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哲学家和文学家们认为哲学和文学是截然不同的,哲学表现的是人类理性、终极的价值,而文学仅涉及到人类动荡不安的感情,理性是至高无尚的.进入20世纪,这种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非理性主义对传统理性发出强有力的攻击,反叛与否定开始了.不独是哲学,文学流派,如现代派、后现代主义等也张起了反叛与否定的旗帜.20世纪的文学与哲学正在消泯着它们之间的界限,在两者间搭建起一座相互连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俄国象征主义是唯一一个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得到充分发展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划分俄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总的源头.本文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俄国象征派这一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同时力争对其做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俄国启蒙主义文学流派的著名诗人伊·普宁的两首颂诗《人》与《上帝》,阐发他的启蒙主义思想及蕴含的自然神论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古典主义的消亡,在十八世纪后半期,欧洲文学中出现了新的文学流派,这就是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中小资产阶级)对现实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哀怨情绪。它兴起于英国、流传于法国,波及到德、俄等国。感伤主义流派的创始人是英国作家斯特恩(Lawrence sterne)。他于1768年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叫做《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自此,感伤主义流派即以此得名。就它的原意看来,感伤的旅行者,并不重视旅行途中所见到的法国、意大利的风俗、人情及生活的真实图景,而旅行者沿途的感觉和印象,才是被描绘的对象。感伤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生态批评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对“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公平。其分支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深层生态主义主张超越生态学作为科学这一事实达到“自我意识”和“地球智慧”深层次境界;文化生态主义认为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与文学领域;印第安族裔生态文学的关注焦点从社会关系转移到了自然关系。生态文学代表作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生态批评是人类为其所生存世界斗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八十年代中期的前先锋派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自我寻找意识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关注人性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方法,受其影响,我国的这两个文学流派也不例外.本文从这两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入手,从他们共同关注的人性问题着眼,探讨他们在表现自我寻找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卡夫卡的"归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这位20世纪西方文坛的"怪才",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文学流派,他属于整个文学;他不属于某一民族,而属于超越了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的世界性作家.正是因为他自成一体,所以各种"主义"都从他那里获得了启示,各种流派都从他那里找到了根源,许多当代伟大的作家都将他当作借鉴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情感主义是西方元伦理学的重要流派,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元伦理学兴盛的第二阶段,自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英国人斯蒂文森是西方元伦理学情感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学界公认的情感主义的总结者,也是现代语言分析伦理学的开创者.斯蒂文森不同于艾耶尔等先来者,他对激进的情感主义进行了全面修正,他的伦理学思想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倾向,其经典著作《伦理学与语言》全面展示了他在伦理学研究中的二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感觉派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它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以特有的形式进行现代主义艺术的实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都市文学.在20世纪中国小说流派的发展中占有一个不可予夺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意象是“诗人—神父”.这个意象的塑造结合了欧洲传统文化中的“俄尔普斯诗人”的意象和清教主义,既保持了与传统和宗教的联系,又将清教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宗教观,将文学的地位提高到和神的启示、和圣经同等的地位,甚至更高;将诗人的地位提高到比神父更高,极大地减少了宗教对文学的束缚,激励了19世纪的美国文学创作,推动了美国新英格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作家,霍桑及其作品不仅被伟大的作家一再提及,更有许多文学、文化史学家对他展开了深入研究.近代甚至还有文学理论家认为霍桑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可以用“霍桑的传统”这一术语来形容.文章追溯了从19世纪中期到21世纪近150年国外霍桑研究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几乎每一种文学流派,如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研究、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少不了文学理论与霍桑研究的结合.或许这一代代评论家对霍桑及其作品的关注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的美国文学作品中透露出的生态思想主要有三种,它们是回归自然的思想,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的思想.这些文学作品在传播生态思想方面对美国甚至全人类的思想起到了巨大的启蒙和指导作用.生态思想在美国文学中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本文简单介绍了这些生态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新闻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名噪一时又迅速衰退的新闻学流派当数新新闻主义。“新新闻主义”的汉译有多种译法:“新新闻”、“新新闻学”、“新新闻主义”等。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便基本上悄然隐退。新新闻主义,在美国新闻史上被称为“新式非虚构报告文学”或“文学新闻”,它强调  相似文献   

16.
莫拉维哲理寓言诗巡礼──兼谈苏菲文学风格何文林人类中古时代宗教盛行,宗教文学也随之兴起、发展,出现了欧洲的教会文学,印度的房诚教派文学,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文学等等,而在西亚则出现伊斯兰的苏菲文学。苏菲文学是伊斯兰苏菲教派的产物,源于阿拉伯的地区,开花结...  相似文献   

17.
一、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流派之一。中国的古代文学也不例外,现实主义仍然是主要的流派。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当然需要某些作品具有真实的思想和适合于表现这种思想的形式,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特殊的创作方法。不论哪一种文学流派的创作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产生、形成的;而是要经历长时期的许许多多的诗人、作家的创  相似文献   

18.
法国文学是丰富而多样的,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从中世纪至现代,每个世纪的法国文坛都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流传下来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各种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代表作家及作品。这些文学流派,不仅引领了法国的文学创作动向,更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法国文学是丰富而多样的,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从中世纪至现代,每个世纪的法国文坛都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大家,流传下来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各种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代表作家及作品。这些文学流派,不仅引领了法国的文学创作动向,更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从法国诗人波特莱尔发表其诗集《恶之花》之后,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纷纷出现。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精神分析、荒诞派、意象派等等文学流派相继在欧美登台。现代主义成了20世纪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旋律。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整个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十分深厚的影响。看到这股强有力的现代主义思潮,有人便提出以下问题:现实主义是否随着现代主义的产生而一去不复返了?现实主义的未来到底如何?其实,这种人对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实质并未认真领会,他们只是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对立起来,把二者看成是格格不久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