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金融体制的确立,金融宏观调控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调控手段,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去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开始启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西方国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  相似文献   

2.
宏观金融调控是我国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宏观金融调控效果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改革和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和紧迫的。在实现金融调控机制重塑时应注意整体与区域的关系,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金融调整与其它调控手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商业银行的产权与经营机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手段、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金融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金融意识与观念、金融法律与法规、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不同。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改革,逐步优化本国的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探讨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原理和实施策略。经济法宏观调控遵循“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的调控范式,体现了一种典型的组织运行过程。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实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复产复工政策与行政体制环境和市场技术环境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认可。行政组织和企业组织构成了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基础。针对疫情防控的特点,经济法宏观调控应实行行政组织主导的整体型调控,对企业组织面临的生产经营困境做出积极回应,并在调控中遵循组织运行的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金融调控已与收入调控、财政调控一道成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但学界对于金融调控法的调整对象、理论基础及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在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金融调控关系,不包括金融交易关系和金融监管关系;金融调控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基础和法学基础,其经济学基础是凯恩斯金融调控理论和金融自身特性理论,其法学基础是法的根本作用理论和国家适度调控理论;金融调控法的体系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法和政策性银行法.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三大任务,而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监督与调控是其核心。为此,必须迅速地制定和颁布中央银行法,就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中央银行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职责权限,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关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程传兴,刘书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为此,我们必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中央银行的地位,增强其独立性、权威性和超脱性。中央银行是金融调控体系的核...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商业银行的产权与经营机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手段、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金融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金融意识与观念、金融法律与法规、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不同。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改革,逐步优化本国的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地方金融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曹洪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对此,许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和各种不同的思路、设计。本文仅就地方金融体制改革中的...  相似文献   

10.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结构存在明显的转型期特征以及受其影响金融体制结构也存在明显的转型期特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转型期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从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角度,利率市场化体现为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一次全新的革命,其着眼点从传统金融改革始终聚焦的需求侧转向了供给侧。通过金融法律来影响和调整金融结构,进而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代金融改革的规范范式。基于结构金融法理论,指导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法学必须主动树立对金融结构的法律调制意识,以最优金融结构理念为根本遵循,通过金融商事法律制度、金融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和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创新进行统合施治,为金融体系业态结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金融调制组织法权配置结构等三大金融结构的法律调制做好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金融体制框架重塑康书生一体制重塑是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在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上,经济是第一性的,经济决定金融,特定的经济体制决定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反过来,金融体制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又会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深...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政策与金融政策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最主要工具,基于土地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最优调控模型以及实证研究其调控效果表明:土地政策与金融政策调控工具对房地产的供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利用土地与金融调控房地产业建设规模具有滞后性;房地产业的发展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土地政策应保持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应通过提高非房地产部门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信贷与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偏好”。  相似文献   

14.
设立专门从事政策金融的政策性银行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现专业银行商业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化,使我国金融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基本条件。现在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业已设立完备,对其营运机制如何掌握和操作?学术界看法不尽相同。鉴于我国政策性银行所承担的特殊职责和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情况,为避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5.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防范金融风险也成为近年来政策实施的重要目标。通过构建多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模型系统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模型,结合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估计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盯住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周期三类目标的时变政策取向和政策效果,并基于反事实方法得到调控三类目标的最优宏观调控政策搭配。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有逆周期调控经济稳定、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政策偏好,而财政政策对三类目标调控的政策取向会随着三类目标在某一时刻的重要性不断进行调整;(2)从政策效果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三类目标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随着政策目标的转变,效果会有强弱差异;(3)从反事实结果看,总体上,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才能够使得调控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周期目标的政策效果最大化。因此,应充分发挥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优势和财政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搭配。  相似文献   

16.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调控杠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客观要求。因此,积极把银行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改革,既是改革金融体制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992年国务院就已经规划出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蓝图,既“健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使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专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变现有专业银行为国有商业银行,既可增强…  相似文献   

17.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金融系统的开放程度迅速提高,传统融资方式出现突破,金融调控的经济手段开始运用等等。改革的结果,使现行体制不同于传统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不断分析总结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及时掌握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貌及其规律,有助于将金融体制改革推向深入。本文着重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张亦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毫无疑问,我国新的金融体制的构造既不可能是传统金融体制的延伸,也不可能是西方某一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制的仿制,而是要从我国的实...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根据中国1985-2006年的数据,从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对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我国要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提高金融效率,进一步促进贸易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金融系统的开放程度迅速提高,传统融资方式出现突破,金融调控的经济手段开始运用等等.改革的结果,使现行体制不同于传统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不断分析总结这些新的变化和发展,及时掌握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貌及其规律,有助于将金融体制改革推向深入.本文着重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