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戏曲表演艺术经过历代演员长期的艺术加工创造和积累,才形成了戏曲表演的一套套程式.我们戏曲演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学会和运用"程式"来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这种程式的学习积累,就是演员的表演艺术"本钱".而要积累丰富的表演程式,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戏曲艺术是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从戏曲表演这一文艺事实出发,使之成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戏曲美学的视角,以写意化、歌舞化、程式化为三大理论层面,对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舞蹈实际上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舞蹈表演中,舞蹈艺术以及舞蹈技巧都非常重要,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别是舞蹈技巧是突显舞蹈表演特色的重要手段,只有恰当运用舞蹈技巧才可以充分表现出舞蹈作品的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舞蹈表演中舞蹈技巧的作用,并且总结了几点巧妙运用舞蹈技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古典舞身韵中"身法"与"韵律"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戏曲舞蹈的"做""打"程式化的动作模式,而更注重了舞蹈动作中的韵律的运用,达到"变其形而扬其神"的效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以"神韵"带动形体的艺术特性。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弘扬的"形神兼备"的审美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舞蹈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交换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表演工具,具有很强的艺术表达效果。在舞蹈表演中,表演技术以及表演技巧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利用舞蹈表演技术技巧,完美融合舞蹈表演形式以及艺术精神,才可以充分体验舞蹈动作的艺术美感,演绎更加完美的舞蹈表演。本文主要介绍了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实际运用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戏曲表演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艺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戏曲表演形体设计是戏曲舞台表演的艺术再升华,戏曲表演者通过形体设计充分的表达了角色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戏曲程式的阐述,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别解释"会、通、精、化",以提高戏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戏曲表演是综合艺术的表现,舞台支点是戏曲场面调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舞台支点的写意化分析,提出舞台支点对组织情节、刻画人物、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戏曲就是舞台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各自的个性写意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而重在表现意境,这是戏曲的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存在着"韵味",其是戏曲所有的艺术形式反映在表演风格中的所呈现的独特的形式.戏曲表演艺术严格的以独具东方韵味的艺术体系和传统、民族的审美原则,这从其对唱、念、手势、脚位等方面的训练都可以看出.而表现戏曲艺术本身韵律独特流动的,则是由感觉运动自腰部中轴到神经末梢的总体控制构成的,这使中国戏曲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韵律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戏曲演员把对基本功的长期艰苦训练,视为保持戏曲艺术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形象思维,才能自由地创造性地表演。  相似文献   

12.
戏曲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凸显了戏曲与电影的多重矛盾,正是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以及艺术家对于解决矛盾的尝试,使戏曲电影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与此同时,戏曲与音乐又有着微妙的互通关系。戏曲音乐有着其他舞台形式所不具备的声音特性,那就是对动作的表达。"锣鼓点"在戏曲舞台表演中的功能与电影中的动效相类似。同时在戏曲与电影的结合中,真实音响的介入常常会遇到多重困难,而"锣鼓点"的使用特性介于两者的临界点,容易与任何一种类型相结合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戏曲电影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与风格,针对四种类型的不同特性,分别论述戏曲音乐音响化在影片中的使用方法及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舞蹈的艺术魅力不单单体现在华丽的服装以及熟练的舞蹈技巧方面,更重要的是舞蹈的"神韵"。在舞蹈表演中,眼神就是表现"神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渠道,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使舞蹈表演者更加生动、传神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舞蹈表现的更加有生机、有活力。本文主要介绍了舞蹈表演中眼神的特点,并且具体分析了眼神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戏曲的演唱艺术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精华,尤其是行腔韵味更是值得研究.本文对戏曲表演中的"发声"进行探讨,旨在为其姊妹艺术民族声乐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曲艺作为中国最具民族民间色彩的表演艺术,在中国整个的文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曲艺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如戏曲艺术的本质特点是“以歌舞演故事”,曲艺艺术的本质特征当是“以口语说唱故事”.这是曲艺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属性.因为主要的艺术手段是“口语说唱”,所以在舞台表演上便体现出“一人多角”、“跳出跳入”、“一人一台大戏”的特点.从而与戏曲、话剧、影视等表演艺术的“角色扮演式表演”大异其趣,即所谓“说法中现身”与“现身中说法”之别.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能够与人的心灵进行贴近的人类自然艺术,表现是将其推向成功的必要方式。在声乐演唱中,要重视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文章对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舞台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作为中国戏曲舞台的布景,在设计中也承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写意性底蕴。戏曲舞台布景将众多戏曲表现形式聚合在一起,形成一股牵引力,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个性写意的中国文化特质。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而重在表现意蕴、体现意境,这是戏曲舞台布景的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戏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段,为演译故事,塑造人物提供了可行的艺术途径。早在汉代的百戏中,就有通过武术和杂技来表演故事的。唐代的歌舞,以载歌载舞著称。宋杂剧又把歌舞、戏剧、杂耍集于一台,起到了相互影响和范例作用。元杂剧在表演上已有简单的武打。明代戈、昆诸腔兴起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及表演艺术等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堪称国粹。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舞台表演为特色。其中,水袖技法是传统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漫舞影人喜欲狂。退休以后,我逐渐喜欢上了皮影收藏。没想到,这一爱好竟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快乐。"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很多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