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发展领域中结合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在不断增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为这一研究做出了重要基础性贡献,他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学派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揭示了人类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发展规律,注重环境在促进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199。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成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目前,我国对维果斯基学说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理论和思想的教育心理学阐述、借鉴和比较,但有关其理论对儿童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就以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为立论视角,尝试阐释儿童文化及其现代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都是世界上杰出的心理学家 ,但由于其理论建立的哲学背景不同、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及两人的研究方法不同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与语言、儿童教育思想、研究方法四个方面 ,对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比较 ,以期更全面了解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巴甫洛夫与斯金纳的条件反射学说,维果茨基对于人类高级心理机能本质的论述可以理解为人类思维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两种条件反射的结合。这种以“言语思维”为特点的人类高级心理机能,在人类个体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经历了特点迥异而又互为关联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个体高级心理机能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恰好可以展示作为人类思维之核心部分的概念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特殊起点,当前文艺心理学教学陷入一定的窘境:难以突破凌驾于其上的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体系,自身丰富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也难以体现其应有的理论价值.整理和发掘中国古代心理美学,重视其在我国当下文艺心理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使之能与现实审美活动相结合,有效阐释现实生活中的审美心理问题,成为现代文艺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中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维果茨基学派又称文化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的思想核心是其学派奠基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概念,其含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维果茨基学派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派,对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界出现的"维果茨基研究热",维果茨基学派再度受到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审美活动是一个由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过程。文艺审美创作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主客体交流互渗的过程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勰对此作了许多深刻的揭示,在总结和描述在他之前及当时的文艺审美创作实践经验与审美心理现象中,提出了许多有关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建构方面的思想和见解,并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其中所标举的如养气、积学、研阅等命题,涉及到创作主体的气质培养、道德修养、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情趣培育等心理素质的养成。从现代审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一番审视,以揭示其深层意义与现代意义,对于建设当今的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艺审美心理学体系,无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前苏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雏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学派,通过批判传统心理学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科学的见解,主要表现为独具一格的心理学方法论、活动学说、中介学说、内化学说以及最近发展理论。重新审视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有助于反省当代主流心理学中某些固有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维果斯基儿童人格发展的途径、进程、条件、动力等方面对维果斯基儿童人格发展思想进行梳理,阐明人格是人的高级机能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并就其贡献及对现代教育的启迪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审美文化消费是以文化艺术消费为集中体现的精神消费,作为一种重个性尚群性的文化愉悦行为,从生理过程看,它是主体在审美观照中充分运用视听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审美对象形式、意蕴等多种审美信息吸收、品味与感受的过程,获取精神美感享受是主体的心理指向;就社会性内涵而言,审美文化消费是人类群体和个体情感交往与心理对话行为,是维系社会存在的重要手段;从人类价值现象看,审美文化消费仍属社会商品性消费行为,其运作机制要接受价值规律和社会效益双重控制。审美文化消费的最高意义在于塑造整个人类的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笔者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和SPSS将知网2000-2015年的重要期刊文章进行分析梳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方面:(1)心理学范围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适应过程研究;(2)积极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发展;(3)基于心理理论的儿童移情及幼态发展研究;(4)学习障碍与认知等情绪的心理健康教育;(5)儿童认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以及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践研究;(6)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和特殊儿童的学习困难研究;(7)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心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心理学对求真和崇善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审美的问题则关心不够。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审美心理的初步形成期、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国外关于审美认知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审美认知发展的三个倾向是:从具体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语言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和思维活动,也是文学创作者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把客观现实的东西化为文学语言的一种特殊方式。文学作品则是通过自身的语言艺术魅力来吸引读者、打动观众,以思想美、情感美和形式美三者的美感联系形成文学作品的审美神经,从而产生了移情、共鸣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儿童心理理论强调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的体验,重视儿童和周围人的交往经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其心理理论的发展。维果茨基理论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环境及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以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背景学说、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说、内化说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点,可以得到对学前教育的有益启示,即,唤醒幼儿内心世界,创建良好的话语环境,创设混龄游戏机会,创设和谐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介入人类生活,人类几乎为大众传媒所控制。而属于象牙塔的文艺也不能例外,当代社会的文化艺术在整体上已经与传媒紧密相关。传媒直接地或间接地介入文艺的制作、传播、倡导、普及和推广。谁也无法不考虑文艺的传播接受,而做藏之名山的创作了。大众传媒改变了文艺的价值观,改变了文艺的创作方式、表现形式和接受方式。当代文学走向了与传统文学背离的路,经典文学转型为时尚文学,审美性的精神文学转型为娱乐性的消费文学。当下的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开始呈现出这样三个明显特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从深度模式到平面化;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从教化到娱乐化;文学作品的表现方式表现为好看与类型化。  相似文献   

15.
文艺意识形态对于现实生活与经济基础的实践反作用主要是在一种审美语境中实现的。与那些非审美的理性意识形态以及物质变革等外在性实践模式相比,文艺意识形态实践主要体现为一种内在性的实践模式。它主要通过转化为情感意志等内在心理因素并就在这个领域产生出相应的情感心理效果来实现其实践目的。具体来说,其内在性规定表现为:实践对象的情感心理化;实践目的的人本化;实践方式的体验化;实践效果的感性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艺术心理学角度剖析《土里巴人》在典型的土家族婚俗系列中所展示出的丰富心理蕴含,即:以生命意识为核心的巴文化心理;以民族性格为特征的土家社会心理;以艺术风格为表征的三峡地域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7.
心理能量文艺学是一门建立在审美生理学基础之上并从文艺心理学中衍生出来的、尚处于探索之中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重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学科特征是以心理能量为视角来研究文学活动,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流程论、文学功用论、文学模型论、文学经营论和作品文本例论等六个部分。心理能量文艺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为未来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某种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审美心理是人们产生美感和体验美感中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来研究审美的心理机制,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同华严寺造像享誉海内外,堪称我国辽代佛教造像艺术的典范。本文依托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理念和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思想,对华严寺造像进行审美心理机制分析,探讨华严寺造像艺术对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中介”说的提出,意在强调文艺的阶级倾向及意识形态性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然而,主张文艺“反映”社会心理,以社会心理为“直接源泉”,却很可能导致马克思所反对的把文艺作品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同时,“反映”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标示的是认识领域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以使用“表现”、“传达”等术语为宜。讨论应当深入研究文艺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20.
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和艺术思维方式的传达上,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出诗人创作的心灵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