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 《经营管理者》2011,(24):20+17
文章以青海省1985年至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收入及储蓄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四种典型的消费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消费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和检验后得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及其函数模型比较适合用来分析青海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据此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青海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于合理制定扩大内需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选取合适的函数模型拟合出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其包含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差情况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假设证券收益存在有界不确定干扰和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基于微分对策理论 ,研究了最差情况下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问题 .首先 ,建立了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的微分对策模型 ;其次 ,证明了该微分对策模型存在唯一的值函数 ,并根据微分对策理论推导出了值函数满足的 IB偏微分方程 ;再次 ,基于微分对策值函数 ,给出了最差情况下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 ;最后 ,给出了 IB偏微分方程解析解的一种求解方法 ,并对解的性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代理理论是否能够解释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是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和公司治理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运用2003~200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与高管人员在职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相对非国有最终控制的公司而言,国有最终控制公司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程度与公司业绩负相关,而支付现金股利可以显著降低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程度。这表明国企分红在抑制在职消费的同时,减少了代理成本。这为我们从优化公司治理、约束管理层代理动机角度思考国有企业收益分配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考虑随机方差的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证券价格服从一个带有随机方差几何布朗运动情况下的最优消费和投资问题.首先建立了最优消费和投资问题随机最优控制数学模型,运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最优消费和投资随机最优控制问题的值函数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其次,基于最优控制问题的值函数给出了具有反馈形式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并与经典Merton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汽车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政府出台了针对性的汽车消费政策以鼓励和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本文根据我国汽车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不同排量汽车购买行为及政府消费政策之间的博弈情况,构建消费者和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混合均匀情形下的消费者群体考虑单一汽车品牌情况下选取不同排量汽车行为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在油价、消费效用、消费政策及购车成本的共同作用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存在向小排量演化、随机演化和向大排量演化三种具体情况。以大众迈腾汽车为案例分析了目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演化特征,当汽油价格较低所带来的运营变动成本不足以成为阻碍汽车消费者购买大排量汽车行为因素,或者消费效用之差较高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实施消费政策力度以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当汽油价格位于较高水平下,政府可以逐步放松实施与汽车排量相关的消费政策。为政府科学合理引导汽车消费者节能购车行为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消费养老保障模式理论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同时,提出了"消费养老"的概念,阐述了消费养老保障模式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它的重要作用和可行性,为大力推广消费养老保险项目提出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运用1978~2000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进行了检验 ,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以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汽车消费税制与汽车产业政策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考察我国汽车工业的产能过剩状况。认为其相关性较强,并能较好地配合新汽车产业政策和国家宏观战略方针,加快推进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Solow模型的基础上,将能源作为新的变量引入CD生产函数,研究能源消费比例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单向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与实践》1992第9期发表《当前有哪些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可资借鉴》文章认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有以下10种理论观点对我们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和通过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促使流通和消费对生产发生积极决定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经典经济学消费理论的前提下,将利率作为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探讨利率变动对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长率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城镇化进程及物流业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能源要素进行单列,提出了物流业能源需求理论,对物流业能源消费的替代效用和城镇化效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建立计量方程并进行了参数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业电力消费能显著替代汽柴油消费,减轻了其对汽柴油的依赖。城镇化、物流路网增长、内贸发展也显著地促进了物流业汽柴油消费。案例研究表明,鉴于客户对于物流环保与低碳的高要求,杭州汤氏物流有限公司总部2014年初以来就全部使用电动叉车替代柴油叉车,较好地实现了电力消费替代柴油消费,即环保又节省了成本。建议政府:改善物流业能源消费结构,走低能耗之路;建议大力推广电动车辆应用于物流业中;建议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并加强内外贸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管理评论》2024,(1):236-250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论现状还是变化趋势都与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但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各种收入(如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各省份2010年农村居民消费与四种收入数据,建立模型研究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升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SOR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四个县区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消费促进政策通过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充电政策的影响最大,路权政策次之,再次是宣传政策,购车政策的影响最小。因此,购车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太可能发生。②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感知价值而较少关注后期的使用风险,宣传政策、购车政策及充电政策越完备,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价值越高,越能激发其购买意愿。③在不同群体间,收入和教育背景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高收入高学历的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购车后的使用权益保障,即路权政策以及充电政策,而低学历低收入的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前期的消费权益保障,即购车政策的经济激励。在政策各环节对感知风险的影响路径上,低收入以及低学历群体的感知风险普遍比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要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应注重充电市场的完善,将购车经济补贴政策逐步向充电基础设施以及路权优惠政策方面转移,且针对不同层次的潜在消费者要实施差异化、多元化的促销政策。  相似文献   

17.
税费改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艾春荣  曹晖 《管理世界》2013,(1):89-100
本文以2000~2009年分省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估计方法研究了税费改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税费改革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并且在改革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税费改革对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革的第二阶段,而且税费改革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在免除农业税的后续年份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利用城镇样本进行反事实检验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结论,而且本文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减税指标、函数形式的设定具有稳健性。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税费改革对人均收入水平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农业大省以及非粮食主产省的影响更大,且这种影响表现出阶段性差异。分消费类型来看,税费改革对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的影响最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通过减税来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举措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8.
彭茜  张洁  李安 《决策与信息》2011,(12):176-177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和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数据的整理和实证分析,在排除了物价水平变动的情况下,证明了我国西部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人均持久性收入,说明了米尔顿·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的合理性,并揭示了二者间的函数关系,并依此建立了适当的消费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在不同消费特征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消费传导机制,即分析了可支配收入渠道和边际消费倾向渠道的两种传导机制。这种从我国实际消费特征出发,然后以此为基础研究宏观政策的消费传导机制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从单一方向对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缺陷。实证结果验证了在我国改革中存在经济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情况下经济政策对消费存在平减效应。  相似文献   

20.
生产函数的一种基本理论表达式--弹性生产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函数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种,但还没有某一种生产函数证明是所有生产函数的一种基本理论表达式.本文将文献[1,2]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基本理论表达式命名为弹性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的另一种等价的表达形式.并证明了CES生产函数、VES生产函数和Translog生产函数均为该生产函数的特殊形式,从而说明该弹性生产函数是所有生产函数的一种基本理论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