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林是中国三大关庙之一。由于特殊的人文环境,洛阳关林镇村民对关公神格的认定有着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关林镇村民对关公祖先神、守护神的神格认定内涵丰富,对关公作为财神神格的认定却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
关公信仰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应用经济学理论,对关公信仰者需求两要素进行解析,指出关公信仰需求中购买能力是次要因素,购买愿望是主要因素,探讨了关公信仰消费者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出关公信仰者普遍认同的基本心理预期;研究了关公信仰者的需求动机以及关公精神内涵与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将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影子价格概念应用于研究关公信仰消费者均衡,分析关公信仰消费者均衡实现过程中影响均衡的各种状况.用经济学需求理论解释关公信仰者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把握关公文化旅游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内在规律,充分挖掘关公文化旅游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3.
华裔作家为抵御身处海外所遭受的欺辱、寻找身份的认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根据需要,对关公形象进行了选择性接受与改造。这是关公形象在美国变异的开端。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并对华人及华人文化存在偏见,再加上华裔作家对关公形象有意无意的误读,造成了美国人对关公形象的歪曲,最终在影片《我是布鲁斯》中臆造出一个妖魔化的关公形象。这是关公形象在美国的再度变异。  相似文献   

4.
关公显圣神话作为关公神话传说的重要主题,对关公信仰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心理、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文学、宗教等主客观因素更成为推动关公信仰进一步发展乃至鼎盛的动因。作为当前特定历史转型期的产物,新时期的关公信仰不仅增添了浓重的经济色彩,而且更加深化了对于关公忠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马来西亚、美国和运城"关帝庙"翻译中诠释的"关公文化"为例,分析经济条件、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超文本因素对文化翻译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国内外几处关帝庙的介绍和分析,认为政治形势和经济环境、文化认同感和接受度、意识形态和民族信仰是影响关公文化翻译的几个因素。这些超文本因素对文化翻译起到了规范、制约和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公文化”在黑社会(性质)犯罪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公文化"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体现的"忠、义、信、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在黑社会(性质)犯罪危害日益严重的今天,"关公文化"被黑社会所扭曲、利用,奉为神灵.深入分析"关公文化"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认识、分析黑社会的特点和本质,更有力地打击、铲除这一社会毒瘤.  相似文献   

7.
晋商与关公     
张舒 《社区》2009,(2):33-33
关公文化是多元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外延的文化。择其要之,例举如下:1.理念文化 清朝光绪皇帝对关羽有长达26字的封号,即“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大帝”,其中“忠义仁勇”四字可谓对关公文化理念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满清的崛起过程大量吸取汉文化精华,其中关公崇拜贯穿于整个大清王朝始终。虽然明朝关公于民间已有关帝的称谓,但是正式的封赐却是在清初。清统治者将关公作为护国神,借关公之忠义精神来教化民众,并使之成为团结外族的手段,取得了国家稳定的实效。纵观整个大清王朝,关庙林立,高规格的祭祀,并借助戏曲传播关公文化于社会各个阶层,将关公崇拜推向顶峰。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公信仰“形成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公信仰"是我国封建社会特定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原因.关羽的"忠义"是形成"关公信仰"的内在因素;封建文化及封建统治的尊崇是形成"关公信仰"的外在因素;儒道佛三教合一,三家的尊崇电为"关公信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公信仰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地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关公成为全民的信仰,是诸多历史因素合力的结果。在诸多历史因素中,当阳玉泉寺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关公显圣于当阳玉泉寺,并与玉泉寺高僧普净禅师、智者大师相遇的传说使关公顺利地成为了佛教保护神,为更多的普通民众所信奉。而关公从一名佛教保护神变为"武圣"是关公成为全民信仰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当阳玉泉寺起着促进作用。关公信仰的形成过程反过来延缓了当阳玉泉寺的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