁玲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最主要的魅力和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反映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全貌.人们对书中薛宝钗形象历来评价很多.一方面,作者对她注入了无限钟爱,写出了她许多优点;另一方面,又写出其性格的另一面:自私、冷酷、虚伪.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寓贬于褒.这个人物具有丰富性、完整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希罗多德是一位有着强烈历史感、求真务实的历史学家.史家的性格、情感、价值观对历史现象的认知与把握有直接影响,希罗多德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影响其思想、行为和创作;<历史>折射了希罗多德的个性心理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塔拉庄园的大小姐斯佳丽生于上流社会,尽管她接受的是当时传统的教育,但个性天真任性,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在战火中经历了身心的磨难,其呈现出来的坚强的一面激励人心。在风雨中她最终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并坦然面对,以自己的方式对生活进行反击。在生活的种种遭遇面前,她以惊人的勇气面对并战胜困难,经历风雨后的天真小女孩最终成为乱世中的一代佳人,其坚强的性格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与叛逆的平衡:《简·爱》的矛盾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描写新型性别意识形态的经典文本,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因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争取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平等的意识而被视作叛逆女性的典范.然而,作品本身在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传统的社会体制、父权意识形态的妥协迎合,作者通过她的作品为女主人公在女性的传统需要与当时的社会体制的矛盾中寻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塑造的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全新形象.罗贯中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努力:赋予张飞一个接近市民的出身;充分突出张飞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道德品格;大力凸显张飞"鲁莽"的性格特色;一再渲染张飞真诚坦率,心直口快的个性;不时表现张飞的粗中有细;让张飞的语言带上较强的市井色彩.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为后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