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规范化发展农村民间借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自发的、古老的融资方式,其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借贷者的资金需求与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农村民间借贷的存在是解决我国农村经济资金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村民间互助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暴露出的问题民间借贷现象的发展,虽然显示其调济余缺、解危动难的作用,但是社会普遍反映,弊多利少、弊大于利、经过调查分析,其暴露出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低存高放,高利润、高收益。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国家明文规定,农村“三会”不属于金融机构,不得办理存贷款业务,是社区资金自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融资和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同期当地信用社的利率。而心实上,有些借贷团体完全背离了这一宗旨,演变为地下“灰色钱庄”,不挂牌、不上帐、高息吸收社会资金,并以高利贷形式发放、使社会闲散资金不得为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P2P网贷平台人人贷数据的持续跟踪与抓取,对参与的借款人-平台-出借人的借贷逾期行为和羊群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对逾期行为造成显著性影响的变量有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借款利率、借款人性别、借款人收入、借款人受教育程度、借款人有无房贷、借款人婚姻状况、借款人信用等级、借款人已偿清比率、借款人成功借款比率等.P2P网贷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4.
郑诚  沈沁  杨柳明 《统计与决策》2017,(15):162-165
文章以美国Lending Club网贷平台为研究对象,探索在信息不对称下,不同信用评价模式对网络借贷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两种信用评级方式,即平台内部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外部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级对贷款人放贷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贷款人是否放贷以及以何种价格放贷主要取决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在相同条件下,贷款人更依赖于平台内部的信用评级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5.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研究影响SHIBOR定价因素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来选择影响SHIBOR定价因素,使用随机搜索变量选择方法来有效的对模型集合中模型进行抽签。研究结果表明: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回购利率、上一日SHIBOR报价和资金成本对上海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存在长期的正的影响,是影响SHIBOR定价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合会现金流特征,通过合会会员投资和融资双重身份分别构建投资区间和融资区间现金流模型,测度会员在不同现金流区间的借贷利率期限结构以及内涵报酬率.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能够揭示内生民间金融的合会会员真实借贷利率,同时符合利率期限结构的解释.与外部信贷市场比较,认为合会更具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通辽市民间借贷情况随着通辽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增长,民间借贷规模也越来越大,民间资本以其融资速度快、资金调动方便、门槛低等优势,深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青睐。据工商部门2011年调查,通辽市资金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8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民间融资来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融资依靠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其中,农业占15%、建筑业占10%、制造业占25%、饮食业占20%、房地产业占15%、商业占15%,借贷期限以短期为主,期限6个月的占比25%,1-6个月的占比45%,1年期以上的占比30%。  相似文献   

8.
2011年,鄂尔多斯市辖内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稳步增长,资产、负债和存贷款增速同比小幅回落,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虽然鄂尔多斯市银行业经营状况总体良好,但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不容忽视.一、鄂尔多斯市银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一)民间借贷风险不断向银行渗透由于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社会融资总量减少,导致民间借贷日益活跃,蕴含的风险也不断加大.民间借贷风险正不断向银行渗透.一是民间资金主要流向煤炭、房地产市场和"两高"行业,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信贷政策的执行;二是高息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巨大"包袱",直接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可能会影响信贷质量;三是由于融资约束的不同而削弱企业的还贷意愿.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相互发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的直接融资,由于目前农村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滞后,信贷资金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农村非正规金融必然存在.文章试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借款人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三经济主体之间的逐利行为,利用经典的均衡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必然性,且具有自主交易、市场效率和不可操控性等特征.因此,有效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使其与正规金融一起共同服务于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同时开展,因此实证研究两融对股票偏度的影响需要同时考虑融资和融券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一期模型,研究同时存在卖空和借贷约束的资产定价问题.约束条件影响偏度的机制是约束挤出了部分投资者,造成投资者的有限参与,改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对称性,从而影响到价格的偏度.理论分析发现在有较强的卖空限制下资产价格是信息的凸函数,资产价格正偏;而若存在较强的借贷约束,或者借贷约束很小但卖空限制较弱时,资产价格转而为信息的凹函数,资产价格负偏.进一步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资产的偏度,最后提出并在中国股票市场实证检验了三个假设:①融券会降低股票收益率的偏度;②当融券规模很小时,股票收益率仍然会正偏;③控制融券下,融资会增加股票收益率的偏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将交易成本、冲击成本、借贷利率不等、融资融券、间断股利发放等因素纳入考虑,对克莱蒙考斯基和李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一个不完美市场下适用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的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和隐含增长率定价模型假设条件太强的缺陷,在对11份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日收盘价数据的实证后发现,该模型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定价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严文龙等 《统计研究》2020,37(7):93-103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厘清审计市场交易——监管机制,完善审计服务市场尤为必要。借由2010 年审计定价管制政策失效的自然实验,本文通过嵌入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得到审计双方的定价交易剩余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解析价格管制与交易定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定价管制失效的原因不在于规制俘获,而在于价格管制与当前的市场效率不匹配。下限管制尽管能够提高审计师剩余,但同时会放大交易定价风险,增加剩余的错配,扰乱交易秩序。上限管制则进一步固化市场的低价竞争。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剩余与盈余质量显著相关,2014年的放开定价管制政策提高了审计师剩余。研究厘清了审计市场交易机制,有利于未来研究审计交易机制的微观影响及与盈余质量的关联,为在新时代把握审计市场交易——监管规律、培育自发良性交易的审计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GCRM模型与ASRF模型相比,能给出与经济资本测度目标相一致的资本数量,而现有文献对GCRM模型的到期收益率没有给出明确的刻画,本文则通过假设资产的到期收益率与其信用经济资本相关,得出了基于GCRM模型的信用经济资本测度和贷款定价方法,它能够刻画借款者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目标支付概率)和资本融资成本对经济资本和贷款定价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Bonus—MalLis模型应用到银行贷款业务,通过调整银行的Bonus-MalLis贷款利率来减少贷款欺诈行为。主要是建立借款人的银行个人信用体系,通过借款人上阶段的还款利率和表现决定其下阶段还款利率,这样就提供了一种与完全审计机制不同的奖惩机制。在一些简单假设下可证明Bonus—Malus利率将会消除所有欺诈行为,而非仅仅减少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定价模型及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各相关变量的实际数据,对美国金融危机中的房价、房价波动率及利率三个直接初始因素进行敏感性作用力度弹性分析,探讨了房价、房价波动率及利率三个直接初始因素对住房抵押贷款价值与信用风险的敏感性与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经济状况农户在大病冲击下的筹资能力和筹资行为,有助于深入理解大病农户的筹资约束,为农村医改措施的实施与完善提供农户层面的微观证据.为此,采用1 105个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交叉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揭示大病农户的筹资能力和筹资行为.研究结论表明:贫困程度越高的大病农户筹资约束问题越严重,而贫困农户“因贫致病”、“因病致贫”和“因病致病”的风险则更大.  相似文献   

18.
赵达  周龙飞 《统计研究》2018,35(8):58-68
非线性定价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阶梯电、水、气价格以及累进税率、通话套餐等。然而,价格信号的复杂性,使得消费者常常并未基于边际价格做出经济决策,关于非线性定价对于需求是否存在抑制的争论亦是此起彼伏。有鉴于此,本文基于Ito(2014)所提模型,利用广东省2010-2013年间各城市阶梯水价在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的变异性以及微观住户月度用水消费数据,对消费者认知价格进行了甄别,并指出既往研究存在的识别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住户当月消费基本是对上月平均价格而非边际价格或者期望边际价格做出反应,弹性约为-0.24。这说明,阶梯水价并未如设计初衷那样,通过跳跃性的价格激励机制降低住户用水需求,而是通过提高平均价格实现了对于住户用水的抑制。本文对于税率设计以及其他能源价格、通信套餐定价也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国金融结构决定了实体经济面临的金融服务类型与质量,并通过信贷配置功能影响收入分配。基于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金融发展规模及其结构特征作为门限变量,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整体和农村层面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但在城镇层面未得到验证。具体而言,随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对整体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效应凸显,但在农村层面的积极作用趋于弱化;随着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金融结构对整体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效应减弱,但在农村层面得到强化。兼顾金融发展的规模与结构,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与我国经济和谐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燕平 《统计研究》2007,24(10):9-14
摘  要:社会资本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本文将社会资本引入投资模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均衡模型,构建了社会资本-交易成本-市场经济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水平和法律体制的效率作为制度背景变量也被引入模型。模型预测社会资本、法律体制效率和教育水平与市场经济发展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