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为着眼点,通过分析这两个文件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关于革命纲领与统一战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2.
以&lt;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gt;和&lt;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gt;为着眼点,通过分析这两个文件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关于革命纲领与统一战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3.
一九五七年,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篇伟大著作。这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纲领。毛主席在这两篇光辉著作中,全面、深刻论述了反潮流这一马列主义原则。一毛主席从对立统一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真理发展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人类历史上反潮流的必然性。毛主席教导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论》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回答了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最重大、最普遍、最深刻的问题 ;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注重对中国革命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坚持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之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力量源泉,是筑起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的行动纲领;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明是非、辨方向、增信心、鼓斗志的理论指南。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纲领性文献,又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一) 《讲话》依据唯物史观,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70年斗争历史的极其丰富、极为成功的宝贵经验,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70年斗争的胜利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胜利历史。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发展的前景,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在“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方针,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的提出,是党对中国革命思想政治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它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不断革命”的理论是托洛茨基于1905年在《开端报》上发表的《社会民主党和革命》一文中明确提出的。他说:“无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革命的不间断性。无产阶级实现民主的基本任务,直接为巩固政治而斗争的逻辑,也在一定时间向我们提出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存在着革命的不间断性,”“不断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自我保全的规律”。他不断发展这个理论。1923年他在《新方针》中总结和评价这一理论时:“至于谈到‘不断革命’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我在1904、1905、1906年以及后来对…  相似文献   

8.
党史界近几年在大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展开了颇为热烈的讨论。本文试从中国新旧民主革命两种领导权的交替转换这一历史角度,对大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提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担任了前后两个时期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理论著作中,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世界历史的变化及中国“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来临之际,回顾、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制定的重要奋斗纲领文件中我党至上的“人民群众观”,对新时期继续保持党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建设现代化强国,执行和完成好党制定的新时代行动纲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对党各个时期制定的奋斗纲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党的奋斗纲领中体现的人民群众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勇敢起航,制定《中国共产党纲领》;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带领人民大众进行民主革命,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免遭日本侵略者涂炭蹂躏,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建立和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领导制定《共同纲领》;为中国人民享有社会主义优越性成果,制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纲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制定新时代行动纲领。党的百年历程中制定的奋斗纲领,充分展现了我们党是为民而生、为民而奋斗的人民的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关系到这一革命成败的中心问题,它决定着这一革命的整个进程、结局与前途。毛泽东创立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系统理论,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丰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革命动员是一种战争艺术,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商城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次成功范例。文章以商城起义为个案,通过分析以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商城县党组织对农民进行思想引导、物质激励、白话宣传等革命动员模式,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早期成功动员广大贫苦农民走向革命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三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实际上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进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一代又一代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东北地区的朝鲜共产主义者按照共产国际“一国一党”制的原则,从朝鲜共产党转入中共组织,这不仅扩大了中共在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而且有利地推动了朝鲜族聚居地区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建立了红军,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在国内武装斗争风起云涌之际,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莫斯科对其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并以自己的方式支援了国内的武装斗争和红军队伍建设。但是,代表团对“城市中心论”的坚持,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损失。  相似文献   

15.
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炎是中共一大以前的党员 ,于 192 0年 5月在上海由陈独秀介绍入党。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 ,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实际开展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赵世炎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付出了大量心血 ,并当选为旅欧共青团和中共旅欧支部法国组的第一任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理论进行了探索,初步达成这样的认识:即在民主革命时期所要建立的政权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这个政权应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采用国民会议制的政体形式;这个政权是迈向社会主义的第一步。从理论上看,这种政权已初步具备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特征,虽不尽完善,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向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迈出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红色区域所创造的革命业绩,有了一定的正确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并且为海外华侨华人及世界各国人民以后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分别构建了以推翻“三座大山”为中心的革命共同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发展共同体和以实现世界繁荣发展为中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构建共同体的百年历程,为党和国家构建共同体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始终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立足共同利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针。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繁荣发展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共商共建共享,必须坚持以为人类造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展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他在党成立初期就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特别是在党的组织建设上,他响亮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为党制定革命总路线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过程中始终不渝的工作中心。回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对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主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民主是党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