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肖像油画是具有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本土油画,创造出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和"乡土写实绘画"的美术创作风格,使少数民族肖像题材升华到更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中,也表达了艺术家们多姿多彩的艺术追求。在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民族特性极易丢失的今天,少数民族肖像油画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注重理论探究,从多种角度凝聚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油画与中国水墨写意在即时表现和画法方面存在很多共通之处,二者融汇创新,最终生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中国写意油画。中国写意油画面貌多样、各具特色,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具有传统思维与写意语言的特征和关于本土化语境的描述。随着对中国写意油画探索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最初对技巧的关注转向了对作品内涵的深度挖掘,使写意油画越来越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应当敢于打破画种界限和艺术观念上的窠臼,在传承与变异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艺术话语和艺术评判标准,这对当下中国写意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绘画材料作为艺术载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的发展贯穿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中。本文基于对油画材料从传统的坦培拉材料技术到现代的油画材料拓展的过程,分析新材料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创作不同语言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挖掘综合材料与绘画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毛焰的油画艺术,在当代油画创作领域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品质。既具有传统文人的内省而微妙的情绪表达,又因其对于肖像题材的极度迷恋和图式表达中对叙事性的疏离,使其油画艺术具有一种观念性的前卫性格。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油画艺术场域中,含蓄而节制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与精神指向,显示出对古典精神的向往与对当下现实的关注。他的书写性的绘画语言,节奏微妙,内敛而不失个性,试图探索在中西方的古典美学精神之间实现通约的可能性,对于中国油画本体语言的丰富与发展具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艺术表现风格呈多样化发展,促使艺术院校的油画教学日渐更新。“写实”与“表现”的冲突与调节成为教学中谈论较为集中的课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重视表现。一反中国传统的以契斯恰可夫影响为主的注重写实的教学体系,着力于采用西方现代具有表现意识的艺术形式。第二、重视传统。固守传统写实方式的教学,排斥西方现代表现性的艺术形式。第三、折衷方式。既保持传统,又吸收西方现当代具有表现观念的教学方式。现代表现倾向的绘画与中国固有的写实倾向的绘画之间的冲突,引发出油画教学上的前所未有的多…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油画自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后,由于对国情的适应,很快便生根发芽,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基础,而其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深化成一种民族的精神。新中国的艺术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在世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各种形式风格的流派,具象写实绘画已不再是当代油画的唯一语言。然而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却始终存在。因此拥有了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画是由欧洲传入中国的外来画种。传统油画通常是指继承古希腊传统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写实油画。它在欧洲美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中国油画就必须深入研究写实油画传统。有些学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对写实传统采取不屑一顾,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在继承上求发展,向国外大师学习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用逻辑的方法去研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对写实传统的思考是当代中国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共同围绕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写实油画的教学,从技术层面到艺术层面,从艺术层面到当今艺术专业学生的现实处境,探讨了艺术与市场、大众和社会联系的可能性,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提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的绘画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努力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重庆乃至西部地区掀起了一阵"中国风"、"本土风"浪潮,把西方油画的写实手法与中国固有的风俗民情结合起来,把中国的当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潮。罗中立作为艺术家的代表,是当代艺术家的典范。其作品《父亲》传达出了强烈的中国标识和本土意识,后来的《春眠》《吹灯》等一系列极富创新思想的油画作品都表现出了中国的本土人质,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中国油画的当代化趋势,这与艺术家多年以来的"巴山情结"积淀和当代艺术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文中试图通过对罗中立先生绘画的内容、语言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分析,探究其油画本土性的特质和罗中立作为当代艺术先锋,其绘画所展现出来的当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写实画派在中国油画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此一画派着重于对写实画风与技巧的深度探索。在兼顾市场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在审美品质的提升和绘画语言的提炼上也进行了不懈的践行。以杨飞云为首的一批写实画家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倾力于对西方古典油画传统的学习与体察,将西方写实绘画的精髓与中国艺术传统的审美趣味完美结合,从而使中国写实画派的艺术探索在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启示性和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具象写实油画要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土壤中,走民族化的发展之路。变实是一种求新求美的探索与创造,是为实现真善美理想而做出的求新努力。写实与变实相结合为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要走出观念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写实油画艺术发展至今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亦留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就“写实”艺术手法的运用,画面意象化的表达及写实油画的民族化体现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当代写实油画艺术之于真、善、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油画所经历的这个复杂而多元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也不仅是从解构到重建的演变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艺术观念的转变。中国当代油画在不断吸收或借鉴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理念、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结合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背景,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观念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期"师出名门"向读者推荐的是:中央美院一画室胡建成教授和他的三位弟子刘钧、万立和徐紫迪。中央美院一画室是个注重油画传统研究的画室,几十年来,在这里任过教的老师,对于中国写实油画的推进,无不是以写实油画的探索着手,写实语言的精到,无不成为他们手下的"绝活"。可以说当今艺坛瞩目的油画写实高手许多都出自一画室。  相似文献   

15.
从"摄影取代不了写实油画,反而给写实油画带来新的活力"和"现代主义绘画也没有取代写实油画,而且他们的探索客观上提升了写实油画家的语言自觉的意识"这两个角度对写实油画死亡论的观点进行了相应地辩驳。  相似文献   

16.
郭润文“归家”主题的油画创作体现出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艺术论的某种程度的契合。其作品在“归家”的呼唤中流露出的存在关怀、人文关怀,以及古典主义的艺术追求,既是对于艺术表现的社会化、政治化模式的超越,又是对于当下流行的形式游戏和娱乐精神的纠偏,重建了艺术和生命的联系,具有永恒的价值意味。  相似文献   

17.
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末,油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500年漫长积累的"发展性创建期",100年风云变幻的"突破性革命期"。如果说油画艺术的"发展性创建期"在对人与人性的亲切肯定中,成就了审美的再现性形象语言;那么"突破性革命期"则在个体与个性的激越张扬中,成就了审美的表现性符号语言。21世纪,全面完成了语言建设的油画艺术,进入了对传统语  相似文献   

18.
创作自述中国油画的当代性要体现新的生活美学境界。当代油画的发展还不单纯是从对西方现代和中国传统的关注研究中,构建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新的艺术形式,而更为关注当下的中国文化和社会,关注当今社会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以及与人密切关联的现状和环境,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寻求油画艺术新的突破。因此,当代性是需要艺术更贴近生活、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装饰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艺术中色彩体系的法则两个方面阐述装饰艺术语言对油画的影响,分析了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语言形式法则和简化概括、夸张变形、解构重构等形象处理方式对油画创作的启发,以及装饰艺术色彩法则中的主观性、单纯性、平面化、象征性等方面对油画创作中色彩运用的影响。通过借鉴装饰艺术语言,可以使油画创作从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使油画艺术的外延与内涵得到拓展与丰富。  相似文献   

20.
保罗·塞尚是后印象派代表画家,19世纪末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又被西方画家称为"现代艺术之父".塞尚对现代美术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塞尚的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艺术是对印象派艺术的继承、发展及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对绘画中的几何形体、光色的喜爱及色彩的个性化情感表现.因此,研究塞尚的油画作品、艺术风格对现代及当代美术史和美术风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