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之后我国与东盟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2007年双方将签署投资协议。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我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也不少。笔者以江苏为视角分析了我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经贸政策与法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科研教育部门等方面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中国—东盟以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为基础,在跨境贸易与投资结算及货币监管合作领域取得了稳健的发展。法定数字货币的推进使得跨境贸易与投资的结算不再依赖主权国家传统货币,其跨境流动性、可追踪性、外部公平性能有效降低传统货币的信用风险、同时增强监管时效,为促进中国—东盟跨境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提供了契机。目前中国—东盟货币互换机制的困境、金融危机救助机制无体系、货币合作监管体系薄弱将阻碍法定数字货币在中国—东盟区域的合作。为此,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平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在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下适用、加强法定数字货币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法定数字货币合作监管机制建设是构建中国—东盟法定数字货币合作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走进博览会     
《今日南国》2010,(5):26-27
据深圳商报报道,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呈现诸多潜力空间。深圳与东盟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优势,深企如何在与东盟合作中成功“掘金”?近日WTO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贸易研究会(深圳)有关专家向企业推荐东盟市场及合作方面的诸多机遇。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及其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以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兴起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周边影响为背景的.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范围、措施、时间表,它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架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程,将面临来自区域内外的一系列挑战,但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机遇远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5.
CAFTA货币金融合作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以及区域货币合作的深化,CAFTA单一货币趋势将不可回避,短期内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亦就提上议事日程。我们从策略层面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货币合作的路径问题,提出货币金融合作分为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区域性金融危机防范和化解机制、区域内相对固定汇率区、最终的单一货币区。并就近期关于CAF-TA货币金融合作提出了的思路:通过建立地区货币基金,建立地区汇率协调机制和地区贸易结算体系,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各国重视和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融开放和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区域内各国货币流通与货币互换,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和在自由贸易区的主导作用,对推动区域货币一体化,建立单一货币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加强汇率协调运作机制,实现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合作与协调,是货币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工作目标;建立区域金融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使自由贸易区的货币合作向着制度化、综合化、纵深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模式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东盟各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合作要求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格局的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干涉内政、协调一致的松散合作机制和地区开放主义的统一市场模式。在金融危机的梦魇之后,东盟各国之间的分歧和国内的一些棘手问题制约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速度,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决定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未来的走势,不断深化的世界和区域集团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也将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面向21世纪的东盟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独立和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必然进一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步伐,完善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WTO规则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南亚国家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也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另一方面,该协定是一个符合WTO规则,且部分内容受WTO规则调整的区域贸易协定.在一定程度上,WTO规则为该协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合作是目前世界经济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其中,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更是发展迅速.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应建立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分析《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盟、NAFTA中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关规定,为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是当前我国一个重要的对外政策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贸易结构及吸收外资的互补与竞争性特点研究,分析我国与东盟的合作基础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利益,阐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增强区域间分工协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合作共建自贸区市场信用体系是东盟各国当前较为迫切的主要任务。针对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国情,提出了统一性和差异性共存发展的合作共建计划,并就计划的编制及内容组成,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和建设对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中国与东盟加强油气合作,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开发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的油气合作已经有一定的历史,
当前双方对马六甲海峡和南海油气通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加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东盟国家油气产量下降
及消费量上升、中国政府重视与周边国家油气合作等,都为未来双方的油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中国与东
盟开展深度油气合作的挑战主要源自双方政治互信不够、领土争端以及美日对亚太事务的干预。为了推进中国与东
盟的油气合作,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扩大政府合作;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大对东盟国
家的油气投资;继续探索南海油气合作新途径、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是非洲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实现独立自主的有益尝试。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协定,自贸区协定自开始谈判到正式生效仅用时三年,快速启动但推进缓慢,建设初期即举步维艰。有别于现有研究从宏观上分析自贸区对中非合作的作用,文章着重剖析了自贸区建设初期阻碍各方达成共识的内外部深层次原因,重点识别了在推动区域内一体化进程中自贸区面临的挑战。考察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应如何从自贸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中发现机遇,共同推动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致力于参与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发现,由于非洲各国领导人政治意愿不坚定、非洲各国经济结构性障碍以及长期存在庞大的建设资金缺口,自贸区在建设初期进程远远滞后于预期。停滞不前的自贸区建设进程暴露出非盟内部存在已久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与撕裂。多年来,中非合作建立了牢固稳定的建设机制,取得了丰硕且具有互补性的经贸成果,世界格局大变革也为中国与非洲自贸区深入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坚实的合作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了中国与自贸区合作的重要依据。新时期,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体现在对历史发展的主动性把握。非洲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支点,中国与自贸区的合作应立足中非合作的现实基础,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实现中非更高水平政治互信,引领中国与自贸区迈向务实合作。中国应主动参与自贸区的框架与机制构建,建立与自贸区的长效联络机制,持续关注和支持自贸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同时采取多维度且灵活的关税制度,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依托技术变革,以企业为抓手,拓展中非合作新领域;持续防范风险,借鉴经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非洲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为非洲实现粮食安全、造血脱贫提供中国方案。最终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和中非协同发展,服务于建设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东盟众多发展中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存量已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其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双方的共同意愿。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东盟在电力、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潜在需求,这为中国加大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比重,但是投资的行业却高度集中,有待进一步拓展。中国对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应区分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多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出发,基于2000-200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化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另外,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距离、优惠贸易区对双边贸易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共同边界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部分有关贸易条款中,涵盖了易货贸易这种重要的贸易方式。在概述现代易货贸易的涵义、我国易货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观固和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意义,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东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预计在未来 10年建成 ,这将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总体上看 ,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竞争性与互补性兼而有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必将大大提升中国和东盟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伴随着各自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的发挥和演进 ,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发展必将呈现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并且明确了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海南如何抓住此契机发展旅游业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基于东盟客源市场的分析,实证研究了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东盟客源市场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游客消费量与海南旅游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东盟客源市场发展对海南旅游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不断增强。基于此,应加强海南与东盟之间旅游的合作;发展东盟客源市场,才能更好地推动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联合国贸发委及中国官方数据,以水果类产品为例,运用巴拉萨模型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发现水果类产品总体及水果分类产品和农产品一样具有贸易创造效应,该效应对中国、东盟福利的提高及国际化有积极的作用,提出中国应当加强水果类深加工产品的发展力度,继续保持CAFTA自由贸易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