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1980—2009年期间我国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微观金融效率受经济金融形势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宏观金融效率从1990起整体呈下降趋势。协整检验表明,农村微观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正相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结构负相关,宏观金融效率与之相反。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农村微观金融效率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与其他因素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结构是农村宏观金融效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们选取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金融总体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等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1978-2010年),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金融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滞后一期时,金融发展规模FIR和金融结构比率PC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数LGDP的格兰杰原因,而后者不是前两者的原因;在滞后二期时,FIR和PC与LGDP互为因果关系.而金融中介效率FE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数LGDP没有因果关系.鉴于此,提出加快金融机构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以及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培育多层次,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工具,通过搜集1985~2011年甘肃省各年GDP和贷款投放额度数据,对甘肃省信贷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贷款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对信贷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孙正成 《西部论坛》2012,(4):102-108
温州综合金融改革中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不可忽视。从参与者的微观视角,以瑞安250农户家庭作为样本,对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参与主体广泛众多且主动参与意愿强烈,而参与主体的个体差异并不明显;生产经营已成为农村非正规金融重要的筹资用途;参与主体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足。政府应该遵从"从核心到外围"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非正规金融的合法性边界进行明确界定;积极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方式,培育信用文化;积极搭建各类非正规金融的信息共享平台,尽可能减少各参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促使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和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需要包括非正规金融在内的各类金融的支持。本文基于2001-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长株潭地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长株潭地区正规金融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但非正规金融对产业集群存在较强的阻碍作用,且影响程度超过正规金融对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需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积极发展正规金融,促进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改变了以往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压态势,监管机构对非正规金融采取的也是一种防范和认可并行的态度,说明非正规金融正逐步从“地下”走向“阳光”,尝试性的认为它是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当前,在农户金融需求强烈的同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这种“供给型金融抑制”限制了“三农”的发展,农户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而非正规金融恰恰是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有益补充,但其缺乏有效监管和保护,风险较大,应当对非正规金融加以规范和引导,充分展现其融资优势,更大程度服务于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  相似文献   

7.
刘勇  李睿 《西部论坛》2018,(2):9-16
信贷约束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业补贴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约束有待验证.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分为有效信贷需求、潜在信贷需求和隐蔽信贷需求,以CHFS调查的2973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家庭为样本,运用加权Probit 模型考察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对我国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都刺激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应适当增强农业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以进一步缓解农村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兰州的金融发展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VEC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兰州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因此要适当加快金融发展步伐以适应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之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非正规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制度风险性和规模制约性,先后转化成为正规金融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正在不断增长,其制度风险和规模不经济的局限性也在不断加剧。结合非正规金融的优势、特点与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现状,将非正规金融社区银行化,是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一条合适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新才  牛丽娟 《兰州学刊》2014,(11):185-189
文章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2001—2012年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甘肃省金融业存在集聚趋势。随后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存在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文章最后就如何提高甘肃省的金融集聚水平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勇 《湖南社会科学》2007,1(2):103-106
非正规金融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以中部农业地市益阳为例,从实证的角度界定了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越快,非正规金融越活跃。结论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中,应高度重视和促进非正规金融的稳定发展,以此推动区域金融生态改善,并最终提高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2.
魏珍爱 《云梦学刊》2013,34(1):71-74
在加快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进程中,农村金融肩负着为"三农"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重大使命,特别是农村小额信贷对激励和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发挥着互为补充和互相替代的服务功能。因此,建议政府在对农村正规金融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的同时,应尽快制定民间融资管理的具体办法,使非正规金融规范化、阳光化,以便构建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服务"三农"的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甘肃省金融与经济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与分析甘肃省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的结果是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除了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其余三大变量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农村信用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广泛存在,中小企业在台湾的经济腾飞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是台湾岛内私人企业借款中的1/3以上是由非正规渠道所提供的.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尽管各国努力推广正规金融,但大量中小企业仍然无法获得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仍然处于重要位置.Meyer和Montiel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中非正规金融大约占其金融市场总量的33%到75%.在一些国家中,不管政府是鼓励还是限制,非正规金融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却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表现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二元并存的格局.然而,正规金融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以及监督成本过高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进展缓慢,非正规金融尽管提供了农村资金融通的较大份额,但也受到政策限制、资金有限以及管理不规范等的约束而无法满足更多的农户融资需要.以血缘、地缘、业缘等方式为主要联结纽带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源、信任等适应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发展的农村社会资本,对克服正规金融部门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中遇到的困境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应积极运用社会资本,探索建立农村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部门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台湾国立大学E.C.Wang教授创立的两部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经济主体对金融机构的需求主导了金融机构的发展,即我国县域金融的发展是需求追随型.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东、西部县域呈现互为因果关系,而在中部县域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形式,对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7个地区的465户农户和69户农村中小企业进行调研,以获取的信息为依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甘肃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为满足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起到主要作用,其中有72.8%的农户借款和69.9%的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都来自非正规金融,但是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的不规范又引发了诸多风险。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是"金融的二元性"(迈因特,1978),即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同时并存的一种现象.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现状正是金融二元结构理论的现实反映.研究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的现状并分析导致二元金融结构形成的原因,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农户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之关系的因素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农村金融的二元结构特征,从而为优化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满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提供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焱  李永平 《东岳论丛》2006,27(2):115-119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竞争关系,从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角度分析,非正规金融一定规模范围内在边际贷款成本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两者存在制度互补的可能区域。政府应以规模为标准,对非正规金融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6):156-164
使用2015年山东省923户农村家庭金融行为调研数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决定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从资金需求者偿贷特征、供给者成本特征以及农村正规金融利率政策三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决定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资金需求者借款数额等因素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影响显著,而资金需求者借款时间等因素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的影响至少在10%的统计水平上不显著。因此,提出健全多渠道的信息传导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非正规金融利率变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