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理论与研究假设(一 )问题与理论背景在中央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层的基本问题 ,因而使得有关社会理论的研究重现活力 (倪志伟、① 马修斯 ,1 998 1 996)。笔者曾撰文从阶层间相对关系的角度 ,分析了中国城市社会在制度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 ,即阶层间相对关系模式的“再生产”是其主要的特征 ;在经济机制发生极大变革的制度转型过程中 ,原有的再生产模式仍然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 ;这种再生产的关系结构在改革前…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批判地总结了20世纪西方社会运动和革命理论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社会运动和革命的三大视角:社会变迁、国家和社会的结构及结构性行为以及社会运动的话语(即变迁、结构,话语)。任何社会运动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但这三个因素之间却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关系。因此,建立一个不随时空和情境而变的社会运动和革命的系统性理论是不可行的。但是,这三个因素之间也不是没有关系。特别是对于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或革命来说,这三大视角的核心和有机连接点,也就是说这三个因素对社会运动或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虽然各国各地都有真不同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但真中一个共同的趋向是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由初步专业化问高度专业化迈进。这一发展进程是由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变迁所启动和推进的。我国现阶段任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日益突出,社会工作面临着专业化程度与社会变迁速度不相适应的矛盾。本文试结合社会工作的妻业化历程来探讨我国社会工作若业化的必然选择和巨采取的措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社会工作因各国各地政治、经济‘社会导文化的发展情况不同而专业化程度不…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术界对于中国社会结构形态的认定还存在较大分歧: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认为,一个“洋葱头形”现代化社会分层结构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已现雏形;而李慎明主持的“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则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两个阶级三个阶层”的“类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孙立平则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结构呈现为贫富差距很大的“蜡烛台形”。  相似文献   

5.
Michael  Hout  Thomas  A.  DiPrete  卢文峰 《社会学》2009,(2):51-62
RC28,即国际社会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下属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Mobility)。因为它是名列该学会的第28个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28),所以简称RC28。RC28自1960年苏黎世大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研究及国际比较,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形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跨国学术共同体,吸引着该领域一流的学者在此交流合作。现在RC28负责出版该领域的权威刊物《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Research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并且按照常规每年召开两次国际研讨会。2009年的春季研讨会首次由中国大陆承办。届时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变迁”。本文是基于Hout和DiPrete同名文章的编译,2006年发表于《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杂志。该文系统地回顾和小结了50年来RC28学者在社会分层和流动领域的学术贡献,希望能对当代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限于篇幅,本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6.
社会声望,也被称为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综合性价值评价。换言之,是指个人或群体所受到的社会尊敬程度与经济地位差异相比较,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异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持久的影响力。韦伯在其著名的《阶级、身份和政党》一文中,对经济分层(阶级)与社会声望分层(身份)加以区分并进行比较。他认为,社会声望分层由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所决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人们的身份认同、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直接影响,而经济分层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则不那么直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韦伯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差异导致了社会差异,或者说,经济分层与社会声望分层相吻合,社会分化才得以结构化,即产生了阶级或阶层,形成了阶级结构或阶层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当前我国各职业的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7.
社会变迁是社会生生不息的变化过程。政治易位、法律改观、经济变革、结构重组、世代交替和文化漂移等均属于社会变迁的范畴。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变迁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努力适应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工作专业及社会工作教育正是在各种变迁着的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中塑造和再塑造的。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及社会工作教育有两项基本的工作要做,这就是适应和参与。社会变迁要求社会工作教育的适应相参与;反过来,社会工作教育的适应和参与同时促进了社会变迁。社会工作教自五本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后,至会已经…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而中国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家庭结构以及传统道德观念的变化等使传统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提出通过社区建设为传统居家养老提供相关社会支持,完善居家养老的社区有效支持,更好解决居家养老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就一般意义而言,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社会现象,因而被视为现代化社会变迁的焦点,也因此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自1978年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引致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其间,社会利益关系及其社会结构问题始终为社会学者所关注,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社会利益结构在现实层面反映的是一个特定社会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性的演变;在社会学知识层面涉及的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因而,这一研究“热点”亦成为…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社区是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中乡村治理的基本结构和社会民主化建设的基本单元,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和规模基础上的自治载体,是乡政村治模式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条件。本文以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分析了农村新社区自治的制度环境,并从支持系统、机制创新、功能结构运行、权限实现等方面提出了农村新社区自治的制度安排设想,初步设定了农村新社区自治的目标框架。农村新社区自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并在党的十七大继以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实践向农村的延伸和拓展,是农村新社区基本治理结构的探索和基层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一个创举。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和嘉兴市为例,就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新社区自治的制度和目标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分层受经济发展不平衡逐渐明显,社会成员之间出现资源分配不均等。尤其是不同阶层的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差异也越来越大。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教育公平,社会分层有碍于教育公平的落实。本文透过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探析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改如何权衡。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理论领域一直以来充满着争论,这是由于社会公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哈耶克、罗尔斯、诺齐克等人和后来兴起的社群主义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用社会公正理论视角下的过程公正与结果公正两个角度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体制发现,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在过程还是结果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公正现象,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近代珠三角缫丝业技术变革与社会变迁:互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近代珠江三角洲缫丝业的技术变革为主线,考察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社会变迁,尤其是原先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的解体。文章还分别考察了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技术革新者、原有社会体系的维护者(政府和士绅阶层)以及农民(后来分化为缫丝工和蚕农)在这场社会变迁中的重要行为。最后,文章指出,在理解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上,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都有其各自的片面性。这一段时期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迁表明社会因为技术的组织刚性而产生结构重组;同时,建构中的技术也会因为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而被改造。由此形成了技术和社会的互构。  相似文献   

14.
严景耀先生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一书,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的犯罪实况以及背后所显现出来的社会变迁。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走访大量的罪犯,记录了案件事实,分析其中的共性问题,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状态。这种分析视角的优势在于,对于犯罪行为不是被动的打压和批判,而是主动的深入到每个犯罪个案当中,将其整理综合,总结出这些犯罪背后呈现出的社会问题,以社会的观点来研究形成犯罪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注重犯罪结果。这种分析方法发挥了法社会学自身的长处,书中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十分明确,唯一略有欠缺的是对这些珍贵一手资料并未展开进一步的社会变迁成因分析,只是对每一类的犯罪问题进行了概要的总结。尽管如此,此书对于后人在研究犯罪与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仍然发挥了启示作用,是我国最早研究犯罪和文化问题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5.
社会究竟是如何变迁的?变迁的动力又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922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推出了《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一书,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决定社会变迁”的观点。虽然原书出版距今已将近一个世纪,今日重读,其中许多真知灼见依然散发着光彩,值得我们思索和玩味。  相似文献   

16.
孟峦 《现代妇女》2013,(10):72-7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正在向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的敏感群体,生存发展状况必然随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样的形态演变过程中,大学校园社会化愈加明显,校园分层的出现,社会分层在校园的延续,正在被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陈序 《现代妇女》2013,(11):35-35,40
社会学家三大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奠定了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分基本视角和分析框架,对当前的社会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分层研究既是社会学的基础研究也是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结构现状的关键之一,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出发理解其社会分层思想,有助于更深刻、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涵,指导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化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过程,这些过程以经济现代化为主,而辅之以社会其它方面如政治、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实际上是一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过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并能推动这种变迁的社会控制体系。所谓社会控制就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运用一切可能的社会力量(包括法律、道德规范、警察、监狱等)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维持  相似文献   

19.
张浩若 《城市》2014,(1):20-23
正一、引言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其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过程。与传统城镇化道路不同,其特点是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转型所导致的中国社会分层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学界的瞩目,并且在90年代还引发了一场学术论争。由边燕杰主编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版)一书主要选译了这方面的成果。1975年怀默霆率先发表的《中国的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一文认为,当时的中国,上层阶级确实享有一定的特权,但特权阶级的圈子同苏联、东欧相比较小,因而他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