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是不能解决沉积已久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方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进行研究分析,力求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探索出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是在对传统增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历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到强调经济增长的后果和质量,最后到"包容性增长"概念提出的演进过程。包容性增长是相对于非包容性增长而言的,是基于"后改革时代"的主题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包容性增长是可持续增长、是共享增长、是全面增长、广泛增长、是安全增长、是平等增长。包容性增长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是向谋求世界和谐转变,向均衡经济增长转变,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变,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转变,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蕴含的“增长”与“公平”要义紧密相关。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分位数回归和双重差分模型等多种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的提升均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正向推动效应,但数字排斥等现象的存在致使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并未对经济包容性增长产生影响。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会因规模效应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城市规模和创新创业能力异质性。经济增长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 规划中“包容性增长”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经济增长与其他各方面的增长应该是互相协调、和谐增长、可持续增长和科学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文章旨在通过对“包容性增长”概念之阐释,以更好地理解“包容性增长”的深刻含义,促进经济变革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当代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各层面的重要范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邓小平认为,和平和发展,乃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整个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范畴。经济学研究发展,探索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形式和速度;社会学研究发展,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揭示社会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后果;自然科学、综合科学也研究发展,目的不仅在于推动这些学科自身的发展,还在于进一步揭示发展一般本质。例如摘理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邓小平伟大的一生,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文献法深入阐释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是个笃定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实践者和敢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开拓者。本文藉此批判了“普世价值”、否定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并深入论述了中国实行“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 Hicks Moorsteen指数对中国省域以多维城乡差距为非期望产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 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维城乡差距的包容性 TFP指数低于传统 TFP指数,技术进步的快 速下降是导致 TFP指数下降的重要原因;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包容性 TFP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差异;滞后一期的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全国以及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倒 U型”关系,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地 区经济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正相关。城镇化率有助于推动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但 与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要推动经济包容性增 长,必须缩小多维城乡差距,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以 及城乡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呈高发、多发态势,所造成的损失、危害和影响触目惊心.环境群体性事件是非“包容性增长”结下的苦果,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必须树立“包容性增长”的发展、建设、服务、参与和法治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确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形式,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精炼和升华。它是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助于中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它强调必要经济增长速度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公平与效率的“质”的统一、人民群众享有权利的实质性增长、社会建设的多维度展开、和平与发展、参与与共享的国际诉求。“包容性增长”的提出是一次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它正在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历史生成和逻辑展开,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国情、世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时代特征与时代主题的反映,又是解决时代主题的重要思路,它准确地切中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发展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鉴于有些学者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怀疑和争议,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既是大战可以避免,各国能够抓住机遇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的状态,也是一个和平面临霸权主义威胁,发展受到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的严峻问题,因而是世界各国人民应付出艰辛努力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如此全面地看待和平与发展,则不难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思作为哲学的功能,在发展问题成为当今哲学主题的背景下,哲学主题历史维度下的发展问题就成为哲学反思功能的反思对象。从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跃迁,就是一次哲学主题历史维度下的发展反思。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 ,科学地论述了新世纪我国外交战略的宗旨与具体政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增长是指机会平等的增长,选择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由选择。当代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结合现实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包容性增长中的发展与代价问题,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包容性增长模式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时代主题随着时问的推移发生了阶段性变化,但“冷战”始终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即时代的主题。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虽然冷战思维仍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已上升为国际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和问题,构成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正当其时。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这很容易成为共识。因此,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笔者认为,倡导包容性增长需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现时代特征已开始重大转变,由“冷战与对峙”转向“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变,迫使全世界都聚焦于和平、发展问题上来,尤其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意识到时代主题的变化,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的政治勇气阐述了一种新的发展思想。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有效增长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国与国之间依赖日益加深,国家间利益呈现“彼此相依”的共生性特征.实现包容性增长,让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体现世界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从开放视角看,包容性增长主要体现在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秉承和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是中国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胡锦涛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倡导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关于什么是包容性增长,它与我国以往经济成长理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特别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如何,以及怎么实现的问题,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从我国经济成长理念入手,梳理由“单一”到“包容”经济理念转变的逻辑,重点阐述中国经济发展范式的提升与超越,论述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最后分析得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实践问题。它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当传统的发展观遭遇经济增长的极限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遂呼之而出,与此相适应,政府绩效导向由单维向多维的转变,则成为引导地方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中国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福利制度特征与政策模式。2007年以来兴起的“包容性增长”主张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促进社会福利,解决社会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符合“包容性增长”理念,克服了以往社会福利政策中带有的滞后性、缺少包容性与政府干预短期行为等弊端,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致力于对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投资、上游干预、积极就业和人文关怀,认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强调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努力为社会成员发展构建新的社会福利政策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