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三八年在上海孤岛出版的《楚辞研究》,收入了卫聚贤的《〈离骚〉的作者——屈原与刘安》、何天行的《楚辞新考》与丁迪豪的《离骚的时代及其他》等文章,集中宣扬了所谓的“刘安作《离骚》”论。1948年,何天行之书又由中华书局再版,改名为《楚辞作于汉代考》。此书流行于海外,近些年来被有的外国汉学家,称为“最周密、最系统”的“屈原否定论”,是何“提出‘屈原=淮南王刘安’的见解”。我想,这果真是何天行提出来的吗?经过一些时间,在查其它资料的同时,终于查到一九三五年的《浙江省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四期,上面刊登有一篇署名为许笃仁写的文章——《楚辞识疑》。此文的第一部  相似文献   

2.
要想了解《天问》,必须了解屈原的生平:他的出身,仕履,政治活动、政治思想,以及随着这些活动所写的作品,否则就不会了解《天问》;因为孤立地了解《天问》,不从他一生的历史中去了解《天问》,只是就《天问》本身来了解《天问》,那是永远不会读懂《天问》的。 反之,若想了解屈原的政治活动,特别是屈原的思想,若不从《天问》入手,那也不会了解屈原的生平(至少是一部分)和屈原的思想的。 那么,我们就从屈原的生平谈起。 屈原姓屈(或者说以屈为“氏”,屈是春秋初年他的祖先的封地),名平,字原,笔名正则、灵均(见《离骚》),——中国文人有笔名,大概是从他开始的。屈原是战国中期楚国人,约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死于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他死的年代,甚至于月、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人民已经把他的死日,当作节日来纪念他,这就是旧历的五月节或端午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论述屈原与司马迁文化传承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文章认为,历封建时代两千年,屈原和他的作品,评论者众多,可是真正的知音刚寥寥可数.贾谊、刘安、王逸、刘勰、洪兴祖、朱熹、蒋骥等,对屈原都怀有同情、崇敬之情,对其作品也有相当的认识,但却缺乏真正的心灵沟通.而只有司马迁堪称屈原最早的、真正的、最深的知音,他们的心灵契合了.  相似文献   

4.
关于屈原的卒年,以前学者们纯粹从《哀郢》一诗反映的历史来推断,由于各家对《哀郢》前半部分反映的事件及诗的作时看法不一,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有以下九种说法:1、顷襄王十年(前289),黄文焕《楚辞听直》主之;2、顷襄王十一年(前288),林云铭《楚辞灯》、刘永济《屈赋·通笺·叙论》主之;3、顷襄王十三、四年,或十五、六年(前286——283年),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之;4、顷襄王十六年(前283),姜亮夫《屈原事迹续考》(《楚辞学论文集》)主之;5、顷襄王三年(前296)、林庚《屈原生卒年考》(《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主之;6、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郭沫若《屈原研究》,孙作云《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处置屈原问题》、陈子展《屈原传评注》(《楚辞直解》)主之;  相似文献   

5.
刘向编集《楚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学之始祖,从现有材料看,要数西汉二刘(刘安和刘向)。刘安(前179—前122)是汉武帝时的思想家、文学家,高祖刘邦的孙子,武帝刘彻的叔父,袭父封为淮南王。据《汉书·刘安传》载,刘安曾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这无疑是汉代最早解说《离骚》的著作,只可惜没流传下来,后人只能从《史记》和《汉书》中得知他对《离骚》评价极高,称它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可与日月争光。在刘安前后,虽还有严助、朱买臣、王褒等一批楚辞爱好者和作家,但他们只以诵读《楚辞》或创作骚体赋而著名,有的则以此作“敲门砖”得到显贵,并无关于《楚辞》的著述留下来,算不上楚辞学家。至于刘向(前77—前6),则可称得上是编集《楚辞》的集大成者,是楚辞学的奠  相似文献   

6.
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及其作品在汉代曾引起广泛的争论,尽管刘安、司马迁、扬雄、班固、王逸等人对屈骚的评价有褒有贬,但他们的批评取向却十分一致:这就是竭力将屈骚评论纳入经学的轨道,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屈原人格及其作品思想性评价的根本准则,以至于从根本上遮蔽和消解了屈骚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和艺术特色.因此,汉儒对屈骚的接受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经学的接受,而不是文学的接受.对两汉文学接受的这一异化现象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此期文学接受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自清代学者吴汝纶始,否定<远游>为屈原作品的学术观点一直在学界占上风.这种观点以<远游>中多道家、神仙思想,而屈原一生在楚国,无由得知道家、神仙思想为主要依据.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楚地出土了大量前屈原时代的简帛资料.这些出土文献证明,道家、神仙思想早在屈原以前在楚国就十分流行,且规模相当广泛.因此,屈原作品中有道家、神仙思想意识和观念是合乎逻辑的.表现在<远游>中的仙道意象和意识合乎屈原的生活现实和思想逻辑.因此,<远游>为屈原之作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8.
历来研究屈原的学者都重视《离骚》而忽视《远游》,一则以为《远游》非屈原所作;二则以为《远游》多言神仙,其实《远游》也是屈原的作品,也同样应该受到重视。若说神仙思想,《离骚》同样有较明显的神仙思想。学者们多注重《离骚》所表现的坚持直道、“九死不悔”的精神,而忽略了它巫术神仙方面的内容,其实神仙思想并无损于屈原的伟大。以下就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离骚》、《远游》同为屈原作品《远游》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屈原,学术界颇多争议,但若将《离骚》与《远游》细加比较,便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内容上看,《离骚…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前122年),在公元138年前后,和其宾客集体撰写的。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  相似文献   

10.
吴郁芳同志在《屈原职业考》(《江汉论坛》1982年第11期)一文中,对于屈原的职业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这种勇于提出新的见解的精神是可佳的。但文中也有一些不够稳妥之处,其中不少问题不仅关系到屈原的生平,而且涉及到对于屈原作品的一些基本看法,需要弄清。一、作者提出屈原为巫祝说的重要理由之一是诗人的“嘉名”和“奇服”。作者认为屈原的“嘉名”“正则”和“灵  相似文献   

11.
《楚辞·远游》作者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荣权 《中州学刊》2005,(6):202-205
<远游>并不是屈原的作品,应为汉代人所作,当写作于西汉初年,不会早于汉高祖二年,也不会晚于汉景帝时代.<远游>所游路线与屈原其他作品中的神游路线大不相同,<远游>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境界与屈原大不相同;<远游>大量袭用<离骚>的整体结构和现成语句,可见两篇作品绝非出自一人之手.<远游>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术语、词汇,非屈原时代所有,而是秦汉时期的产物.<远游>可谓一篇反<离骚>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以《春秋》为纲的编年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实际记事到鲁悼会十四年(前453年)。它广泛地记述了这一历史时期各诸候国之间的斗争和各诸候国内部的斗争,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是今天研究春秋时代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3.
前汉梁王刘武以好客养士知名,投其门下的羊胜、公孙诡、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乘、路乔如等赋家,形成了蜚声赋史的“梁园”作家群。严忌约生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卒年不详;邹阳约生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卒年不详;枚乘约生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卒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司马相如生于汉文帝刘恒后元二年(前173),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公孙诡、羊胜生年不详,二人同于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前148)受命自杀。公孙乘、路乔如二人生卒不详,仅有赋作传世。以上梁园诸赋家可以考出之行迹、作品,均编年系之。  相似文献   

14.
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其中所载历史人物之生卒年,有多处与史载不合。我前作有《孙蕡的卒年》(见《学术研究》八二年第三期),今又作三条如下。一、谢迁的生年该书第271页说:谢迁生年1450年(景泰元年),卒年1531年(嘉靖十年)。定谢迁的生年为1450年(景泰元年),值得商榷。李贽《续藏书》卷11《谢迁传》、《明史》卷181《谢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二年,郭沫若著名历史剧《屈原》的创作和演出,曾轰动了山城重庆,震惊了中外文坛。单是由演出引起的各界人士的唱和赠答诗,在报刊上发表的就有一百余首。这些唱和赠答诗,既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文艺评论,又是一次学习屈原(《屈原》),宣传屈原(《屈原》),保卫屈原(《屈原》)的重要战斗,值得大书特书。这里,我们向读者介绍其中一位唱和诗作者的简况,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三泽玲尔先生在《屈原问题考辨》一文中(以下简称《考辨》),对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了怀疑和否定。这里,仅就《考辨》否定《离骚》为屈原所作提出的五点理由,谈一点看法。 《考辨》提出的第一点理由是,“《离骚》的主人公,不仅完全和传说中的屈原一样,处世态度清白廉洁,而且在不幸的命运支配下,反复预示自己的死,最后终于自沉汩罗,与  相似文献   

17.
《九歌》——楚齐联盟的颂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九歌》的创作缘起,王逸以为作于放逐到沅水、湘江之时(《楚辞章句》),王夫之以为作于放逐到汉北之时(《楚辞通释》),何焯、马其昶等人以为作于怀王十七年时(何焯《义门读书记》,马其昶《屈赋微》),郭沫若以为作于年轻得意时(《屈原研究》、《屈原赋今译》)。以上诸说虽然都有某些道理,但《九歌》诸神为何均有  相似文献   

18.
探讨先秦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诗篇《离骚》的写作年代,是《楚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据胡念贻同志《屈原作品的真伪问题及其写作年代》统计,《离骚》著期约有八说(自王逸至当代)。当然远不止这八说。各种异说均涉及《史记·屈原列传》,但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宋代以前,人们对《渔父》的著作权从未提出过怀疑。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然明代张京元(《删注楚辞》)以后的注家却有人开始对其著作权问题提出怀疑。他们认为《渔父》非屈原所作,或为宋玉、景差等楚人所为,或为汉人伪作(如清代崔述《考古续说·观书余论》及胡适《读楚辞》和陆侃如等)。马茂元先生主编的《楚辞注释》亦认为“本篇是楚人悼念屈原之作。”  相似文献   

20.
我是研究屈原作品的,很关心屈原的生卒年问题.屈原的生卒年史书上没有记载,幸而他留下了不少可“与日月齐光”的诗篇,其卒年我们可根据他晚期作品所透露的信息来考定,相信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可是有关屈原的生年月日,唯一的资料仅有《离骚》中一句话:“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话涉及到一门专门学问:古天文历术.若不通晓这门知识,要对这句话作出正确的阐释并进行精确的推算,实在是困难的.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从东汉直到现在将近两千年的学术界,对屈原的出生年月可谓异说纷纭,叫人不知相信哪家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