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空巢"是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必然。日益增长的"空巢老人"为国家福利、代际和谐和社区照顾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采用健康自测量表(SRHMS),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维度,对昆明市10所养老机构和18个社区的289位空巢老人和212名非空巢老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空巢老人社会健康与心理支持令人担忧。文章就构建"空巢老人"长期照顾网络作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高龄化及慢性病的快速增长,老年多元照顾的需求使“个案管理”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对昆明市独居、丧偶、空巢及高血压老人做健康照顾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就“个案管理”的制度建设及运作,提出“政府主导、NGO(NPO)资源整合、强化老人(家庭、社区)支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延平 《社会福利》2014,(10):61-62
针对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缺少精神关怀的情况,黄山市徽州区丰乐社区推出了“走读式”日间照料服务,采用白天在社区里享受生活照料、健身休闲等服务,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方式,来充实空巢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何涛 《社会福利》2014,(10):62-62
一是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天门市民政局组织了市民政系统30名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农村社区空巢老人家庭,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帮助老人购置所需的生活用品,打扫室内卫生,清洗衣服被褥。二是提供心理抚慰服务。该局还联合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100名巾帼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农村空巢老人,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话家常,有针对性地对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使他们“巢空心不空”,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加强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伟  陈婷婷 《学术交流》2013,(1):147-152
在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并且城市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城市空巢老人存在经济收入普遍偏低、生活比较拮据,日常生活上缺少照料和关心,身体健康状况普遍不佳、患病率比较高、医疗保健费用偏高,心理上感觉比较孤独、缺少精神慰藉等问题。加强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服务;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保障;改进和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服务保障。只有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才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对烟台市230位城市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空巢”与城市老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空巢”与老人的孤独感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大多数的老人自愿选择与子女分住;代际间的交往受居住距离的影响;影响老人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是否孝顺及对自己赡养现状和子女照顾的满意度等。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烟台市,“空巢”对老人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婚姻状况和子女是否孝顺是影响老年孤独感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崔炜 《社会福利》2011,(1):38-39
老龄化的挑战与社会工作的回应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空巢化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到21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老人的家庭空巢化趋势日益凸显。“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亲人照顾的老人,或者是无儿无伴的孤寡老人,或者是与儿女分开居住的独居老人。据统计,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9):71-76
失独老人普遍面临亲子关系缺失、家庭养老功能失效、社会支持体系脆弱等问题,成为老年人中养老风险最大、政策敏感度最强、养老成本最高的群体。面对传统家庭养老已对失独老人失去作用的现实,应以"社区照顾"为基本理念,构建"关怀的社区",为失独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心理慰藉、医疗康复、社会适应等全方位的服务,破解失独老人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空巢老人“孤独死”现象本质上是中国空巢养老问题的突出反映,更是空巢家庭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极端结果.随着中国社会的“少子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发展,在“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的双重压力下,空巢老人“孤独死”个案将会持续增多.空巢老人“孤独死”拷问着社会道德良心,呼唤着家庭亲情伦理.日本社会高龄者“孤独死”问题是中国的一面镜子.中国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责任主体必须未雨绸缪,进行养老资源和养老支持的充分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0.
田家国 《社会福利》2011,(11):62-62
一是开展“四项帮扶”活动:即根据空巢老人实际需要实施专业帮扶、结对帮扶、亲友帮扶、老少帮扶;二是开展“爱心救助门铃”活动:即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大“爱心救助门铃”推广力度,做到空巢老人呼声有人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临终关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工作,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临终老人及其家属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介入。  相似文献   

12.
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与家庭结构的演变使城市空巢家庭大量增加。以徐州市为个案的调查和研究显示,部分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困难、缺乏照料、精神孤独等生存危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应以老年人自助互助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国家和政府的法规、政策为保障。  相似文献   

13.
社区照顾最早产生于英国,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新型的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社区照顾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照顾模式,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将社区照顾的制度安排应用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并探析我国残疾人社区照顾的模式,以推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向人性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憨老家庭是指老迈家属照顾智障者的家庭。本研究对憨老家庭物质条件、精神状态、家庭内部支持和家庭外部支持四个方面的生存状况做初步的了解。研究方法:选择三个憨老家庭进行半结构的个案访谈。结果:(1)憨老家庭有居住和经济收入等基本物质保障;(2)老年监护人和残障子女之间有很好的支持;(3)憨老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主要来源于国家对老年人的政策;(4)社会支持系统对憨老家庭的支持还有欠缺。  相似文献   

15.
林典 《社会工作》2008,(24):41-43
随着人口老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正视老龄问题。而作为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社会工作更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却很滞后,大多数养老机构对于老年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由于我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都不是很充分的缘故。本文以笔者的实践经历为基础,从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服务中的角色、相处原则与介入的模式,尝试探讨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REVIEW ARTICLES     
All about Ageing
World Directory of Old Age. By Centre for Policy on Ageing
Efficiency-improving innovations in social care of the elderly. By Evan Ferlie, David Challis and Bleddyn Davies. Gower
Human Ageing and later life. By Anthony Warnes (Ed). Edward Arnold
Families, Services and Confusion in old age. By Enid Levin, Ian Sinclair, Peter Gorbach. Gower
Aging and health care by Marcia G. Ory and Kathleen Bond. Routledge
Social work with old people (second edition). By Mary Marshall
Alarm Systems and elderly people. By Malcolm J Fisk (Ed)
The caring relationship: elderly people and their families. By Hazel Quereshi and Alan Walker
Age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Kent Tout
Women as they age
Family Obligations and Social Change. By Janet Finch. Polity
The Goals of Social Policy. By Martin Bulmer, Jane Lewis and David Piachaud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由于政府投入社区养老的资源有限和人们观念认识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社区养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没有满足老年人的有效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使得老年养老问题再次陷入困境。医务社工的介入,是解决当前社区养老中追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有效元素,也是使得社区养老资源发挥更大效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in shifts in the political and public discourse about families, children, elderly people, care needs and women‐friendly policies in Ital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shows that while family and gender relationships have become an ideologically highly charged public issue, policies at the practical level have remained largely stagnant, marginal and fragmentary. At the same time,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changes (such as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of 2001, which introduced a form of federalism) have created new problems of governance. The authors argue that in the face of inadequate policies, the recourse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to old (family solidarity) and new (migrant labour) solutions may cause new tensions and inequalities.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给社会与家庭带来各种压力与负担,要使老年人成为社会的财富而不是负担,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失衡是影响老年人心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老年教育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补偿,将极大地缓解老年人的失落、抱怨与遗憾,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Social care policy for older people in England continues to generate extensive discussion around the need to break with the past and to deliver a personalized response to nee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represents a complete break with the past by looking at four key reports from the past, namely the Rucker Report (1946 ) on the break up of the Poor Law, the Seebohm Report (1968 ) on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the Griffiths Report (1988 ) on community care and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Long Term Care ( Sutherland Report, 1999 ). Each is interrogated in terms of how social care is defined, how services are to be delivered, how quality is understood and the assumptions made about who will be able to access services. This analysis is used to draw out key continuities in policy assumptions such as the primacy of family and the ongoing debate about ‘What is social care?’ and how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health care. The article also argues that the voluntary sector has always been seen as a ‘key player’ in social care. Fin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four reports is used to trace the ever changing role of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planning, purchase and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services for older peo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