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据《宝鸡日报》2005年元月1日、5日报道,周长约4200米的西周城墙惊现凤翔水沟遗址。考古队专家称,如此规模的城墙在西周考古中系首次发现,其意义不亚于2004年岐山周公庙遗址高等级西周贵族墓地的发现,对推动西周考古与历史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铜器与周原遗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之间的周原遗址,是我国最重要的古代遗址之一,早在两汉时已有出士青铜器的记录。清中叶以来,更连续发现有铭重器,数量繁多,非其他地点可比。近年周原考古工作开展,不断取得重大成果,证明遗址内涵极为丰富。说周原遗址对于西周考  相似文献   

3.
大盂鼎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盂鼎是最重要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自清道光初年发现以来,累经学者讨论,与西周早期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密切关系。鼎的出土地点有不同的记载,陈梦家先生《西周铜器断代》曾征引辑录,①大别之有岐山礼村、郿县礼村两说。近年岐山考古界同志对此有所辨正,庞怀靖先生指出郿县并无礼  相似文献   

4.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肯定了岐山周公庙高等级陵墓群的发现在西周考古中的里程碑意义.这一考古发现促使学者们突破原有思维定势,完成从"小周原"到"大周原"的思想创新.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对周原遗址继续关注,以期待更加可喜的发现和成果.同时,各省考古学者也对其它省近期有关周代及战国时期的考古发现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5.
据《宝鸡日报》2005年2月16日报道,文物考古专家对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出土甲骨的整理研究获重大进展。考古队在周公庙遗址范围内共发现卜甲760余片,其中有刻辞者有86片,经初步辨识共有文字410字,考古队组织技术人员对这些卜骨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清理、拼对、缀合、照相。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并聘请国内著名古文字专家前来帮助辨认。现已将760多片卜甲拼对、缀合为500多片,经拼对缀合后发现有刻辞者99片,可辨识的文字达到495字。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周秦文化研究是我院多年来着力培育的科研特色,也是本刊努力塑造的办刊特色,依托周秦文化故地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刊发有关研究成果,及时报道相关重大考古和研究动态,是本刊"周秦文化研究"栏目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及其进展,人们对西周考古工作也极为关注.今年5月份以来,岐山周公庙遗址大型墓群的发现,再次引起各界的关注,国内许多重要媒体给予了报道,关于"西周王陵"的各种说法也不时提出.为使人们对当前周公庙西周大墓的发现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认识,本刊编辑近日专访了我院历史系教授、周秦史研究专家彭曦先生.现将整理后的采访内容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7.
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交界的周原遗址,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周代遗址。周原遗址自古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地点,近数十年来不断有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出土。周原青铜器的出土,为西周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标尺,而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前已出土的西周时期周王为宗庙、祖先及其他人所作铜器大致有19件,从它们的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的特点,可推测出陕西岐山周王庙西周贵族墓葬群的发现,将对西周铜器的组合形成与分期断代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并揭示西周社会历史的诸多奥秘.  相似文献   

9.
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为制定重庆市云阳县境内三峡工程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和发掘规划,1994年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对云阳县明月坝聚落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在该遗址的唐代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及陶瓷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三件卜甲①...  相似文献   

10.
船形杯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陶器,目前在重庆的多个遗址中均有发现,其器形演变有序,时代从商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从船形杯的形态和使用残痕看,它可能是与古代制盐业相关的一种器具,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盐业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酒台遗址发现论商族的起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台遗址的祭坛及大量陶器残片、卜骨残段及祭祀坑内遗物,说明其时期在商代及商代以前.在凤凰山附近发现晚期智人牙齿化石、大汶口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及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甲骨文中的"商"字,金文中的"蕃"字,形象地表明了商族的起源地望商和蕃,在凤凰山及其周围.诸多证据证明:商族起源地望在山东蒙山北侧、新泰市东都镇的凤凰山周围地域.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一个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27件有铭珍贵文物,分别名之为逨盘、逨鼎、逨盉、单叔鬲、单五父壶、叔五父匪、“天”盂。这批器物为西周晚期青铜器的谱系研究、断代研究提供了标准器,对西周积年及诸王在位年位的推断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映证了《史记》所载西周诸王世系的正确性,对研究单氏家族及中国的家谱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初,在陕西省眉县发现了一处西周窖藏,出土有27件青铜器,每件都带有铭文.其中有<四十二年徕鼎>、<四十三年徕鼎>的铭文共约近700字.<徕鼎>铭文以西周贵族单徕的活动记录为中心,旁及西周厉王、宣王世的许多史实,为两篇涉及西周晚期历史研究的最新发现的直接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逸周书》中若干可靠的西周文献里,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颇引人注目,也很值得研究。这些篇章或按时空坐标记叙复杂事件,或用意联法表示事件的先后次序,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特色比甲骨卜辞和商周铭文更显成熟、充分。  相似文献   

15.
金文书法,在整个书法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金文为代表的西周书法被后世奉为大篆的典范。《大盂鼎铭》、《散氏盘铭》和《虢季子白盘铭》是西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正确认识和理解西周金文的笔法、结字和章法是学好大篆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构建金文历谱以推求古史年代的方法,在目前对上古历法不能考明的情况下还不可行。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少量铜器断代所建立的推定西周王年的支点多不可靠,为构建金文历谱所预设的西周历法要点也仍有待证明。工程列为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共和以下历谱,由于不知共和原不单独纪年,可能问题最多,而由此上推共和以前年代亦必致多误。  相似文献   

17.
过去学术界谈到西周军赋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其证据都是根据春秋以来晚出的《周礼》、《左传》甚至《汉书》来论证的,这些文献能否证明是西周的军赋是有问题的。本文据西周金文考察,西周时期的军队武器设备和军用服装都是有专门的官职及机构来管理的,而六师军用马匹和牧场也是有专门的地点,并且也是由专门的官职来管理的。这也和《周礼》所反映的有关官职情况是相互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在学术史上,有关《商颂》的作者与作期问题,从汉代开始就有争论。古文学派认为《商颂》作于商代的贵族祭司阶层,今文学派则认为是周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这两派观点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而未有正解。自从甲骨文资料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一千古论争成为可能。今考甲骨文中有《商颂》所提到的族名、王名与地名;甲骨文中的词汇与《商颂》中的主干词汇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殷墟花园庄东地所出的甲骨文中,还有贵族子弟系统接受“学商”“秦商”“舞商”活动的详细记录。这说明,《商颂》在商代确实已在贵族阶层中流传了。  相似文献   

19.
甲骨卜辞信息传播模式有其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大多数甲骨卜辞体现出信息传播直线模式,贞人将预测的信息单向直线式传播给时王;二是甲骨卜辞只有部分卜辞体现了信息传播循环互动模式,贞人与时王各自预测结果的交流互通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