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训诂术语"读曰"与"读为"的功用问题,历代学者在理解上一直存在分歧。我们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的考察,发现这两个训诂术语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所有的训诂术语并不是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每个训诂术语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训诂学家的实践运用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能简单概括。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中"×,古某字"训诂条例的分析,认为"×,古某字"具有说明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衡》训诂术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王充<论衡>中保存有丰富宝贵的训诂资料,对于<论衡>文本的解读、训诂史、训诂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训诂术语角度对<论衡>中的训诂资料进行研究,初步得出<论衡>训诂术语的特点及用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颜师古《汉书注》中“&#215;,古某字”训诂条例的分析,认为“&#215;,古某字”具有说明古今字、通假字、同源字、异体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选集注>中保留有许多左思<三都赋>旧注,其中包括卫权<吴都赋注>.台湾学者周法高撰<吴都赋卫权注辑>,但颇多讹漏,因此重新辑入并加以补正.周先生认为,卫权注今独存<吴都赋>中,颇合裴松之注<三国志>谓"权作左思<吴都赋>叙及注"语.其实不然,卫权<略解>序注皆当是针对<三都赋>而作的,其注独存<吴都赋>注,盖与<三都赋>旧注本流传有关.  相似文献   

6.
考察汉译佛经<修行本起经>和<中本起经>的判断句,发现二经判断句采用多种句式,以用系词为常.系词"是"字得到普遍使用,并且发展出了一些灵活用法,这表明系词"是"在汉末已经走向成熟了.  相似文献   

7.
明代学者对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进行研习,撰写了不少著述,有对三国史中"魏蜀"正统之争进行论辨,对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三国志注>进行评速和考证,取得一些成果.其中一些分析结论.与明代当时的理学、心学相适应,强调义理名教思想;特别是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如胡应辟、朱明镐、周婴等对<三国志>与裴注进行考证.大多注重证据,通过归纳解决问题,这开启了清代考据学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8.
唐代王冰的<素问注>一直是后来学医者重要的参考训诂文献.通过系统的整理,对王冰在注文中训诂术语的运用作了较详尽的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9.
"以·宾"结构的发展演变是汉语语法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三国志>"以·宾"结构的考察表明:"以"在宾前这一结构到<三国志>时已趋于稳定成型,到<搜神记>时则已经确立;<三国志>中"以·宾"结构的句法功能已趋于只作状语和补语,<搜神记>中则固定于作状语和补语;"以宾+动"中的谓语结构比"动+以宾"中的谓语结构复杂,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向;从上古到中古,"以"表"工具"有逐渐萎缩的趋势;中古时"以"引介"涉及对象"的用法被其他介词取代;"以"的固定用法体现出介词"以"进一步虚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说文段注》使用某与'某义同'等一类术语共有128处,即有128组'义同'字(词)。对这些'义同'字(词),一般都把它们视作'同义词'。经作者逐一考证,结论并不完全如此,其中有一些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另外还有少量意义相近相关的词,从而澄清了人们对《说文段注》'义同'字的误解,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说文段注》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神仙传>可以称为上古至北宋间神仙事迹之集大成者,同时也蕴涵了丰富的语言学资料.基于此,从<神仙传>中的"和"这个词出发,对<神仙传>所体现出的当时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一初步探讨.最后发现,"和"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词典编纂方针的兼容性、目标的查检性、词条选择的通用性与权威性和术语释义的单义性与科学性这六"性"来论证<译学辞典>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柳荣宗的<说文引经考异>是<说文>引经研究著作中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一部重要著作.柳氏的研究方法不是"据<说文>所引以考同异",也不是据今传本经书在流传中的用字变化来考辨与<说文>引经的同异,而是针对汉儒古今文的"师授不同,读有或异"来进行"考异",以揭示<说文>引经与今传本经书用字不同的原因.柳荣宗在文字的考释方面有着较为科学的语言文字观,所考释字之假借、通用或引中多为确论.然柳书对古文经和今文经版本的流传尚缺乏深入的探讨.有些考释的结论不够严密精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语言学吏上,"轻重"作为一个音韵学术语被广泛关注,但很少有人研究训诂中的"轻重".训诂中的"轻重"是比较同一个词的不同读音,其目的不是为了审音,而是为了揭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记录形式.训诂中的"轻重"只是一个听觉概念,是人们听觉上感受到同一个词在不同方言里发音有差别而已.就"轻重"的具体作用来说,它和扬雄<方言)中的"转语"、郭璞注中的"声转"、"语转"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先秦时期重要著作,是西周至春秋时期重要的语言材料,对于研究当时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章以<诗经>中全部"以"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全书中"以"字的用法作定性、定量的考察分析,试图描绘<诗经>中"以"字的语法面貌,为研究虚词"以"的用法及变化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6.
"读若"是<说文解字>的一大条例,但传统上大都对它的性质认识不清,一般当作注音术语,偶然说明文字通假现象.本文分析了<说文>中的一些读若字,发现"读若"的作用比较复杂,可以归纳为五种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说明被释字读音.所以文章认为"读若"是文字训诂兼注音术语.  相似文献   

17.
<魏武帝注孙子>是<孙子兵法>最早的注本,主要是疏通其文意并解释字词.四部丛刊<孙子十家注>本"曹操曰"只有337处,而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直接利用曹注的凡20条,首例见于曹注的凡9条,首例可提前到曹注的凡13条,失收词条的凡7条,失收某词义项的凡11条.这足以证明曹注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对辞书编纂与修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篇海>是古代字书收字最多的字典,也是第一部按笔画数序排字的大型字典.该书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有重要的价值.但该书在异体字处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异体字和正字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说明与沟通.论文对后代大型字典引<篇海>在异体字收录、辨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礼记>为研究语料,采用穷尽式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描写了"与"在该典籍中的介词用法,根据语义对其用法进行了分类分析,考察其句法结构及语序,归纳其介词结构使用的语法格式,总结出"与"作介词在<礼记>中的使用特点是以充当状语占绝对优势.但<礼记>中还出现"与"字介词结构做补语的用法.通过与相近时期专书"与"的介词研究进行比较来看,<礼记>"与"介引的语义类别趋于减少,且<礼记>的语言相比较而言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20.
颜师古《汉书注》既有大量解释实词的术语,也有众多解释虚词的术语。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对 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训诂术语的沿用,同时也有发展和创新。颜师古《汉书注》之前的任何一家随文释义传 注,义训术语都不如《汉书注》定型、成熟和完备,特别是说解虚词的术语。它揭示了唐代训诂学和义训术语的 基本面貌:义训术语体系已接近完备,虽然少量术语还有变体,但大多数义训术语已经基本定型,且具有概括 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