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词,"阳"的本义是"太阳;阳光";"阴"的本义是"没有阳光;阴天"."阴"、"阳"表示山水南北的意义,是先产生于"阳",然后连带影响到"阴"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其原始意义是指山坡和河岸.水的阴阳与山相反,是因为河的北岸向南,南岸向北.  相似文献   
2.
两周金文共有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乃"、"尔",它们的语法功能一直比较稳定。"余、朕、女、乃"和"我、尔"在殷商以前可能属于不同方言,后者之进入前者所在方言,可能就是为了补前者不表复数之不足。第二人称代词在殷商西周时可通用于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到东周春秋时期逐渐有了限制。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随着称谓礼仪的发展,称谓系统也发展得愈益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3.
《庄子·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的“息” ,前哲时贤或释为“休息” ,或释为“气息 ,指风”。从对《庄子》内篇中“息”及与之相关的词的用法统计中可以看出 ,《庄子》内篇中 ,凡“停留 ,止息”都说“止” ,不说“息” ,“息”最主要的用法是作名词或动词 ,意为“气息 ,呼吸”。所以 ,这个“息”应采取第二种解释 ,“去以六月息”意为“(大鹏 )离开北海要凭借六月的大风”。  相似文献   
4.
韩愈《原道》的“非毁之也”,并非像众多注译者所解释的那样,是一个否定判断句。“非毁”是个动词,意为“诽谤;诋毁”,“之”指“仁义”,“也”是表停顿的句中语气词。“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意为“老子轻视仁义,(并且)诽谤、诋毁它”。由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提并强调训诂学研究和古籍译注所应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忌不顾语言事实强为之解;第二,忌无视问题症结避难就易;第三,要结合语法分析探求文意。  相似文献   
5.
《左传》的“吾子”“夫子”和“数词+子”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子”“夫子”“数词+子”都是与称谓词“子”有关的结构,对它们的考察有助于得到对“子”的性质、特点的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从《左传》(并结合其他材料)看,“吾子”是“子”的派生结构,专用于对称,它兼含礼貌与亲昵,主要用于平等身份者之间;“夫子”专用于他称,主要用于下称上,是一种尊称;“数词+子”的结构一般用于称平等身份者,可表对称也可表他称,这说明“子”仍是名词,不是代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前较有影响的四种古代汉语教材的文选注释中摘取若干条,就词语乃至文句意义的阐释等进行考辨,提出商椎或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7.
上古汉语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 ,各代词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学术界甚感兴趣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 ,古今学者进行了多方探索 ,提出了种种见解 ,但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1] 其中“我”、“吾”、“女”的关系更因胡适和高本汉的有关论著而成为问题的焦点。[2 ]1918年 2月 ,胡适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吾我篇》和《尔汝篇》 ,[3] 首次较为全面地从语法角度考察了“我”和“吾”、“尔”和“女”之间的区别。其中关于“我”和“吾”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 :(一 )“吾”用作主语、定语 ,不可用作宾语 ;(二 )“我”用作宾语、定语 ,有时…  相似文献   
8.
《庄子·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的“息”,前哲时贤或释为“休息”,或释为“气息,指风”,从对《庄子》内篇中“息”及与之相关的词的用法统计中可以看出,《庄子》内篇中,凡“停留,止息”都说“止”,不说“息”,“息”最主要的用法是作名词或动词,意为“气象,呼吸”。所以,这个“息”应采取第二种解释,“去以六月息”意为“(大鹏)离开北海要凭借六月的大风”。  相似文献   
9.
《逸周书》中若干可靠的西周文献里,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颇引人注目,也很值得研究。这些篇章或按时空坐标记叙复杂事件,或用意联法表示事件的先后次序,其条贯清晰的叙事艺术特色比甲骨卜辞和商周铭文更显成熟、充分。  相似文献   
10.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间接指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对于所要指称的对象(既包括听话人。谈话涉及人,也包括说话人自身)常常不作直接指称,而是换用一种间接、曲折的表达方式。这种对交际关联者的间接指称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际需要,其中蕴含着有关人类交际心理。社会交际文化等方面的有益信息。本文拟就古今汉语中的间接指称现象作一些分析论证,以期对这一问题及其他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有所神益。汉语中间接指称的现象,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据我们考察,间接指称先是用于亲身参与交际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然后才用于对谈话涉及人。言语交际中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