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顺治末年,清政府继"通海案"、"哭庙案"之后,又制造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奏销案.此案公开的理由是追补钱粮逋欠,实质则是借清理财政之名打击反对清政府的江南士绅.文章拟从清初奏销制度着手,探究清政府兴此大狱的原因,以及从此案的审理中反映的清初法制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清初特定时代语境中,遗民曲家们为了传达其复杂而幽微的文化心态,往往在戏曲创作中采用虚拟"故国"意象、寓言和女性关照等书写策略."故国"意象是政治伦理在清初遗民曲家心中的自觉内化,寓言旨在张扬他们作为遗民的个性价值,而女性关照则凸显他们"赏才"和"伤才"相交织的复杂、矛盾心态.这是清初特定时代思潮在遗民戏曲中的多层面折射,从而使其戏曲创作展现出不同于元明戏曲的独特文学风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清初赋役制度沿袭明末"一条鞭法",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是多种赋役制度并行.雍正初年,王澍、秦国龙、黄炳上奏雍正,提出实行"摊丁入地"的建议.雍正对此未加重视.李维钧提出在全国切实推行"摊丁入地"政策后,雍正极力赞成,让户部、九卿对此多次议覆并支持直隶推行.全国各地也纷纷效仿直隶.至此,"摊丁入地"的赋役制度确立.  相似文献   

4.
唐甄是清初较有影响的思想家,他的"富民"观,尤为学者津津乐道.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少学者认为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市民阶级的要求,甚或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对此,笔者提出了异议,通过对其"富民"观的考释,认为唐甄的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论及清初学术,学界多以对理学的批判为起点,实际上,理学在清初仍然是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学术形态.康熙朝纂修<明史>时,因徐乾学兄弟条陈<修史条议>主张设立"道学传"而引发一场大的争议.此场争议实际上是朱陆之辨在清初的继续.宗朱学的张烈反对设置<道学传>,并将王阳明与陆九渊联系起来,视"陆王学"为一体加以批判;宗王学的毛奇龄则据理力争,对王烈所言"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诸问题进行逐条辨析;而黄宗羲也移书史馆加入争议,主张"一切总归儒林",试图调融朱学与王学.这场争议实际上是论辨各方对自己学术主张的申论,同时亦有争夺话语权的意味.由于引发争议,史馆最终决定不设<道学传>.  相似文献   

6.
清初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抟成一个降臣诗群。"江左"诗群的文学业绩,与表现时代强音的遗民诗人相交汇,奏响了清初诗歌的"主旋律",带动文坛风气的转变,是明清诗派消长、风会转移的一大关键,并影响着清代诗歌的走向和进程,为清诗超元越明、取得斐然成绩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7.
清初"词史"观念的确立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崧提出的"词史"理论,借鉴了宋代以来关于"诗史"的理论探讨,适应了清代词学复兴的大趋势,同时也成为清代词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及时总结了明遗民的创作经验,将词赋予存史与补史的意义,富有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史学文化观.和以往词学的发展相同,这一理论也是向诗学中寻找资源,但却与当时诗学的探索同步发展,使得词学原本滞后的状况得到改变,也使得词进一步在整体意义上具有了更深厚的抒情诗内涵,因而具有崭新的时代特点."词史"理论不仅顺应了清初词坛尊体的大趋势,而且试图反思历史,对宋元之际的词创作、特别是以<乐府补题>为代表的宋遗民创作细加体会,在"后补题"的唱和中开拓出新的风格.而清初大量的以文为词的现象,发扬了苏轼、辛弃疾的创新精神,则与这种理论互相呼应,成为它在形式上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天崩地解"的明清易代的清初,深刻影响和制约当时社会秩序重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明朝孤臣孽子的明遗民.行为上,他们初则进行武装抗争以保"治统",继而进行文化抗争以保"道统";态度上,他们初则悲愤激切,继而徘徊、分化,终而妥协蜕变.但是,就整体而言,明遗民大多心怀"后王理想"和"恢复期待",至死不渝.武装抗清失败后,他们或者以"后王"为期待,潜心于著述;或者深信"中华无不复之日",蓄养以待.  相似文献   

9.
清初"国朝六家"之一的宋琬,很多作品被认为是清初"盛世之音"的代表,但部分作品中体现出较强的纪实精神.宋琬的纪实诗对我们了解清初社会现实,及清初文化政策下,以其为代表的一批仕清文人的生存状况都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初诗坛与诗学趋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是主张"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的儒家诗学的审美原则的复归,诉求安定与巩固统治现状之目的.清初诗学还对"七子"、"公安""竟陵"诗学等重新审视与反思,由"拟古"之风注重诗歌的高格逸调,而走向现实,重"情"的抒发,再而趋于"神韵"说;伴随着这一进程,宋诗学便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1.
清初对鄂西容美土司田旻如一案的处理有依照大清法律严格执行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清廷对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政策变通实施的特点.它对当时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及清政府此后民族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均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清朝廷在政治上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成熟.  相似文献   

12.
西学东渐带给中国的巨大改变,已毋庸赘言."改正朔"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观念和政治举措,遵循奉天法古的原则,其透过历法所象征出的天道正统观念,既为统治者所提倡,也为民众所遵循.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无论是在问鼎中原的清初,还是在危机四伏的清末,直至民国肇建,都有改正朔之举,但因西学介入或以西方为参照,又使得改正朔在观念与制度层面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从"改正朔"到"改用西历",不仅是社会时间建制的改变,也透露出国人传统宇宙秩序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颇富声望的一位诗人,他最具个性的诗作是"入狱诗".本文将宋琬的入狱诗分为系狱实录、亲情诗、感怀诗、赠答诗四类,分别予以了探析.文章并讨论了以"怨怒"为典型风格的这部分诗作在清初诗坛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白沙细乐"是产生于元明之际并至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古典音乐.纵观这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发现,这部音乐的社会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白沙细乐"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出现;后被丽江木氏土司府吸收为礼仪音乐;木氏土司衰败后又流入民间成为民间歌舞音乐;清初"改土归流"后又逐渐成为纳西族的丧礼音乐;改革开放后,这部音乐又被打造成为丽江的文化产品."白沙细乐"社会功能的每一次变化或者说变迁,都与近现代纳西族整体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朝鲜自"壬辰倭乱"以来对火药武器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孝宗、显宗时期的北伐政策,使得国内对焰硝等物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朝鲜对焰硝等军需品的"犯禁",与清代的禁购法规,以及朝鲜政府的默认、译商等人的牟利目的等相关联.《同文汇考》所载朝鲜"犯禁"事件,大多是译商等人的个人走私行为,但其次数远远超过文献记载之量.清廷对朝鲜"犯禁"事件的处罚力度,从清初的严厉到康熙后期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朝与朝鲜两国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朴学成为清代学术思潮,顾炎武有筚路蓝缕之功.他提出的"经学即理学"命题是清初批判宋明理学尤其是王学末流空疏学风最严正有力的话语.它以经学为理据瓦解了宋明理学的理论根基,代之以经世实学,在明清之际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其致思趋向是通过音韵研究和文字训诂来解读原始经典从而通明圣道以经世济民,这使得以经典考据为主的新的学术研究范式得以确立,而其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精神也开启了近代科学实证主义的治学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北田五子是清初兼具政治性和文学性的特殊文人集团,在学界较少受到关注. 北田五子的生存方式充分展现了清初遗民眷恋故国、抗拒新朝、珍爱并标榜自我遗民身份等遗民情怀,具有政治操守和道德毅力上的模范意义;其文学活动集中体现了"诗言志"的诗学传统、遗民文士的儒学情结及清初遗民文人的生命价值. 北田五子这一典范遗民文人集团的成功建构是社会评价、公众心理期待、集体性审美理想、时代思潮等多方因素合成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虽然余怀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不及钱谦益、朱彝尊之流,但其创作实不可轻视,其文艺观也与清初诗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从主"真情"的本体论、重"自得"的创作论、崇"合体"的风格论、倡"中道"的流别论诸方面讨论余怀的文艺观,并藉此认识明清文艺观的承传性与清初诗论的流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真诗的要义,从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有"真性情",要"有诸己而后出",在这方面,他们不仅继承明末公安、竞陵派的合理成分,也弥补二者的严重不足,不仅正确地找到真性情之源,也辨证地提出既发愤抒情又苦吟锤炼的性情表现观;从客观方面来说,就是诗要发挥和承担当代史的功能和责任,在传统的"以诗证史"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等新说.清初明遗民诗论多方面发展前人,扳正时弊,突破官方诗教的羁縻,既是解读曾经极盛的遗民诗的一个内在因素,自身也是一笔重要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20.
明末人文思潮的传播,清初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开明文人的支持,使清初才女诗歌创作相当繁荣,女性诗歌社团和社会交往范围也随之而产生和扩大。明清鼎革之际,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使才女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空前激发,她们热切关注社会和民生,在条件允许时,还展现出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文学上的修养和熏陶,使她们更加重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女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人化”倾向,既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也是清初特定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