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的主要贡献在于讨论失业问题,重塑菲利浦斯曲线及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和失业结构主义理论;探讨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决定最优资本存量的黄金法则;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他的分析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皆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经济领域内的两大突出贡献"附加预期的费利普斯曲线"和"经济增长黄金定律".前者是将微观与宏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后者是将新经济增长理论全面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两大理论成就不仅对西方国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9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学院揭晓,获此殊荣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费尔普斯.他凭借对宏观经济决策领域的跨期权衡分析而折桂.介绍费尔普斯的学术生涯及其学术成果,并对其获得获奖成果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埃德蒙·菲尔普斯.菲尔普斯的研究涉及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储蓄、工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增长问题,并且取得了重要成就. 此外,菲尔普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对菲利浦斯曲线进行重新评价,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把"适应性预期"的假说引入经济学研究,此学说成了理性预期理论的先驱.他的不少观点,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在经济理论概念上的创新,把人们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解释、经济增长周期的解释、经济发展可持续存在以及福利经济学的认识"都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其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做的贡献,他的研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同时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决策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开创者,他以他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探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摆脱危机的对策,他的理论和主张对于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的一个重要学术贡献体现在对失业与通货膨胀方面的创新性分析上,包括建立“孤岛模型”,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以及自然失业率的提出等。他的理论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跨期替代关系的认识,并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决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挪威籍美国经济学家芬尼·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对动态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经济周期的驱动力量.实际经济周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阶段.两位获奖者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因此了解芬尼·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的获奖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更广泛深入地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人埃德蒙-费尔普斯,其提出的结构性因素对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合中国目前经济,指出当前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分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这对于中国经济增强质量、振兴东北的战略以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与推进技术进步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1995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投资、出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扩张型"和"出口导向型"特征;国内投资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内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贡献大于国内投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辨析了"人才"、"人才资源"、"人才资本"、"人力资本"几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这一政府方针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关系.分析了在四川经济建设中贯彻"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方针的背景及现实意义.并从增长经济学角度对"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的含义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他的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年).他与亚当·斯密同处于资本主义从确立到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极盛时期.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他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具有重商主义残余.但他在价值论、货币论、利润论以及资本理论等方面,较多地站在历  相似文献   

15.
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的深刻的差异与矛盾,引起战后西方经济学家持久的研究,他们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努力,带来了战后宏观经济学的一系列新进展。进行这一努力的最早的开拓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希克斯在他的关于《通论》的两篇书评和以后发表的《价值与资本》一书中阐述了如何沟通宏微观经济学的思想。他从利率决定理论、IS-LM分析、预期理论、刚性工资理论等方面详细地论证了凯恩斯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特例。了解希克斯的思想,不仅对把握战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深刻理解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与长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消费与储蓄理论,分析了导致中国近年来居民消费行为变动的因素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刺激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9-2015年中国资本泡沫现状和两种泡沫处理模式的分析,对中国资本泡沫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资本泡沫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目前资本泡沫已被中国企业充分认识,企业正从"套利"型向"创新"型转变.为治理泡沫,刺激经济复苏,应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考核、土地财政等几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活劳动和资本投入等方面对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作了较系统分析,并从中勾勒出两个基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重置投资效应和技术及制度创新效应,阐明了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本深化和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我国经济出现了资本过早深化的现象.近年我国的"资本-劳动比率""资本-产出"比率变化情况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资本密度加速上升现象.资本的过早深化开始影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经济中投资效率加剧恶化,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资本更加集中于钢铁、建材、化工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经济向效率缺失的方向发展.中国特有的投资体制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快改善我国的投资体制,降低资本增长率或消化提前增长的资本存量,并提高劳动增长率或就业率,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亏台、经济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论 ·””‘””,””·····················……杨长明(1.1)论两极分化·········,·················……彭必源(1 .6)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分析…朱向梅(1 .10)人道主义研究述评···············……胡义成(1 .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易纪维(2 .1)毛泽东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