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认为,出版社及其编辑人员应对图书的整体质量全面负责,不能仅仅满足于纠正文字及标点符号方面的差错.为了提高编校质量,首先应在提高图书的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不断推出精品书、特色书和优秀的畅搞书,第二应充实编核力量,使之与编书工作总量相适应;第三应建立审读员队伍,切实抓好审读员管理和考核工作;第四应改进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编校人员的积极住和创造性;第五应健全学习进修制度,不断提高编校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第六应加强对编校、出版、印刷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工作,层层把好质量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文字出版事业作为保护文化生态多样性,培育共同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民族地区普及科学技术、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族文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实现民族文字出版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高内容生产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而且它具有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设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应该以公益性为基础,逐步完善保障公共文化权益之功能,同时积极走向市场,充分利用公益和市场的优势互补,产生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书累     
余斌 《社区》2008,(20):4-5
老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还应补一条——“书到搬时只嫌多”。都是说书,这里“多”与“少”却有有形无形之分。“恨少”是恨肚里少,“嫌多”是嫌架上多。读书是要读进肚里才算数的。当然不是太容易。替代的法子是充以满架图书。朝夕晤对,虽不能将满架图书化为满腹诗书,至少向往之诚是有了。所以平日并不嫌其多,坐拥书城,关起门来,反有顾盼自雄之慨。  相似文献   

4.
两宋朝的图书编刻与收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时期,是我国图书出版和收藏的黄金时期。北宋初期,图书的编刻和收藏具有了较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两宋朝的图书编辑相当活跃,著名的有北宋初期的四大类书。两宋朝的图书刻印形成官、私、坊刻三大系统,两宋朝的刻书业以四川、浙江、福建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两宋朝统治者将图书文献视为文治和教化的体现,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体系,官府藏书以馆阁藏书为主,辅之以各地方政府及州学、书院藏书。另外,寺院藏书也有一定的规模,私人藏书更具特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人藏书家。两宋朝的图书编刻之多,规模之大,收藏之丰,都堪称前世未有,后世楷模,在中国图书出版和收藏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世界图书出版及文化交流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简论书报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我国现存古籍的数量,不可确知,仅就(中国图书综录)要目、(四库全书》著录及存目书、(贩书偶记证续篇三者合计,已近64000种,再加上历代的地方志,数量就更大了。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图书出版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图书出版规模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但各民族间的出版状况非常不均衡,个别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出版已经濒临绝境,民族题材专业编辑和创意人员较少,民族出版机构的分布和业务范围存在局限,民族图书的深度和广度徘徊不前,这些都是亟待克服的宏观问题。从具体情况来看,也存在诸如少数民族图书读者流失严重、出版资金匮乏、受众市场狭小、数字出版跟进缓慢等突出问题。研究认为,针对少数民族的出版应该特事特办,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继续扶持,还要在人才培养上给予重点关照,在民族院校加强出版专业教学和科研,鼓励开展出版合作交流活动等。  相似文献   

7.
契丹小字解读的又一部新作———《谜林问径》一书出版韩桂荣(辽宁民族出版社)契丹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是东胡支系鲜卑后裔,于公元5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至10世纪初建立了统治北中国的辽朝。辽朝创制了两套文字,史称“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由于书禁及战乱等...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藏文图书出版状况述评李万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藏族文化事业与全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一些藏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并且在部分省(区)先后成立了民族文字出版机构。近半个世纪以来...  相似文献   

9.
图书的版式设计是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书的开本与形态、版心的设置、文字与空白的间距到字体和字号的选择等都体现出版式设计的实用性和美学性,因此突出版式设计实用性与美学性的协调统一应成为版式设计者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0.
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 ,重视质量 ,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和重大政策。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 ,对人们的思想具有重大影响 ,在质量上应有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图书出版在数量上有明显增长 ,质量上也有较大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 ,出现了重复出版和相当数量的平庸书。实现图书出版持久、稳定的繁荣 ,标志是提高图书质量。为此 ,要妥善处理质量与数量、精品书与平庸书、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采取得力措施 ,建立提高图书质量的机制 ,经常、切实地抓好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图书查阅者都比较重视正式出版的期刊和图书,而对非正式出版的文字和图书信息则相对忽视;即使那些能够注意利用非出版信息的研究者,也多是注重馆藏的善本和名人信托手稿等。其实高校图书馆大都具有一项特别丰富的资源,即历届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这一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特殊优势(国家图书馆和地方各级公共图书馆均不能与之相比),具有数量大(远多于善本手稿)和独特性(各校有各校的自己学术风格和研究特长,非他校可替代)两大特点,应该说具备极大的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南民族学院在“女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如《妇女文字和千家峒》、《女书——一个惊人的发现》、《“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江永“女书”之谜》(三卷本)等著作及一批论文已先后出版和发表,并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为了把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的研究引向深入,进一步揭示江永“女书”之谜,于今年9月21日,在中南民族学院召开了“女书”学术讨论会。与会的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张舜徽教授,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李格非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顾问张正明研究员,湖北大学中国文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杭州出版业在全国的地位虽然较之宋元时期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全国重要的图书出版中心,坊刻弄口图书流通更是在全国出版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杭州的书坊出版了一大批图书,特别是在市民社会兴起的背景下,受商业利益的驱使,通俗文学、科举考试用书和实用类图书成为书坊刻书的主要品种,杭州书坊敏锐的市场意识和经营策略对于今天的出版业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图书情报工作的"喜"与"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图书情报工作中图书情报专业期刊、出版图书情报著作、协作组织等三方面的"喜"与"忧",更侧重"喜"中之"忧",并提出了解决"忧"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回顾傈僳文图书出版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图书出版面临的问题,如何优化选题、调整结构, 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出版图书精品,首先要树立精品图书的内容、质量和市场占领份额的意识;其次,要建立社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选题论证制和选题申报等制度;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监督、检查及激励机制,提高出版队伍素质,创造出版“精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图书出版占用的资金多,资本回收难,市场寿命短、风险大。它的成本构成包括稿费、排版费、印刷费、装订费、纸张费、材料费、出版损失费和编辑费用等等。本文在分析图书出版的资金占用和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对图书出版中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差量成本、目标成本问题作了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一书,在云南省民族工作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连芳同志的主持下,经课题组成员三年多努力,于1996年6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19日下午,课题组邀请云南省社科院、昆明地区各大专院校、云南人民出版社及省级有关学术期刊社的20余位民族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了省人大举办的该书学术座谈。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宝三同志,省政协副主席赵廷光同志等领导莅会作了讲话,对该书之出版表示祝贺。本刊亦应邀与会,佳著共赏,现依发言次序,特选以下三位专家之发言稿刊布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辽宁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12月,位于拥有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的清朝发源地——沈阳。出版社设立5个编辑部,有编辑47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9人。具有副编审以上高级职称的编辑人员21人,占全社职工总数的40%。建社20多年来,已出版各类图书5700余种,其中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及学术专著约占图书品种总数的80%。有500多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省市优秀图书奖、畅销书奖等各种奖项。截至目前,累计出版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编职业教育教材300余种,被国家教育指定为国家职教教材出版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发展我国图书进出口业务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的图书进出口业务长期按计划经济模式运行,与国际图书贸易惯例还存在着种种冲突,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书业运行机制接轨,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即:要克服“左”的影响,处理好图书外贸与政治宣传的关系;要改变各自为阵、多头对外的状况,建构宏观协调、统一对外的新体制;图书外贸品种的选择要注重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