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口因素与卫生费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成礼 《人口研究》2004,28(3):24-30
我国自1 978年以来,卫生费用的增长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从1 978年的3 0 4 %增长到1 998年的4 68% (赵郁馨、高广颖等,2 0 0 0 ) ,2 0 0 0年则增长到5 3%。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因为消耗更多的卫生费用,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增加卫生费用增长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将对卫生费用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通过探讨人口因素和卫生费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人口因素对卫生费用影响的预测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清楚的了解人口的老龄化(人口构成变化)以及其他人…  相似文献   

2.
长春市城乡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辉 《人口学刊》2006,(4):9-13
依据国际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判断标准,目前长春市正从初步人口老龄化向全面老年型转变。长春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化程度在吉林省内属于较高水平;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对长春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作用日益显著。通过对长春市老年社会福利保障、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特殊老年群体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健全与完善长春市养老保障体制,解决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的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列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会有所变化,这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以往未被广泛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更替情况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基于上海市28个社区的调查数据,利用相关定量模型,实证分析上海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满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仅老年人健康状况、长期护理费用对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有显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长期护理的资源供给情况已经成为制约老年长期护理发展的关键因素。明确老年人口长期护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建立以老年护理需求为导向的评估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 一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社会趋势。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老年人口的老龄起点,联合国定为60岁或65岁。国际上一般按65岁计算,也有的国家以60岁作为老龄人口的老龄计算起点。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1.人口老龄化与通常所说的老年人口问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而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也就是说,在总人口中,当老年人口数增加到一定的比例时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它的前提是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的结果。同时,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改变需要经历一个时间过程,即人口老龄化并不是随便可以出现的。后者,则是指由于人们自身受生命规律支配而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从时间上讲,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老年人口的数量、城乡分布以及老年病的发病特点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进行详细研究。认为我国现行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卫生资源的配置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提出了对策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福建老年人口与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福建省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老年人口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面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积极应对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促进福建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福建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的现状与特点,研究探讨福建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与面临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学再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贵廷  韩鹏 《人口学刊》2007,2(6):23-26
人口学所界定的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不利于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学再审视,我们发现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可怕。从经济老年人的标准出发,改革现行的以日历年龄为唯一标准的退休制度,实行灵活的退休制度,并采取加快发展老年科学教育事业、加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力度、合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等措施,延长老年人转变为经济老年人的时间间隔,发挥老年人口在生产中的作用,是可以缓解并防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冲击。  相似文献   

9.
试论卫生资源与老年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国家卫生资源和利用的一些指标 ,结合老年人口生存期的残障状态 ,分析了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与老年人口增长之间的缺口 ,研究了在目前社会发展水平下中国卫生资源向老年人口群体倾斜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同时探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相对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的合理流向和利用问题 ,从而对城市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使用1991-2020年省级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考虑实际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以人口老龄化作为门槛变量,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为负,且人口规模扩大或缩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强于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而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为正;在人口规模变动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均呈“U”型的关系。在生育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投资、资本集聚、开放对外市场等途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人口规模有助于经济增长数量的提高,但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实现效率优先的发展目标,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人口规模巨大优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变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并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仍然规模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提高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及实践两种角度,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人口年龄结构及失业率是人口迁移率大小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 21世纪我国人口的迁移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13.
甘肃省人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何瑛  马涛 《西北人口》2001,(3):51-54
本文对近10年来甘肃省人才状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通过对人才总量及相对存量、人才的地区分布、人才的行业、职业构成以及科技、教育(主要是师资)状况的分析,就我省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4.
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248名八旬老人与437名七旬老人的生活质量(QOL)与生活满意度(DSL)的调查分析,发现八旬老人生活质量不如七旬老人,但生活满意度却优于七旬组;八旬老人呼吸系统与五官科疾病多见,但影响八旬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婚姻状况对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劳动权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描述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是否拖欠、劳动安全的状况及日工作时间的长短4个方面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的个体特征、就业的行业和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对于劳动权益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会会员身份、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流动家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家庭规模、代数、结构和居住安排等方面,描述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特征.结果表明,家庭规模为2.46人;平均1.54代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占68.6%),单人家庭次之(占27.0%),主干家庭和其他家庭各占3.3%和1.1%;2/3的子女与流动父母同住.但是,全国的平均水平掩盖了较大的地区性差别:中部地区和跨县流动者的家庭规模最大、代数最多、家庭结构更复杂、子女更易与父母团聚,而在东部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带跨省流动者中,家庭规模最小、代数最少、结构最简单,团聚更不易.这些特点透视出,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家庭团聚设置的门槛不同,同时也折射出流动人口的自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隶属等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反映健康不同维度上的50个变量,本文用隶属等级模型将1998年被访高龄老人的健康状态分为健康、比较健康、功能受限、体弱多病、极度虚弱五个纯类.分析结果表明,健康隶属度随龄增加而递减趋势明显,城乡在健康隶属等级上的差异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总体上说,健康隶属等级年龄差异大于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大于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8.
马芒 《人口学刊》2003,(2):32-36
安徽省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事业总体上比较落后,导致安徽省人口,尤其是劳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地制约了安徽省经济的发展。针对安徽省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人口文化素质的实际状况,结合省情省力和"科教兴皖"战略,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包括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增大政府教育投入,并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巩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农村教育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文彬 《中国人口科学》2001,51(Z1):121-124
寿命学研究的根本宗旨和归宿是揭示延长寿命的理论导向和途径,其核心问题是延长预期寿命使之日益接近最大寿命,甚至与最大寿命重合.但是,达到这一目标及其困难,甚至是不能实现的遐想.我们只能尽一切可能使两者更加接近,完全重合是在可望而不及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走什么样的人口城市化发展道路一直是一个很重要又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反思,提出了我国应走以规模扩大式为主的人口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